第四十三章 知己知彼(1 / 2)

小說:晚唐浮生 作者:孤獨麥客

血淋淋的人頭懸於城門之上,望之觸目驚心。

這裡是潞州涉縣,理論上來說與河北沒關係,但因為其關鍵的地理位置,其實是比州城還更重要的棋眼。

簡單來說,從潞州理所上黨縣出發,一路向東北行,四十里至潞城縣(春秋赤狄潞子國)。然後又東北百餘里,經黎城縣至吳兒谷,即古壺關口也。出谷,三十五里至涉縣。

涉縣東南可至磁州理所滏陽縣。

涉縣東北可至磁州武安縣。

基本上,涉縣就是出太行山溝通邢洺磁的總道口,故昭義東三州軍糧以濟西者,多儲於此。

山中地勢險峻,可修關隘者眾多。但自從昭義鎮兼領澤潞邢洺磁五州後,諸關多廢——關隘是需要不斷花錢維護的,如果沒有需求,自然就慢慢廢棄了。

邵樹德將手伸進河陽之時,李克用感到緊張,徵發民力,伐木、夯土、燒磚、採石,將白陘、太行陘的關塞好好整飭了一番。

慈隰大戰之後,嵐、石的關塞也在整修,目前已經陸續完工。

去年奪佔相衛之後,邢洺磁三州成了前線。三州都團練使安金俊收到晉陽命令,整修滏口陘一帶關塞。

按說這幾條路,如果有錢的話,每條路上都修個關塞,分別派兵把守。但河東還是窮,最後選了吳兒谷,即重修古壺關,扼守住通往武安、邯鄲一線的大道。在這條大道上,涉縣、壺關一前一後,是為雙保險——這條路,漢代曰壺關,南北朝曰滏口陘,國朝喚崞口,又叫吳兒穀道。

至於東南通往滏陽的路,因為比較小,更為崎嶇難行,乾脆不管了,將防線退到涉縣一帶,以節省兵力。

涉縣城牆已經整修完畢,壺關也已經完工。李克用深知澤潞二州對河東的重要性,因此任命二子李存勖為磁潞關塞把截使,統一指揮各路兵馬。

十六歲的李存勖,第一次得到了獨當一面的機會。

但這同樣是一次挑戰。因為李克用除調撥了一部分晉軍各部老兵及沙陀蕃兵總計三千人給他外,其他什麼支援都沒有,而是把李罕之部塞給了兒子。

李罕之已經病死幾個月,留下了八千多兵馬,由大將張源德統率。李克用將其甩給了兒子,簡單粗暴得很——若兒子沒那個能耐收服這些兵馬,那是他自己的事。

不過,終究是他器重的兒子,李克用思來想去,又讓周德威在磁州募了五千新兵,並家人一起遷往潞州,歸隸李存勖帳下。

周德威去歲在蒲縣失敗,吃了掛落,不得不來輔佐李存勖。但他是李克用的愛將,早晚會重新起復,目前也只是過渡一下,避避風頭罷了。

總計一萬六千餘兵馬,李存勖將其編為一軍,號“銀槍效義軍”,自任軍使,張源德、周德威副之,把守磁、潞簡的要隘。

別看李存勖年歲不大,但也是個狠人。上任後第一件事就是狠抓軍紀,為此斬了十餘名不尊號令的軍卒、將校。隨後,又把滄景盧彥威剛送來的財貨發了部分下去,宣讀諸項條例,軍紀為之一肅。

“這些兵也只是暫時隱忍,要想真正收服,軍使還得多花些工夫。”周德威跟在李存勖身後,輕聲說道。

吳兒谷內,銀槍效義軍各部正在進行操練。

其實除了五千磁州新兵外,絕大部分都是老兵了。操練的意義,除了所謂的“溫故而知新”外,更大的作用鍛鍊軍士們的服從性,以便更好地約束部伍。

“大人是不是懼怕邵樹德?”李存勖手撫刀柄,目光始終沒離開自己的“本錢”。

周德威:“……”

“哈哈,你不說我也知道。”李存勖不以為然道:“大人早年出河東攻魏博、成德,想去就去,想走就走,何時修過關城?壺關自德宗朝重建後,百年間不斷破敗。大人入主河東,也不聞不問。若非樹德兵進相衛,這裡就還是個破敗鎮子,不會有任何改變。”

“大王修壺關,是為了向過往商旅收稅。”周德威無力地辯解道。

是的,關城除了軍事作用外,另一大功能便是收稅了。

這些城池多建於地勢險要處,也是必經之路,對商人徵稅一收一個準。之前李罕之據澤潞,安金俊控制邢洺磁,這兩位大哥沒錢就在治下地盤刮地皮,或者外出搶掠,何曾好好整理過商稅啊。

因為邵樹德帶來的軍事壓力,李克用下令修繕壺關,徵收商稅養兵,不得不說是個黑色幽默——倒逼進步可還行?

“行啦,行啦!”李存勖擺了擺手,道:“自家人知自家事。北邊草原之上,雲州又給圍上了。嵐州也有賊兵突入,廝殺正烈。甚至就連燕北草原,都有大群牧民趕著牛羊南下,在蔚、新、毅、媯等地折騰。慈隰賊兵也在試探性北上,康都頭如臨大敵。到處都要用兵,邢洺磁才幾個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