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三件套(1 / 2)

小說:晚唐浮生 作者:孤獨麥客

長夏樓,就是長夏門的城樓。

大軍出征、班師,天子有上樓為將士送行、接風的傳統。比如之前張濬率師西征涇原,聖人就御安西樓為大軍送行——那一次,是真的送掉了。

長夏門外的空地上,已經列起了軍陣。

歸來的是突將軍左右兩廂,數萬將士披甲持槊,肅立當場。

又有各營精選出來的勇士,以及出征以來卓有戰功者共三千餘人,從旁而出,緩緩走過長夏樓下。

他們分成數股,每過一陣,列陣的軍士齊聲歡呼。

這是軍禮中有關大閱的一部分。

其實已經簡化過了。一般來說,這時還會置放強弓勁弩,供皇帝校閱勇士。又或者挑選健馬,供將士驅馳奮擊、走馬射草人。

皇帝興致來了,親自指揮披甲坐在地上的軍士,起身結陣衝殺。

而文武百官、蕃幫賓客、諸州士人都要過來觀看,評頭論足,人人參與——即便是文官,也興致勃勃地談論著武夫們的表演。

這是從“野蠻”的春秋戰國時代繼承下來的傳統,一直延續至今。

皇帝的軍事色彩,其實非常濃厚,對皇帝文治方面的要求可以沒有那麼高,但最好有武藝,懂軍略。

都畿附近的百姓也可以過來觀看。事實上他們每次都必來,他們不但喜歡看校閱,甚至看打仗——鄴城之戰,就屬於觀戰的吃瓜群眾被打了,引起騷亂。

軍禮在五代時期得以延續,並持續到了北宋初年。自宋太宗往後,越來越少,慢慢銷聲匿跡,中原王朝皇帝的軍事色彩變得越來越淡。偶爾出個把喜好武功的,也架不住整體越來越偏向文人皇帝。

“皇后,這些都是勇士,或技藝嫻熟,或攻城先登,或殺賊較多,或當先衝突敵軍,或生擒賊人而回,共計三千三百餘人。”邵樹德在一旁介紹道。

皇后饒有興致地看著,突然問道:“太傅怎知有三千三百餘人?”

“此事易耳,老於戰陣者都會數。”邵樹德回道。

“聽聞國朝列聖都會參加田獵及講武?”皇后問道。

“是。”邵樹德答道:“開元十三年(725),玄宗舉行田獵,騎馬馳射,一箭射中野兔。突厥使臣阿史那德吉力發下馬取回獵物,獻予天可汗。”

“太傅可會馳射?”

“若皇后想要,臣走馬射些雉雞、狐兔回來獻上,料不難也。”

皇后還要說些什麼,封彥卿咳嗽了一下。

你們這兩公母,能不能收斂點?

一個是將要亡國的皇后,一個是即將開國的篡臣,前者話語裡聽不出亡國的哀傷,後者一點亂臣賊子的狠勁都沒有,搞什麼搞?折王妃來了洛陽,怕是要將這亡國皇后當獵物一箭射死。

邵樹德臉色一正,道:“皇后,按禮制,臣該下去了。”

“卿但去。”皇后允道。

說完,她稍稍靠近了女牆,仔細看著下面。

不一會兒,只見大群騎兵衝出長夏門。領頭一人身著大紅色的戎服,及至陣前,揚鞭立馬,威風凜凜。

突然之間,曠野之中響起了山呼海嘯般的吼聲。

聲浪由遠及近,讓人心神俱震:“殺!殺!殺!”

“這……”文武百官只見過神策軍列陣。

公允地說,那群小綿羊列陣倒也不錯,花樣百出,像耍把戲一樣,讓人看得眼花繚亂。

眼前這群人,同樣是列陣,但殺氣騰騰,像是一言不合就要上來砍人一樣,沒神策軍看得順眼。

嘖嘖,連外行都看出差距了,神策軍走好。

皇后也嚇了一跳。但她的注意力卻和其他人不一樣,始終鎖定在邵樹德身上,看著這個男人右手高高舉起,喊了一句:“突將何在?”

“突將在此!”三萬將士齊聲高喊。

“突將何在?”他的手又高高舉起,然後用力斬下。

“突將在此!”

“突將何在?”

“突將在此!殺!殺!殺!”

如是者三。

皇后渾身起了一層雞皮疙瘩,纖手緊緊握拳,嬌軀微微顫抖。

陳氏拿了一件綿衣過來,披在皇后身上。隨即又有些詫異,皇后的臉通紅一片,看起來不像是冷的,而是興奮?

邵樹德策馬走過整個軍陣,聲浪此起彼伏,軍士興高采烈。

朱樸、蕭蘧對視一眼,都笑了起來。

聖人還想在刺殺成功後收買大將,穩住軍士們,可能嗎?

“皇后。”封彥卿突然說話了了:“臣聞古之哲王,莫不旁求賢佐,戡亂保邦。太傅器識宏遠,志懷沈毅。蘊權謀而制敵,勵誠節以匡時。披荊棘而有功,歷險艱而無易。或分麾東討,掃昏祲於河南;或仗節北臨,備長城於漠北。有穰苴之法令,亞夫之威略,是為社稷之寶臣,可資帝王之大業。宜給殊遇,以宣嘉績。”

皇后回過神來,聲音略有些沙啞,道:“太師所言極是。不知以何賞之?”

封彥卿肅容道:“太傅之功,厚矣,重矣。臣以為,可許其入朝不趨,劍履上殿,贊拜不名,加九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