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入晉陽(1 / 2)

小說:晚唐浮生 作者:孤獨麥客

四月初十,匯聚到晉陽的軍兵越來越多。

先是佑國軍主力抵達,接著是鐵林軍各部依次到來,三萬多步騎,聲勢浩大,大概是李國昌父子之亂後,二十八年來晉陽周邊第一次出現如此多的外軍。

四月十二,潞州之戰爆發。

廳前黃甲軍指揮副使張萬進強拉壯丁入伍,據城而反。

石嶺關鎮將安元信攻佔陽曲縣,大掠周邊。

小校楊元翰糾集了數百州縣土團,據寧武關而反。

除此之外,榆次、壽陽之亂已平息,樓煩軍亂被鎮壓,其餘各軍大部投降,局面比預想的好很多,李克用是做出了突出貢獻的。

四月十五,關北道州軍都指揮使氏叔琮率萬餘人抵達寧武關,猛攻之。

陰山蕃部數千蕃兵繞至背後,南北夾擊,破其軍,斬楊元翰。

四月十七,邵樹德降下德音:銀槍效義、侍衛金槍二軍合併為清塞軍,以史敬鎔為軍使。

以左射、雄威、廳直等軍及嵐石降兵萬餘人組建岢嵐軍,周德威為軍使。

同時嚴諭各部:晉王薨逝之後,各軍多有強拉丁壯、招兵買馬之舉,今一切禁絕,各軍即刻點檢詳細兵額,上報朝廷,一應賞賜均按名冊發放,切勿自誤。

粗略算算,如今已有萬勝黃頭、天成、大同、保寧、清塞、岢嵐六支晉系兵馬,實力大體完整,甚至還因為最近一個月的招兵買馬而有所擴充,其實是一個相當大的負擔了。

如果再算上佑國、威勝、橫野、平盧四軍,只能說我去他媽的!

邵樹德真的很努力了,沒想到地盤越大,雜牌降軍越多。河東一投降,數量甚至直接翻倍。十支雜牌的總兵力達到了十六七萬人,還多是經驗豐富的沙場老人,遣散都沒法遣散,就擔心他們造反。

不是說打不贏。主要是一造反,即便沒形成連鎖反應,也必然糜爛一地,你出兵鎮壓,再糜爛一遍。從經濟上來說,虧出血。從政治上來講,也非常惡劣。

歷史上五代王朝,就不太敢動這些降軍。但你不動他,就要做好爆雷的思想準備。

不過邵樹德已經和降兵降將玩了快十年了,本身毅力又很強,一定要想辦法處理了這些降兵,無論是正式收編、戰爭消耗還是別的什麼方式。

他打算今年就對佑國軍動手。

之所以選這個目標,因為佑國軍的老底子是梁兵,相對聽話,服從性較好,戰鬥力也十分強勁。

最近幾年,因為戰死、老退了一些士卒,丁會在蘄州、黃州、安州等地招募了一批新兵,補全建制。但就整體來說,戰鬥力猶存,特別是經歷了易定、成德兩場戰鬥之後,比起在蘄州駐守那些年,戰鬥力還有所提升,是非常適合的吞併物件。

佑國軍的兵沒有問題,不會作亂,那麼將領呢?

事實上丁會年紀大了,已經失去了雄心壯志。就在今年,他還上書朝廷,請求撤銷蘄州鎮。朝廷許之,打算用一個爵位來徹底解決掉這個歷史遺留問題。

丁會這些年著意栽培的副手孔勍也對進入禁軍系統非常感興趣。他深深知道,丁會死後,他也不可能當上蘄州防禦使,必須早作打算。

楊行密生前暗中遣人拉攏過他,但他不願背叛丁會。及行密故去,他就更沒興趣投楊吳了。如今河東已降,成德將亡,思來想去,只能老老實實替大夏扛活。

基於這麼多條件,邵樹德決定在今年整體消化掉佑國軍一萬多人,時間就在平定河東騷亂之後。

……

四月十九日,符存審領兵至三交驛,以鐵林軍、佑國軍為主力,拉開陣勢,與安元信帶過來的萬把兵陣列野戰。

安部真正的武夫只有兩千多人,稍有戰鬥力的三千上下,剩下的則不堪一擊。

雙方甫一接戰,安軍即大敗。

安元信領兵潰至陽曲,鐵林軍、佑國軍追擊,連攻兩日,安軍殘部堅持不住,再度潰逃。

二十五日,大軍追至石嶺鎮,復破之。

安元信連石嶺關也不敢守了,帶著親隨數百騎一路向東奔逃,於五台山中被鐵林軍追上,老將徐浩陣斬之。

短短不到十天時間,曾經拉起上萬人隊伍的安元信部,就這麼煙消雲散了。

符存審部前後斬首三千餘級,俘虜四千餘人,剩下的潰入山嶺之中,也懶得花費代價去搜尋了——土團鄉夫會偷偷回到家中,安心種地,少數武夫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也會慢慢迴歸社會,或充當商人護衛,或給人當杖家,慢慢洗白身份,如果等到大赦的話,直接就解脫了。

這些人,已經不足為患。

四月二十六日,邵樹德帶著飛龍軍、銀鞍直及萬餘蕃兵抵達石嶺關。

“河東這幫殺才!”看著關城內僅剩的兩三百老弱殘兵俘虜,邵樹德苦笑道:“都送去北平修宮城。”

說完,親自拉著符存審的手,道:“符卿此番進兵極速,屢破頑敵。若無卿,太原府的局勢還要有反覆。”

“陛下。”符存審認真地搖了搖頭,正色道:“此皆陛下天威所致。”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