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草原手藝(1 / 2)

小說:晚唐浮生 作者:孤獨麥客

敦欲匆匆來到了喀喇沙。

時隔數月,他幾乎不認識這個生活了十多年的地方了。

村莊、驛道、樹林附近,到處是挎刀持弓的突厥騎兵。仔細一看,原來在劫掠鄉里。

聽聞于闐人已經劫過一遍了,突厥人又來,老百姓還能剩下啥?就這,還美其名曰“徵糧”。

敦欲的臉色有些難看。

路過某個村莊的時候,正遇到一輛馬車。車內裝得滿滿當當,上覆葦蓆。

敦欲眼尖,看到了幾雙腳從葦蓆下露了出來。

原來裝的是屍體。

他感覺自己有點上頭了,自家的都城,結果被外人如此禍害,心裡肯定是非常不舒服的。但他很清楚,如今不能與夏人翻臉。甚至在可見的將來,他也無法翻臉,沒這個能力。

如今該做的,是儘可能取回自家的都城,哪怕是個被人禍害得殘破不堪的都城。如果做不到,那就說服夏人一起出兵,在西邊佔得更多的好處。

進入喀喇沙城的時候,達幹阿里骨、林牙火山奴二人出來迎接。

對這兩位出身高昌的夏官,他沒有太多的親切感。

先不說高昌回鶻與安西回鶻之間的舊怨,就說兩者之間的生活,差異也是巨大的。

高昌回鶻太“唐”了。

城市建築像唐朝,軍隊像唐朝,制度像唐朝,甚至就連飲食、衣物,都雜糅了太多唐朝元素。或許,沾染了農耕習俗之後,都會慢慢變成這樣吧。

反觀大回鶻國,這幾十年越來越突厥化,這固然讓敦欲有些不喜,但突厥總比唐朝更讓人親近吧?

“小王子先去賓館住上幾日,等候陛下召見。”抵達賓館大門時,火山奴說道。

“這地方,小王子應該很熟悉,離王宮不遠,天天都能見到。”阿里骨皮笑肉不笑地說道。

敦欲看了眼王宮,問道:“聖人住在宮裡?”

“不,聖人住在薩圖克家。”阿里骨說道:“小王子請吧。”

敦欲躊躇了下,從隨從手裡接過兩個袋子,分別遞到二人手上,道:“如果可以,還請二位多多幫忙。軍情緊急,我必須儘快見到聖人。”

阿里骨、火山奴二人猶豫了下,終究沒敢接,推了回去。

他們知道,看那沉甸甸的模樣,裡面裝的多半是波斯流通的金銀幣,不少錢了。但他們現在真的不敢收,有些事也不是他們能做主的。

“波斯國中有叛亂,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若錯過這次,待波斯緩過來,可就沒那麼好打了。”敦欲有些著急,又把袋子推了回去。

他說的是實情。

父親帶兵突入拔汗那境內後,聽聞喀喇沙已為夏軍攻克,長嘆數聲,大掠一番後,便帶人撤回了八剌沙袞。

而也正是這次出擊,讓他們父子看到了波斯強盛表面下的虛弱,再一拷訊俘虜,頓時知道了更多的訊息。

他現在急著把這些訊息告知大夏天子,然後說服他們共同出兵。

那樣的話,即便沒法索回喀喇沙,只要能在西邊佔得更多好處,比如拿下怛羅斯,也是值得的。

阿里骨、火山奴二人見敦欲這樣,嚇得退後兩步,客氣地行了個禮後,匆匆離去。

敦欲嘆了口氣,落寞地回到院內,將行李放入房間。

幾位隨從與他坐在一起,大眼瞪小眼,面面相覷。

“我出去走走。”敦欲煩躁地站起身,道。

……

敦欲來的時候,邵樹德其實在城外巡視。

“《唐六典》記載,疏勒總計七屯軍田,都在這赤河流域了吧?”邵樹德指著一片空出來的村落,問道。

唐代屯田分兩種。

一種是司農寺主持的,由罪人、奴婢耕種的田地,20頃以上、30頃以下為一屯。

一種是軍隊屯田,50頃為一屯。

疏勒的軍屯田地有七屯,也就是35000畝。

規模最大的軍屯在龜茲,總計二十屯,也就是十萬畝,平均歲收26萬多石,產量是非常高的,甚至已經足以供應整個安西四鎮駐軍的軍糧——賞賜還需從內地輸送,張籍曾有詩云“應馱白練到安西”,說的便是這回事。

“陛下,據長安檔籍所載,應是在那一片。”楊爚一會看看手裡的地圖,一會看看那邊的河流、田地、樹林,有些不太確定。

“管他哪一片!”邵樹德說道:“離城池近就好。朕的好兒郎遠赴西域,本就不容易了,總不能發配到荒山野嶺去吧?那個村子——”

“大寶于闐王縱兵劫掠,殺傷甚多,已然空了。”楊爚說道。

“真是胡鬧!”邵樹德有些惱怒,道:“明日下旨申斥一番,再發安民佈告。胡鬧得夠久了,該收收心了。唔,村子空出來了,不能就這麼浪費。給洛陽傳旨,第二批安西鎮兵三千人,可以出發了。第三批三千人,發至長安整訓,重陽節後出發。這兩批六千人,盡數安置到疏勒。家人情願跟隨的,亦可一同前來。每兵授田二十畝。”

“陛下,這就要十二萬畝地了。”楊爚提醒道。

“疏勒還剩多少人?”邵樹德問道。

“不足六萬。”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