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感悟(1 / 2)

小說:晚唐浮生 作者:孤獨麥客

建極五年正月十五,就在折皇后車駕剛出洛陽的時候,周大郎抵達了汴州。

他是與同縣三百多名鄉黨一起返回的,押了好幾車財貨。

除此之外,身上還有幾張軍票,可去有司兌換——回來得晚了,好絹帛估計都讓人兌走了,也就剩一些雜絹。

但即便如此,也足以讓人高興。

三百多人都是活下來的幸運兒,還得了賞賜。此番歸家,要先把婆娘從地裡揪回去,狠狠擺弄一番,洩掉心頭之火,然後再拿賞賜去集市上換點東西。

嗯,妻兒該換一身新衣裳了。

家中的老牛快拉不動犁了,去官府那報備一下,殺了賣肉,牛皮找人鞣製一下,看看能不能打一副甲。再從別處買一頭新牛回來,莊稼地裡的營生,沒有牛可玩不轉。

有些農具該補齊了。出征之前,釘耙壞了,婆娘還在拿刀斫地,唉。

大女兒十五歲了,該出嫁了。做父親的,得準備點嫁妝,不能太寒酸。

如果還剩點錢,就買些東西,送到戰死他鄉的同袍家裡。

一起出去的,有人回來了,有人沒回來,總不是個事,心裡堵得慌。

鄉勇們其實沒什麼特別的想法。他們總是著眼於自家的小日子,在衣食足夠的情況下,也不介意做一些善事。鄉里鄉親的,誰知道下次落難的是不是自己家?戰陣上刀槍無眼,誰死誰活只有天知道。

周大郎坐在村頭的酒肆內,看著遠處灰色的原野,心中異樣地平靜。

老實說,他有點後悔了。但答應了李將軍,便無法再反悔,更何況已經收下了他發的一緡錢賞賜。

此番回家,便要料理掉宅園,然後舉家搬往營州居住了。

這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而他又很怕麻煩。

愁人!

外間天氣還比較冷,酒肆店家穿著毛衣,吩咐夥計、廚娘們趕緊熬豆糜。

豆糜就是豆粥,做完後還要加上油膏,是祭祀要用的。

店家自己則拿著一根楊枝插門,遙指東南方。

插完後,嘴裡還在絮絮叨叨:“王家大郎運道太好了,居然在夢中見到了蠶神。”

“店家,真有蠶神?”周大郎聽了,好奇地問道。

“真有!”店家神神秘秘地說道:“王大郎說那婦人立於他家宅內東南角,說只要做好白粥,加肉覆於其上,插箸而祭之,便可令蠶桑豐盈,不為鼠噬。”

周大郎莞爾一笑。

這東西,他以前信,現在不信。

殺過人了,那人臨死前還詛咒他,眼神兇戾。數月過去了,也不見冤魂來索命。縱來,一刀斬之,有何懼哉?

鬼神之道,不過如此。

他拿起筷子,從鍋裡夾了一塊羊肉嚼吃了起來。

鍋裡還漂浮著一些菜葉,方才他問過了,居然是大宛苜蓿。

此物農人種了拿來喂牲畜,但漸漸有人發現,人也可以吃,而且口感不差。於是便有農戶在入冬之前處理“乾草”,當作冬菜食用,也是一景。

而就在他吃的時候,那邊豆糜也煮好了。店家端了一碗在手上,順著梯子爬到二層閣樓之上,一邊吃,嘴裡還唸唸有詞:“登高糜,挾鼠腦,欲來不來?待我三蠶老。”

“店家在做什麼?”周大郎問道。

“為蠶逐鼠。”店家坐在閣樓地板上,道:“咱們汴州與西邊不一樣,一直以來都是養蠶。看到我身上的毛衣了麼?”

“看到了。”周大郎笑道:“我也有。北地風寒,廝殺之時,沒有毛衣確實難受。”

“汴州地雖然多,但人也多。一家一戶沒多少地,還分割得稀碎,連不到一起。咱們這裡,沒法像河南府、汝州那樣且耕且牧,農牧輪作呀。咱們這毛衣,都是從西邊買來的,得拿絹帛換。”店家說道:“以前沒毛衣時,也不覺得咋樣。可一旦穿上了,冬日就再也休想脫下,竟是離不得了。”

正圍坐在一起喝湯吃肉的鄉勇們大笑。

誰說不是呢?毛衣的好處,誰穿誰知道。以後啊,但凡家有餘錢的,估計都得弄一身,不然冬天咋熬?

“說起來還得感謝今上。”店家又道:“以前夏兵入汴的時候,小老兒嚇死了。那是真嚇得瑟瑟發抖,關門閉戶,不敢外出,只能從門縫裡向外偷瞧,看看大軍過完了沒有。等到戰事平息,梁王府換了主人,發現也就那樣。今上其實是個好人,有些毛錐子編排他淫辱梁王妃,我就想罵他。人家相親相愛,孩子都有了,要你來作怪?梁王妃也是個好人,是真好人,她跟了今上,能享福,真好。”

“扯遠了。”店家笑著搖了搖頭,又道:“今上沒來汴州之時,秦宗權一度打到八角鎮,那次也很驚險,鄉間男男女女紛紛逃亡,不想被人抓去製成肉脯。梁王將其擊退,安定了一些年月,直到夏王又來,還好很快結束了。聖人好啊,給咱們弄來了毛衣這種便宜物事,冬日不再難熬了。你可能不曾聽過,每年冬天,到底有多少老人扛不住霜寒故去。聖人好啊,他是真在救咱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