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杜光乂(1 / 3)

小說:晚唐浮生 作者:孤獨麥客

“轟隆!”驚濤拍岸,濺起無數浪花。

海岬穩穩地立在大海中央,就像那持盾勇士,將洶湧的海潮擋在身前。

在它身後,則是寧靜無比的港灣,一艘艘船隻已經準備就緒,隨時可以離港。

“噹噹……”鈴聲響起。

水手們小心翼翼地操控著船隻,一艘接一艘駛出錨地,前往外海集結。

兩艘海鮫船領頭,數十艘大大小小的舊船緊隨其後,揚起風帆,順著強勁的北風,向南而去。

今年大概不會再有船隻過來了。

安東尹杜光乂抬頭看了看兩道海岬上的高塔。

塔有七層,青磚、大木製成,遙遙相對,隔海相望,拱衛著狹窄的海灣入口。

塔的外圍是一座寺廟,僧人誦經修行,百姓進貢香火。頂部每到夜間,都會燃起熊熊烈火,指引著遠航的船隻。

杜光乂緩緩下了山,騎上馬兒,在隨從的簇擁下,沿著鄉間小道,慢慢巡視。

“殺!殺!殺!”遠處傳來了震耳欲聾的怒吼聲。

杜光乂靠近了一些,駐馬觀看。

秋收已畢,入冬在即,旅順全縣十里八鄉的府兵們帶上器械,開始了例行操演。

操演的質量很高,這從他們整齊的佇列、快速的變幻就能看得出來。

旗號一變,陣型立刻跟著變動。金鼓一響,無論之前在做什麼,立刻前進或後退,沒有絲毫拖泥帶水、猶豫不決。

其實很正常了。

歸德軍、龍武軍、清夷軍都是久經沙場的老兵,他們比正規軍還正規軍。至少在這一代人老去之前,府兵的質量都是一流的。

這支部隊好用啊!戰鬥力可能也就比禁軍稍稍遜色,但平日裡分散居住在各地,沒有魚符不能集結,可比成千上萬人擠在一座軍營內,一個帳篷睡十來個人的部隊好管理多了。

說直白點,他們串聯造反比較困難。

軍營之中,你大吼一聲,可能幾百個人都聽見了。鼓譟一下,全軍震動。

荒村野外,你大吼一聲,只能灌滿嘴西北風。

府兵唯一能大規模串聯鼓譟的機會,只有集結訓練這會了。但何必呢?

農田有人幫你耕作,每年的產出多得吃不完。

你甚至可以從三戶歸於你的部曲之中,挑選兩個機靈點的少年,教他們一點粗淺的本事。打獵的時候,他們幫你驅趕、拾取獵物;練武的時候,幫你整理、保養器械,甚至可以短時間對練一番。

你有一百五十畝地,有十幾個奴僕,你的生活太好了,有必要造反嗎?

“地廣人稀的好處!”杜光乂輕聲自語。

他很清楚,在人口暴增、土地不夠分之前,府兵制存在的根基非常穩固,戰鬥力也不會下降。

前唐之時,當府兵的土地從140畝下降到十幾畝的時候,才終於出現不堪用的狀況——很明顯,只有十幾畝地的府兵,與土團鄉夫何異?

“還有其他補貼收入的路子……”杜光乂又把目光投向另一處。

那是一處臨海的空地,搭起了許多木架子,上面晾滿了昆布。

昆布最早叫綸布。

《爾雅·釋草》雲:“綸似綸,組似組,東海有之。”

《吳普本草》雲:綸布一名昆布。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