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梳理(1 / 3)

小說:晚唐浮生 作者:孤獨麥客

元宵節那天,邵樹德沒出去作秀,而是待在宮中,一家人團聚。

皇后折氏滿臉笑容,親自準備點心。

十二歲的女兒邵珍則在一旁煮茶。

二郎、十郎坐在邵樹德身旁,聆聽教誨——嗯,老十其實是旁聽的。

“你監國這兩年,總體無為而治,只重點抓了幾件事情。”邵樹德掰著手指頭,一一評點。

“第一件,給六郎修繕、擴建了八平城,三千府兵安置到位。往大理髮送精壯男丁,往昆州、姚州傳送民戶,徙曲州、嶲州、黎州、通海亂民往遼東。”

其實就是有關雲南之事。

雲南那邊大體平靜,但正如當年渤海被平滅後一樣,小規模的動亂是少不了的——甚至現在還有動亂,比如清點靺鞨人戶口時引發的暴亂,不過確實已接近尾聲。

雲南的動亂主要來自曲州、通海都督府兩地。

前者是因為朝廷置正州,對當地酋長動手,故幾年內沒有消停。一開始是各路雜牌兵馬為主力,搭配禁軍一部,在李唐賓的指揮下,殺戮極盛。

後來,則換成了勝捷軍左右兩廂輪戍,與禁軍一部,在燕王的統領下大肆鎮壓、屠戮、移民。

現在曲州表面上風平浪靜,沒人敢反了——其實更大的原因是人死的死,走的走,空出來的土地給了中原移民,形勢對比已經發生變化,沒那個土壤了。

通海都督府本來已經平靜了,但燕王為了自己封地日後的長治久安,一直在清理刺頭,要麼殺,要麼遷走,空出來的土地同樣留給中原移民,估計還得幾年才能徹底安穩。

“總體而言,你還是很顧念六郎的,阿爺很欣慰。”邵樹德說道:“從建極十四年開始,三年間移民了一萬五千餘戶中原百姓,建水、通海、江川三縣幾為漢地,溫富、八平二縣也大為改觀。六郎寫信給我,屢屢誇讚你這個兄長,不錯,很不錯。”

這五個地方都是通海都督府下轄之縣。

其中,溫富縣就是原南詔溫富州,後世的玉溪。

八平縣是邵六郎營建的老巢,在後世箇舊東北的八平城,一處氣候相對涼爽的地方。

這五個縣目前已經編得三萬三千餘戶百姓,成果不小。接下來會繼續清理一些刺頭部落,努力擴大自己的基本盤,最後則鎮之以靜。

以老六的想法,他的封地最終會是一種郡縣化的實控地盤+臣服土官部落的聯合統治模式。對此,邵樹德基本認可。

通海都督府、銀生鎮、舊永昌鎮南部,都會給他。

目前來看,他主要發展的還是封地北部靠近昆明的這片區域。可以理解,這裡氣候相對溫和,農業條件較好,可以安置不少中原移民,作為自己的基本盤。

只有基本盤穩固了,有了本錢,才談得上羈縻控制南方的部落。

“六郎是我胞弟,理應如此。”太子說道。

皇后在一旁聽見,與邵樹德對視一眼,眉眼間滿是笑意。

夫妻二人就這麼幾個孩子,每個都是心頭肉,當然願意看到他們兄弟和睦相處了。

“接下來,朕會接手這方面的事務。”邵樹德說道:“六郎請調勝捷軍蜀兵東討蠻獠,你覺得如何?”

邵承節知道父親問這句話的意思。

勝捷軍是他一手拉起來的部隊。當年討蜀中李茂貞,兵員一度十幾萬。後來裁汰了幾萬老弱,只保留精壯。

攻黔中之前,進一步整頓,部分不太堪戰的整編為州兵,剩下的精銳四萬餘人編為勝捷軍左右兩廂。

滅黔中、平雲南,勝捷軍全程參與。

長和滅亡後,他們又鎮壓雲南叛亂。

前陣子還抽調了兩千精兵到疏勒當鎮兵,目前還剩三萬五千人左右。

這支部隊,其實算是有點戰鬥力了。畢竟打了這麼多年,再差都練出來了,且非常熟悉西南的地形、氣候。

朝廷會裁撤其他雜牌兵馬,但勝捷軍真有點不太捨得,因為他們非常有特點,在西南山區很好使。

這支部隊與邵承節的關係非常深,其最初成軍的骨幹,就來自他的從馬直親軍——很多人已經是中上層軍官。

“勝捷軍是朝廷經制之師,父親做主便是。”邵承節很乾脆地說道。

“好。”邵樹德點了點頭,隨後又道:“第二件事,你下令在泉州伐木造船,充實安南商社,這事是對的,但一次投入太大,導致至今還未回本,有些欠考慮。”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