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遊戲與賞(1 / 2)

小說:晚唐浮生 作者:孤獨麥客

邵樹德步入新建成的棲雁閣內,嬪御、宮官、女史們盡皆掩嘴而笑。

邵樹德看了看。

張惠、朱氏、石氏、劉氏等十餘人皆在,位於最裡邊。

儲氏、解氏、蘇氏、齊氏、榮氏五人站在廳內左側。

淑獻皇后何氏、裴氏、陳氏,以及幾位身份不明的李氏站在廳堂右側。

而在他左右手邊的門後,還站著餘廬睹姑、蕭重袞、阿史德氏母女五人。

半輩子的積蓄都在,甚好!

哦,對了,新年到了,宮官、女史們也難得放假,因此得以齊聚。

說起來邵聖還是很摳門的一個人。他就像那早年溫州創一代富豪,包養女人還得把她們弄到公司裡上班——正兒八經上班,有本職工作。

邵聖擄來的女人,除了當上嬪御的,其他都在做宮人。好一點的當上宮官(官),次一點的就是女史(吏),最差的就是普通宮女了。

“朕猜彄環在……”邵樹德目光閃爍,瞄來瞄去。

鶯鶯燕燕,盡皆穿著貼身宮裙,婀娜多姿,笑語晏晏。

有人故作疑態,慌慌張張把手藏起來。

有人故作坦然,大大方方地把手放在身前。

有人故意讓拳合不攏,似乎手心捏著東西。

有幾人把拳放在一起,搖來搖去。

邵樹德笑而不語,在廳內走來走去,故作不知。

猛然,他的目光定在何皇后身上。何皇后羞赧地避開了過去。

“彄環定在舒娘手裡。”邵樹德徑直走到何皇后身側一少女面前,捉起她的素手。

少女無奈攤開,果然藏著彄環。

所謂彄環,是指弓手戴在拇指上鉤弦的工具,很早就有。

“戚姬以百鍊金為彄環,照見指骨。上惡之,以賜侍兒鳴玉耀光等各四枚。”——戚姬是劉邦的妃子。

藏彄之戲,傳聞最早源自漢代。鉤弋夫人少時手拳,入宮時漢武帝展其手,得一帶鉤,後人因作藏鉤之戲。

藏鉤之戲演變數百年,藏什麼不重要,猜東西藏在誰手裡的玩法卻經久不衰。

唐時盛行藏彄,宋時盛行藏鬮,再然後——呃,這個遊戲的熱度好像就陡然下去了,不過此時還是很流行的。

“鉤運掌而潛流,手乘虛而密放”、“示微跡而可嫌,露疑似之情狀”、“疑空拳之可取,手含珍而不摘”,透過這些詩賦,可一窺玩這個遊戲時眾人的熱情。

“官家……”見邵樹德成功猜中了彄環的所在,眾女盡皆哀嘆。

邵樹德哈哈大笑,一個公主抱,將十六歲的少女整個抱入懷中,坐到了御座上,臉不紅氣不喘。

何皇后擔心地看著聖人和女兒,見他們坐了下來,這才鬆了口氣。

“休要嘆氣,都有賞賜。”邵樹德笑道,說罷,拍了拍手。

一溜小黃門走了進來,手中捧著大量布帛。

餘廬睹姑接過一匹毛布,用力捧在手中,驚道:“官家,上面有牡丹花?”

“然也。”邵樹德笑道:“國朝在毛紡這條路子上,是越走越遠了。深入民間之後,便總有心靈手巧之輩,琢磨著做出更多的花樣,以便賣上高價。這種有花紋的毛布,最早於去年出現於洛陽,售價貴了一倍不止,數日內被搶購一空。從此以後,不知道多少人在琢磨著如何織花。”

其實邵樹德說得沒錯。毛布出來也很多年了,在北地的根基日深。特別是在這氣候慢慢變冷的當口,需求量逐年增加,已經漸漸變成了一個不容忽視的龐大市場。且因為其相對絹帛的廉價,市場擴張非常迅速,不光整個關西、舊河南道百姓已經習慣了這種紡織品,現在就連河北、河東、湖北等地的百姓也日漸接受這種保暖禦寒之物——其實春秋兩季也能穿,織薄一點就行了。

而隨著民間綿羊保有量的爆發式增長,羊毛產量迅速增加,毛布價格也在慢慢回落,變得越來越親民。總有一天,毛布將變成風靡北地乃至江淮流域的大眾商品。

市場大了,自然就有人動腦筋,新花樣的毛布定然會不斷湧現。

絲綢製品的演變擺在那裡,羊毛也不會例外。

而這個提花機,顯然已經有資格得獎了。

乾寧三年(896),第一屆“夏王賞”得主是王雍,因其著了一本有關人、牲畜、草木血脈的理論書籍。獲3600緡賞金,後升任河南尹。

乾寧四年(897),第二屆“夏王賞”被頒發給了邠州農婦崔氏,因其最先弄出了一套毛紡機器。

機器固然簡陋,效率也不是很高,但開創性毋庸置疑,當地官府上報之後,邵樹德下令頒獎。崔氏得錢3600緡、襲爵新平郡君,其丈夫被拔為里正,二子一入州軍,一入縣衙為胥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