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南望與返回(1 / 2)

小說:晚唐浮生 作者:孤獨麥客

臘月的後半部分就是在淮北一帶轉悠。

他在海州接見了地方官員,按照官員安排的路線,一路查訪,其樂融融。

暗地裡讓裴通的人收集情報,四處打探。

只可惜,這裡不是直隸、關內、關北等地,地方上缺乏聽望司的坐探,也沒有敢說話的大嘴巴桀驁老兵,所得資訊有限。

其實吧,大部分王朝都是這樣,天子對基層兩眼一抹黑,啥都不知道,也那麼過下去了。邵樹德覺得自己是在苛求了,他現在有一大批不懼怕地方文官的武夫老兵當鄉長、鄉佐、里正,但等過個幾十年,他的子孫也沒法透過這種方式獲取第一手的基層資訊了。

人都是會變的。

十二月最後一天,大隊人馬西行,已近徐州,他則親率銀鞍直三千騎,南下至漣水縣,眺望淮水南岸的楚州山陽縣。

楚州刺史李神福剛剛巡營結束,立於河堤之上,看著北岸的大隊騎兵。

對面一人穿著黃白相間的服裝,與一眾武夫們深色調的軍服格格不入,應是某位大將了。但又有些不對,大將穿便服之時,也沒有白袍這種說法。

莫非——李神福的心臟陡然激烈跳動了起來。

不過他很快放棄了。今冬寒冷,但淮水也沒完全封凍,凍上的部分也薄脆得很,不可能讓你縱馬馳騁。

更何況,人家的馬是真的神駿,騎士的器械也很好,就憑楚州城裡的那一兩千騎兵,追過去也沒什麼勝算。

另外,沒機會了。

遠處又行來大隊人馬,原來是來自海、泗、沂三州的輪戍州兵及土團鄉夫。

“吾皇萬歲!”數千人跪滿一地,山呼海嘯一般。

李神福心中一震。

定鼎中原,開立新朝,手下有數十萬大軍,本人又春秋鼎盛,慷慨寬厚。平心而論,是人都喜歡在這樣的君王手下效力。

“大人……”長子李承鼐策馬靠了過來。

李神福嘆了口氣。

他已經四十七歲,跟隨吳王多年,不可能再改換門庭了。

長子承鼐今年十七,幼而爽俊,長而雄勇,善撫士卒,熟知韜略。在淮南一帶騎馬馳射、縱馬搏殺,勇猛無匹,被人贊為“虎子”,剛剛被吳王招為女婿。

他們李家兩代人,算是與楊吳繫結了。在外人眼中,就是吳王心腹親從,將來要給他子孫保駕護航的——如果沒有中途戰歿的話。

吳王,其實已經開始在為身後事做鋪墊了,他已經放棄了北上逐鹿中原的夢想。

諸軍調動、出征,大權盡歸於都虞候司,無令不得擅動。

同時又新建親軍,交由親信徐溫等人統領,這是唯一可以無都虞候司之令便能調動的軍隊,直屬於吳王本人。掌握了這支部隊,吳王便對廣陵諸將形成了巨大的優勢,想殺就殺,想奪權就奪權——至於外州刺史,那是另一回事了。

“邵賊建偽夏,聲勢喧天。”李神福說道:“泗州好歹也在吳王治下多年,你看那些軍卒,已盡跪拜在地,何耶?”

“偽夏禁軍之勢鼎盛,以洛陽數十萬眾威壓天下?”李承鼐問道。

“正是。”李神福說道:“吳王也在學習邵賊。廣陵諸軍大力整頓,不單朱瑄、朱瑾、拓跋仁福等外將沒有兵權,便是李簡、李厚等元從大將,亦被收權。再後面,就是我等了。你——儘快回廣陵吧,陪陪新婦,勿要念著為父。”

“大人……”

“汝之弟妹,還居於楚州。”李神福看向北岸,道。

身著龍袍,策馬揚鞭,無數勇士在風中相隨。

馬鞭所指之處,眾軍撲殺而至,毫不遲疑。

邵樹德算是做到天下所有武人朝思暮想的事情了——天子,兵強馬壯者為之,邵賊現在是兵最強、馬最壯的那一個。

“大人,兒最近聽聞,田覠、安仁義、楊師厚等人有些不太願意被收兵權。”李承鼐說道:“尤以楊師厚為甚。他領兵攻下了衢、睦二州,打得錢鏐聞風喪膽,但這兩州都被吳王拿走了,楊師厚非常不滿,而今又……”

“住口!”李神福怒道:“有些事情,你不要摻和,取死之道。”

“是。”李承鼐應下了。

他受父親影響,以前就傾向吳王,更別說當了吳王女婿之後了。在他看來,諸外州刺史之中,以宣州刺史田覠、潤州刺史安仁義、蘇州刺史楊師厚最為桀驁。

朱延壽本來也很危險,但他現在沒什麼本錢了,越來越依靠廣陵的協助。

田、安、楊三人,弄不好就要刀兵相見。

自從之前北征失敗之後,吳王的精氣神就洩掉了大半,身體似乎也開始走下坡路了。他現在最想做的,應該就是在生命的最後幾年,剷平割據勢力,收攬大權,為兒子鋪路。

有些事情吧,其實本來不用這麼急。田覠、安仁義、楊師厚也只是桀驁,真未必有反意,至少以往多次出征,他們也出錢出糧出人的,算是服從吳王的統治了。

但李承鼐也理解吳王,世子非雄主,就是個中人之資罷了。而且還有很多壞毛病,對文武舊勳也不太尊重,只喜歡提拔跟在他身邊一起“玩”的倖進之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