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大典(1 / 2)

小說:晚唐浮生 作者:孤獨麥客

妻妾兒女們很快抵達了洛陽,入住了東都苑的合璧宮。

邵樹德依然宿在上陽宮,六月的最後一天晚上,他試了試新朝的龍袍。

五德相生學說,一直要延續到明朝才逐漸消亡。

自秦代以來,龍袍的顏色就一直在變化。

秦代皇帝穿黑色龍袍。西漢那會,一開始認為自己繼承了秦朝的水德,故穿黑色龍袍,但漢文帝時,改為土德,穿黃袍。

王莽篡漢後,將西漢改為火德。劉秀建立東漢,繼承火德,穿紅色龍袍。

漢獻帝禪位後,火生土,故魏為土德,又穿黃袍——值得一提的是,王莽是個大發明家,他不但發明了禪讓制度與流程,還將五行相剋學說改成了五行相生學說,因此西漢的土德變成了火德。

西晉之後,北方大亂,但仍然有很明確的五行相生。

《魏書》記載:“魏承漢火生土,故魏為土德。晉承魏,土生金,故晉為金德。趙承晉,金生水,故趙為水德。燕承趙,水生木,故燕為木德。秦承燕,木生火,故秦為火德……魏承秦,魏為土德。”——最後這個魏是北魏。

但北魏孝文帝不承認前趙之類亂七八糟的政權,認為他們不配。於是下令魏主水德,直接繼承了晉的金德。

北魏分裂後,東西魏繼續主水德,然後被篡位,北周、北齊皆主木德,穿青色龍袍。

隋一統之後,主火德,穿紅色龍袍,唐屬土德,穿黃色龍袍。

其實吧,歷朝歷代龍袍顏色各異,但其實有一樣顏色是相通的,即黃色。也就是說,無論該朝主何德,皇帝衣櫃裡總備著一件黃色龍袍,十分流行。甚至於,皇帝各色龍袍都有,比如樂安郡王李曄大朝會時就穿上黑下紅的袞服,並非黃袍。

龍袍也並非純色,事實上以一種色調為主,輔以其他顏色。

為新朝定製的龍袍目前有白、黃兩種主色調。

此時邵樹德穿在身上的,是一種相對黯淡的白色,看起來不是很鮮亮。

領、袍袖、襟緣、下襬等處有星辰、山河圖案,胸前不是國朝的蜷曲龍紋,而是金色的飛龍在天。

看起來還不錯,風格有點類似他早年看過的某部電視劇裡李元昊穿的龍袍。

“如何?”邵樹德轉了一圈,問道。

何皇后挺著個大肚子,半躺在床上笑看著,道:“太傅——官家穿著甚是英武大氣。”

官家一般只有非常親近的人才可以叫。

何皇后以前喊李曄為官家,如今又喊邵樹德為官家,侍奉兩朝君主,也是傳奇。

“還是要好好疼愛淑獻皇后。”邵樹德笑道。

陳氏、蕭氏忙前忙後,為邵樹德束緊腰帶,然後退後幾步,細細品鑑。

“官家穿什麼都好看。”二女亦笑道。

邵樹德隨手又拿起幾套官服看了看。

從北周以來,官服按品級分,大概就是紫色、緋色、綠色、青色,一直延續到宋代,都是這個劃分。

邵樹德沒有改動這個規矩。所有人都熟悉了這麼一套服色制度,你偏要標新立異是吧?又不是什麼原則問題,他懶得改了,只是讓人將繪在上面的禽獸圖案動了一下,但主旨並沒有變。

“明日,便是典禮了。”邵樹德看著陳氏、蕭氏說道:“跟了我這麼多年,登基之後,定會給你們一個交代。”

他知道,登基完後,得先封自己老媽、祖母、曾祖母之類,然後才能封自己的女人。

禮制如此,不可廢。

封完妻妾兒女之後,便是封有功之臣。

新朝建立,人人都有好處,這便是大家跟著你打拼的意義所在。

……

天佑二年七月初一,天公還算作美,雖然漂浮著一些雲彩,但依然算是個不錯的天氣。

同時也是個酷熱的天氣。

天還未亮的時候,邵樹德便乘坐玉輅車,經應天門入紫薇城正衙含元殿。

他的身邊跟著精挑細選的儀仗數百人,入殿後便散於四周。

邵樹德深吸一口氣,緩步上前,坐在龍椅上。

他輕輕撫摸著御座扶手,突生感慨。

“中書侍郎宋樂、中書侍郎陳誠、門下侍郎蕭蘧……入內覲見。”通事舍人大聲喊道。

宋樂、陳誠、蕭蘧等人一齊入內,拜道:“臣拜見陛下,吾皇萬歲。”

這一拜,君臣名分已定!

“宋卿,猶記得天德軍城初次相見,言談甚歡,相見恨晚。”邵樹德說道:“一路走來,卿轉任諸藩,出力良多。古人云‘天將瑞時,必有人傑’,卿應運而生,懷倜儻之奇姿,抱英邁之正氣,我得人焉。今日雖為君臣之別,然情分非比尋常,大道至艱,仍需砥礪前行,有卿助我,甚善。”

“官家,王者受命於天,該自稱朕。”內侍丘思廉用微不可聞地聲音提醒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