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匯聚(1 / 2)

小說:晚唐浮生 作者:孤獨麥客

建極二年五月十八,陰山南北又開始了動員。

北衙上樞密使楊爚特地趕到了勝州督促。

樞密使都來了,下面人自然不敢拖拉。更有甚者,部落酋豪分頭下到各個牧地,催促牧民們停下手裡的活計,火速前往勝州集結。

一時間,豐勝二州的大驛道之上,人來人往,車水馬龍。

劉繡娘坐在家門口的槐樹下,靜靜地看著遠方。

她家現在闊氣了,前後三進的院落,修得漂漂亮亮。兒女們也都成家了,都住在左近,往來方便。

這些年,陛下私底下給了不少錢。李延齡、盧懷忠等公卿將帥也派人送了錢帛。事實上不光她家了,陛下早年隊裡的兄弟,在乾符五年之前死傷的,都陸陸續續得到了大筆賞賜,還有人家的子弟被選入宮中充當侍衛,光耀門楣。

豐州上下,誰敢說今上不好?怕不是要被打死扔在草叢裡,讓野狼去啃。

驛道上又走過一群人。

看他們的裝束,絕對不是豐州左近的蕃人,甚至連鸊鵜泉莊浪部都不是。本地人都知道,鸊鵜泉、可敦城、地斤澤、庫結沙等地的蕃人,會說官話的不少,裝束上也和傳統蕃人不太一樣,應該是介於漢人、蕃人之間,與這幫純純的粗獷蕃人大不一樣。

“一幫兔崽子,得和縣裡說說,下一撥人走北邊草原,不能再過豐州了。”里正陳大頭走了過來,抱怨道。

劉繡娘笑了笑,繼續編織手裡的羊毛衫。

陳大頭嚥了口唾沫。

劉繡孃的丈夫早就死了。發配河隴之後,聖人親自下令尋找,結果也沒找到,大家都說已經死在哪個荒郊野嶺了。

這麼個俏寡婦,若說沒人眼饞是不可能的。但四里八鄉都傳聞繡娘與今上有一腿,她的丈夫是被聖人弄死的。連“作案人”都有,李延齡、盧懷忠將其秘密抓來,關開閏把風,李一仙、錢守素出手,用弓弦將其縊死,拋屍山谷。

聽起來有些離譜,但老百姓就愛聽這些八卦,還深信不疑。

在這樣一種情況下,確實沒人敢打這個女人的主意。就連縣、鄉官吏都受到影響,對她客客氣氣的——萬一是真的呢?聖人有什麼愛好,你不清楚嗎?

“大軍過境,人吃馬嚼,寸草不生,唉!”陳大頭說了一通,見繡娘不搭話,灰溜溜地走了。

繡娘抬頭看了看遠處河岸邊的水車。

車聲隆隆,將一桶又一桶水提上岸來,匯入陂池之中,再慢慢流淌至田中,滋潤著田裡正節節拔高的小麥。

水車之畔,一大群蕃人圍坐在地上。他們搭起了帳篷,取水做飯。

飯食是縣裡提供的,從倉城內運出的陳米,數量肯定不夠。蕃人還得自己取了一些奶,再挖些野菜,將就著對付。但前面過境的蕃兵已經把野外的牧草一掃而空,新草還沒來得及長高,牛羊吃不飽,又如何產奶?

里正說得也沒錯,這條路不能再走了,得緩一緩。野外的牧草,看似是無主之物,但本地人也經常趕著牛羊過來放牧。現在什麼都沒了,唉,大家都不容易!

驛道盡頭又湧來一隊騎士。

他們並未走遠,而是四處巡邏。很明顯,這是被臨時徵召起來的府兵,出來維持秩序的。

劉繡娘不知道大安縣有多少府兵,但確實有,她甚至還見過。

數百名操著外地口音的軍士,分散到各個村落間,麻木地接受了歸屬於他們的田宅、果園和少量牲畜,在折衝府的兵冊上留了名。

他們不會種地,大夥都看出來了。

官府幫他們僱了一些蕃人,但數量太少。於是有人開始逃跑,不過很快被抓了回來,下場不知道,但應該不會好。

這麼好的世道還要跑,辜負了官家的一片苦心,縱是死了也活該。

太陽漸漸落山。劉繡娘收拾好了東西,提起馬紮,回家做飯去了。

……

“這般景色,真是令人心曠神怡。”司馬鄴下了馬,掬起一捧水,洗了把臉,感慨道。

他也是老人了,孟州溫縣人,現任關北道轉運使。

早些年間,他在王卞的華州幕府任判官。

邵樹德進取河南的時候,設邵州,司馬鄴轉任邵州別駕兼館驛巡官。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