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歸期(1 / 2)

小說:晚唐浮生 作者:孤獨麥客

“呼!”重劍狠狠劈下,木屑紛飛,七零八落。

王溥瑟瑟縮縮地躲在一旁。

天寒地凍的,夏王竟然還有興致練劍。武人一個個都有點瘋狂的潛質,王溥算是看明白了。

“臘月了。”邵樹德輕嘆了一聲,將重劍交到三子勉仁手裡。

十三歲的邵勉仁身量不低,體格健壯,穩穩抱住了重劍。

“一年時間,又在征戰中度過。”邵樹德拿毛巾擦了擦汗,道:“好在還有半壁江山維持著安寧。”

毛巾微微有些扎人。東章羊之後,尚未培育出更好的軟毛綿羊,可惜了。

“隴右、關內二道百姓,已享受十餘年太平時光。”王溥笑道:“昔年在長安,我就聽人說,隴右百姓耕田三年,便有一年積儲。如此三年復三年,竟已有十多年不聞兵火,人皆感夏——邵聖之德。”

又是一個馬屁精!邵樹德心中暗笑,文人舔起來,可比武夫糙漢子舒服多了。

“關內道便罷了,隴右道還是有些不安定。”邵樹德說道:“北有回鶻劫掠商旅,抄掠沙瓜,南有吐蕃蠻子攻打廓州。地方州軍不能制,讓人好不煩心。”

青唐城其實是有駐軍的,約一萬人,但與興元府百牢關一樣,都是靈州院、陝州院的新兵。

隨著關西的長久安寧,曾經鼎盛時期達到三四萬人的關西駐軍已經縮減得差不多了,且由原本的衙軍變成了在訓新兵,這無疑降低了威懾力。

生蕃都是記吃不記打的,時間一長,他們就忘了被邵聖支配的恐懼了,看來邊軍的組建要加快了。

“王郎中何日回洛陽?”邵樹德問道。

“殿下,我離京之時,聖人垂問,太傅何時可以回京……”王溥低聲道。

“聖人就那麼急著殺我麼?”邵樹德的嘴角露出一絲嘲諷的笑意。

其實,李唐皇室還是有最後一點人心的。至少他就發現,東都鎮就有少許中下級官吏,透過七拐八繞的關係,聯絡上了聖人,忠心朝廷。

只不過,軍隊中還沒見到冒出來的,這就註定了聖人無法翻盤。

“殿下穩操勝券,有些事也該了結了。否則,軍心、民心不安。”王溥回道。

軍心不安,是因為不確定性,即夏王到底如何賞功?大家提著腦袋拼命,總該得到點什麼吧?要麼延續舊制度,給官位,那麼武夫佔官現象勢必持續下去,而佔的最大官位就是節度使。

可現在沒有給官位。

民心不安,同樣是因為不確定性。直隸道來了這麼多夏王的鐵桿,氣氛都烘托到這了,到底稱不稱帝?你不稱帝,很難收場啊,我們還擔心被別人打擊報復呢。比如,若夏王一輩子當唐臣,他故去之後,被另外一個勢力的人得了天下,舊官、舊將甚至舉家前來的百姓的日子就難過了。

另外,因為夏王的一些新政而崛起的既得利益群體,心中也有些不安。這種不確定性太折磨人了,讓人不敢對未來投入重注——比如學數學的,夏王很喜歡這些人,願意獎掖提拔,可若換了人呢?

所以,速速稱帝,以安眾心。

“正旦之日,我會參加朝會。”邵樹德給出了明確的答覆。

正旦就是大年初一,這一天的朝會,可以說是一年中最盛大、最重要的了。邵樹德親自參加,必然非常引人矚目。

王溥大喜。

邵勉仁、邵觀誠兄弟二人也悄悄對視了一眼,心中歡喜。

父親若稱帝了,他們也能封王,誰不喜歡呢?

“但在走之前,總要拿點東西,不能空手而回啊。”邵樹德說道。

……

壓力很快給到了貝州城西的盧懷忠那邊。

貝州是大城,城周近三十里,在州城中算是第一等的了,分外城、內城(衙城)兩部分。

城內的軍資儲備很多,按理來說是十分適合堅守的。無奈夏軍來得太快,幾乎一眨眼就把城池給圍上了,至今已三月之久了。

三個月的時間內,魏軍嘗試了各種辦法,始終沒能打通與貝州城的聯絡。離他們最近的一股兵馬,大概就是幾十裡外臨清縣的史仁遇部了,但他們進不來。

也正因為如此,貝州就沒正兒八經的部隊。除不到四千州兵外,絕大部分都是臨時徵集的土團鄉夫。打了這麼久,傷亡頗大,各種兵力加起來也就五千出頭的樣子,守這麼大一座城池著實有些吃力,因此在搬運了許多物資外,守軍放棄外城郭,退守衙城,以做最後的頑抗。

盧懷忠接到了邵樹德的親筆信,不敢怠慢,立刻將剛退下來休整的部隊也投入了戰鬥,繼續強攻衙城——打了二十年仗,盧懷忠印象最深的事情,大概就是無盡的攻城拔寨了,這幾乎成了他的宿命。

“打得還不如人家州兵顯眼……”老盧有些惱火地看著被敵人箭雨逼退的潰兵,怒道。

野利克成、王郊、張溫、董璋四部州兵再度出擊,於博平附近再度擊敗敵軍,俘斬兩千餘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