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會面與安排(1 / 2)

小說:晚唐浮生 作者:孤獨麥客

天祐元年八月初六,邢洺磁戰事進入了掃尾階段。

召集起來的土團鄉夫被放走了大半。秋收在即,河南剛緩過了一口氣,如果因為丁壯在戰場上,耽擱了今年的秋收,麻煩就大了。

戰事已經進行了一個多月,如果從南征淮北開始算起,打的時間就更長了,各部多有戰損,就沒有哪個營的編制是完整的,急需補充兵。

洛陽本有龍驤諸軍抽調來的有功之士五千五百,邵樹德下令全部發來邢洺磁,補充進各軍。不足部分,從五千徐州降兵及陝州院、鄆州院內抽調新兵補全。

各軍邊休整,邊補充,為下一階段作戰打好基礎。

在這樣一個時刻,安金全悄悄來到了鄴縣。邵樹德在滏水之畔的萬金驛召見。

安金全的家小也來了,他兩個兒子一個十一歲,一個才四歲,邵樹德讓人賞賜了一些玉器之類的小玩意。

他特地看了眼安審琦。

歷史上後梁滅亡後,河東系入主汴州。從此以後,唐、晉、漢、周、宋五朝都是河東系,安審琦這種河東元老也混得如魚得水,屢屢統兵,威風八面,且富貴一直延續到北宋,直到以文抑武,他們這類武勳世家才變得默默無聞起來。

“安家大郎也十一歲了吧?我欲募其入銀鞍直,不知安使君意下如何?”邵樹德笑問道。

安金全長嘆一聲,道:“此為犬子福分。”

邵樹德大笑,親自給安金全倒了一碗茶,又道:“昔年華嶽寺之盟,我與兄長義結金蘭,一晃快二十年了。”

說到這裡,他輕嘆了聲,狀似追憶:“我邵氏自武后年間遷居豐州,人丁不豐。德宗以後,邊疆不寧,家族逐漸敗落。至我這一代,無長兄,無幼弟,無宗親,認了義兄之後,不知有多快慰。邵、李兩家,以往逢年過節多有走動,這兩年反倒淡了下來,實是不應該。”

王妃折芳靄確實是賢內助。多年來一直堅定維繫著與李家的親戚關係,哪怕人家回應不是很熱情,但各種節日時,該有的禮數絕對不會缺,場面做得了極致,任誰也挑不出錯。

當然,晉王妃劉氏也起到了關鍵作用。不知道她怎麼想的,但確實很積極地回應折芳靄,對維繫兩家關係同樣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安金全端起茶碗,輕啜了一口,默默聽著。

涉及到天下的事情,哪有什麼親情可言,父子兄弟都可以相殘,更別說義認兄弟了。夏王、晉王的矛盾,怕是很難調和。

“我也不相瞞。”邵樹德又道:“這天下,我很有興趣,意欲開創新朝。北方諸鎮,也就河東、河北未平,我必欲取之。”

邵樹德之心,路人皆知。他說這話,安金全一點不感到意外。河東,現在是邵樹德統一北方的最大障礙,今後想必還有更加頻繁的戰爭。

“其實,義兄何必與我打生打死呢?”邵樹德說道:“我若開國,作為我的兄長,襲得王爵天經地義。諸侄男,有才的便任用。諸侄女出嫁時,作為叔父,奉上嫁妝也是應有之意。便是爾等,我亦會一視同仁。”

說到這裡,邵樹德低聲吩咐了幾句。

不一會兒,突將軍軍使康延孝、武威軍都遊奕使安休休、突將軍副將米志誠紛紛前來拜見。很顯然,他們也是邵樹德喚來的。

“康延孝,原為太原兵卒,後南奔汴州,從隊頭做起,積功升至都虞候。現為突將軍軍使。”

“安休休,你的老熟人了,不用多說。昔年與薛阿檀齊名,為河東驍將,名震一時,現為武威軍都遊奕使。”

“米志誠,盧縣之戰後投我,從隊正做起。此番北征,亦立下戰功,已升為副將,統帶一營兵馬。”

三將都是河東出身,現在在邵樹德手下做事,算是典型了。

安金全與康延孝不熟,與安休休老熟了。安休休、安仁義等人,都出身沙陀部落,與康延孝一樣,都是干犯軍紀之後,懼怕幕府處罰,出奔投靠其他勢力。

安休休現在是夏軍大將,安仁義在淮南當刺史,混得都不錯。

安金全與他們見面之後,自然一番唏噓。

米志誠冷眼旁觀,不言不語。他這人本事不小,情商不高,雖然也是沙陀部落出身,但與其他人的關係都很一般。攻滏陽之時,他箭無虛發,連續射斃多名賊軍隊校,立下大功,升至副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