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侄女婿(1 / 2)

小說:晚唐浮生 作者:孤獨麥客

“邑民劉存貴(劉守敬)拜見聖人。”劉家父子甫一入內,便大禮參拜。

“明人不說暗話,朕是武夫,不想繞彎子。今年以來,幽州諸事紛亂,昌平劉氏有什麼看法?”邵樹德高踞胡床之上,種氏不知道怎麼回事,已經被拉著坐到了他身旁。

劉存貴看著三十來歲的樣子,長子劉守敬卻只有十歲上下,不知道為何一起帶著過來了。莫不是來長見識的?

“陛下得幽州之後,編戶齊民,一解前唐數百年之痼疾,此豐功偉績也。”劉存貴沒想到聖人如此開門見山,來不及細想,直接說道:“昔年高祖、彭城郡王(劉濟)在時,討伐奚人,徵調諸部族兵,這些人便推三阻四。高祖深恨之,欲攜大勝之威料理,無奈未能成功。陛下行此事,某樂見其成,盼見其成。”

德宗朝那會,奚人勢力強大,遠甚契丹。幽州節度使劉濟率軍大破之,追了一千多里,斬首兩萬餘級而回。

到了武宗朝,幽州節度使張仲武再破奚人,這次連頭頭腦腦也抓了,監督奚人的八百多回鶻人被盡數誅殺。

有此兩敗,曾經一度壓迫契丹的奚人終於衰弱,被契丹後來居上,慢慢征服。

幽州鎮對外戰爭強勢無比,但內部的問題卻一點都不小。劉濟想解決,最終因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無疾而終。

劉存貴作為幽州本地漢人大族,他這番話應該不假。

“君有如此見識,便是大才。朕豈能不重用?”邵樹德算是認可他的說法,道:“對了,朕一直很好奇,昌平劉氏為何棄武從文?”

“陛下,只因我家發現了一個秘密。”劉存貴一點不避忌地說道:“艱難以後,幽州將門世家的存活年頭,遠遠小於耕讀世家。”

邵樹德聽了大笑。

劉存貴這話倒不是說耕讀世家比將門世家在地位、權力上更強,事實剛好相反。只不過將門世家太慘了,更換得太勤了,一個衰落,一個崛起,然後再重複,血腥無比。

耕讀家族固然也受欺負,但透過聯姻、分家等方式,化整為零,倒也沒那麼難熬。

武夫要錢,給他們錢。

武夫要女人,跟他們聯姻。

武夫要人幫幹活,那就去衙門做個文吏,順便給家族回回血,偶爾送一些學武的家族子弟入軍,當個小校,勉強遮護一下家族。

其實也是艱難求存,但因為不處在一線權力爭奪的漩渦之中,相對安全一些。像朱家那種反覆被屠的慘狀,較少降臨在他們頭上。

“這個理由,朕信了。”邵樹德說道:“安東府剛空出來個少尹,你可願去?”

“臣遵旨。”劉存貴沒有絲毫猶豫,立刻應下了。

幽州形勢已經明朗。朝廷透過軟硬兼施的手段,大體平定了蕃胡部落,現在給他們漢人大族甜頭了,你若不接,那就是給臉不要臉,下場不問可知。

劉存貴本來還想等等看的,但越等局勢越明朗,已經不能再猶豫了。

安東府少尹,從四品下,是府尹的兩位副手之一。官階比不得下州刺史,實權更是遠遠不如,但誰讓他錯失機會了呢?

而他們這些人一投,將來即便有人想作亂,難度也將大大提升。夏人在幽州的統治,算是徹底穩了。

“這位便是令郎了吧?”邵樹德指著劉存貴身後的劉守敬,問道。

“陛下,此為犬子守敬,今年十歲。一直仰慕聖人,今日得睹天顏,小子三生有幸。”劉存貴投了以後,心情放鬆,笑道。

作為遼、金、元三朝的燕四大族之一,昌平劉氏一直榮寵不衰——其實在唐代也差不多,祖孫三代節度使,昌平劉氏也沒被亂軍消滅,福氣不小了。

劉守敬在歷史上當了遼國的南京副留守——時趙德鈞為留守。

劉守敬之子劉景是遼國翰林學士,也當過南京副留守。

燕四大族之中,以玉田韓氏為靈魂,因為他們已被提拔為遼國的國族,掌握核心權力,與皇室聯姻不斷。其他漢地大族再與玉田韓氏聯姻,等於間接與遼國皇室聯姻,基本都握有實權。

在這一點上,遼國是非常大氣的,沒什麼民族門戶之見,把他們當自己人。所以,中原政權如果不能在幽州正面擊敗遼軍主力,你是很難說動他們投降的。

“此子看著聰明伶俐,朕實愛之。不如來朕身邊,與皇子、公主一起學習,如何?”邵樹德問道。

“求之不得。”劉存貴一臉激動道:“這是犬子的造化啊!”

說罷,拉著劉守敬一起行禮。

種覲仙冷眼旁觀,昌平劉氏與安次韓氏聯姻不斷,這些個大家族,其實並不特別在乎上面掌權的人是誰,他們更關心自己的利益。

幽州割據的主力,其實是武夫。如今武夫被消滅了,作為武夫預備役的蕃胡部眾也被血腥清理,編戶齊民,這時候再來找他們,基本也就降了。

都是牆頭草罷了,種覲仙其實有些看不起這些人。

他這邊看不起劉存貴,劉存貴卻在暗暗羨慕他。

聖人坐於上首,時不時將目光投注在身旁的種氏身上,很明顯正是新鮮熱乎勁上來的時候。如果種氏肚子爭氣,誕下一個麟兒,種家將一飛沖天,遠遠超過他們這些幽州本地家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