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大棋局(1 / 2)

小說:晚唐浮生 作者:孤獨麥客

六月的夜晚酷熱難當。坐落在半山腰上的合璧宮齊聖殿卻涼風習習,甚是清涼。

明日君王不早朝,於是邵樹德離了上陽宮,到神都苑避暑休憩。

他現在非常理解唐玄宗的心情。

漢時五日一朝,君王並非天天上朝的。

到了前唐太宗時,陡然內卷,改成了每天都要上朝。後來撐不住了,於是改成三日一朝。

高宗初繼位,奮發進取,恢復了每日朝參的制度。不過沒堅持多久,很快改成了五日一朝。到了顯慶年間,可能覺得五天一上朝有點過分了,於是規定隔日上朝,也就是朝參一天休息一天。

玄宗時的朝會,大家都懂,完全沒有規律可言。他想議事時,就把大臣們喚進宮內,不想議事時,大臣們一連好多天見不著他的面,也不知道在宮裡玩耍什麼。

安史之亂後的早朝制度並不固定。

有人每日朝參,有人乾脆不常朝,只每隔幾日召開延英問對,有人隔幾日上朝一次。樂安郡王是勤奮的,日日朝參,只每旬休息一天,無奈國勢江河日下,最終無法挽回。

邵樹德登基稱帝后,一開始也是每日朝參。但現在覺得天天三更半夜起床太不友好了,大臣們也煩,於是規定除朔望大朝會外,三日一朝。其他時候,他只會召集重要官員小範圍議事,一般在觀風殿西的本枝院或麗春殿。

今天剛上完朝,明後天不用上朝,大後天旬日休息,一連三天不用早起,太爽了。於是乎,在下朝之後,他先在觀風殿內處理政務,然後便騎上戰馬,一路西奔,在東都苑避暑去了。

不過,有些重要訊息,還是如影隨形地追了過來。

“陛下,參州已籌得粟麥七萬二千斛、黑麥三萬六千餘斛,皆已分批送至柔州……”宮官解氏在一份份宣讀奏疏、軍報。

“張全義真是不錯,一家子為朕貢獻良多……”御座之上的邵樹德讚道。

“老張夫人”儲氏白了他一眼,取了塊絲巾,輕柔地幫張惠擦拭。

張惠懷孕了,剛剛還被官家抱在懷中寵幸,真是變態。

儲氏現在也有些怕了。她和張全義夫妻多年,卻只有一個女兒,跟了官家才七八年,卻一口氣生了四個孩子。她現在才三十多歲,想想就有點怕。

官家幸御的女人很多,但每晚能和他同床共枕過夜的很少,除了皇后折氏外,就數張惠、儲氏二人次數最多了。

“小張夫人”解氏紅著臉繼續宣讀:“柔州行營都指揮使梁漢顒奏……”

另一位“小張夫人”蘇氏在一旁端茶遞水。

除了已經改名邵晚露的新密公主之外,張全義全家女眷都在這邊了。

“梁漢顒的眼界怎麼這麼窄?”邵樹德嘆息一聲,道:“就盯著自己那一畝三分地。這個方略朕不同意。”

邵樹德讓人拿來筆墨紙硯,一揮而就,然後拿起玉璽用印,發往外間。

皇帝並不是每時每刻都在辦公。夜間休息之時,如果遇到緊急軍情,在宮城內發出旨意,一般是宮廷女官出外傳旨。但這個旨意並不具備法律效力,一般被稱為“中旨”,還需到中書門下走一遭流程才行。

即便不走這個流程,透過“宣佈國家緊急狀態”,召開延英問對的方式,繞過中書門下,你也得把重要官員召集齊才行。

眼下他傳出的旨意,定然是中旨無疑了。但開國皇帝的威望在這,宰相、樞密使們定然是不敢阻攔的,只會加急辦理。

他方才寫了幾份德音,大意是在遼東方面做文章。

第一條是就地徵用民間船隻。六月中下旬了,東南風大起,從南方過來貿易的船隻大增。尤其是杭州錢氏的船隊,輸送了許多物資過來,這次便徵用了。

第二條是徵召淮海道州軍萬餘人,至青州、登州兩地集結,由淮海道都指揮使王郊統領,等候登船。

第三條是河南、淮海兩道徵集糧草物資,透過黃河、濟水、沂水輸往青州、登州。

第四條是給安東府的。

這個方向比較複雜,單靠“發育不全”的安東府肯定是不行的。他們現在就四個縣——好吧,其實是五個了,邵樹德剛剛收到訊息,安東府請置石汪縣。

這個縣在高句麗時代是石城,只不過安東府將其理所遷到了海邊的石人汪,那是一個小港口,交通相對方便。安東府剛剛出兵討平此地,得八百戶、三千六百餘口,是該府設立的第五縣,大致位於後世莊河市附近。

四萬多人口的安東府,沒有能力支撐大軍遠征,各方面條件都不容許。因此,從四月開始,他們就積極聯絡渤海國,打算與一起出兵,攻伐契丹。很顯然,一旦出兵,肯定是要蹭渤海人的糧草的,這是唯一的辦法。

安東府需要做的另外一件事就是派出一些船工、水手,去遼西的河口地帶,花上幾天工夫,建造臨時用的小舢板,仔細探查當地的水文狀況。

一般而言,河口附近不會存在大量的礁石之類的水下障礙,但為了保險起見,最好還是好好查一查。這年頭的船隻操控性太差了,稍微一個大浪過來,就可能偏航出去,沒法準確入港,萬一觸礁沉沒,這不是開玩笑麼?

對風帆時代的船隻來說,進出港從來都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比在大海上航行要求的操作精度高多了,因為他們的動力來源是捉摸不定的風,這要求船隻在進出港時能以最快速度調整帆桁,捕捉風向,一根桅杆上的帆最好能分別調整,比如收起一半,掛著一半啥的,這對此時的傳統帆船來說很難做到。

“今晚就算了,明日一早便發往皇城,加緊督辦。”邵樹德朝解氏吩咐道。

“遵旨。”解氏應道。

邵樹德想了想,又寫了幾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