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真真假假(1 / 2)

小說:晚唐浮生 作者:孤獨麥客

《徐福後記》、《殷商秘聞》、《海之涯》……

一個月後,邵樹德已經服用了兩顆海狗丸,秘書監的筆桿子們也寫出來了好幾本書。

他一看名字,就有很深的吐槽慾望。

假,假得冒泡!

但再假,筆桿子們也是按照他的要求寫出來的書。

其間諸多細節,看著就像那麼回事,很能唬人。

當然,這也是邵樹德希望看到的。造假麼,自然是做全套,比如書中提到的航海細節,就請了常在海上晃盪的老海狗指點,確保外人看不出絲毫破綻。

至於航線,則是邵樹德親自參與“造假”。

筆桿子也不知道真假,反正照著寫就是了,甚至還請畫師畫了一幅海圖,造假造得有點離譜。

好吧,只有邵樹德知道,這個海圖是真的,至少八九不離十。

黑潮航線,是真實存在的,也是西班牙人曾經秘而不宣的寶貝。

明朝中後期開始的馬尼拉大帆船貿易,西班牙商船就從墨西哥太平洋沿岸的港口出發,沿著北赤道暖流向西航行,一路抵達呂宋殖民地首府馬尼拉。

船隻保養、修理完畢後,北上前往中國。結束貿易之後,順著黑潮(日本暖流)向東北方向航行。

黑潮與親潮(千島寒流)相遇,形成了世界第一大漁場。在西風的勁吹下,黑潮折而向東,變成北太平洋暖流。順著這道洋流,橫穿北太平洋,至北美西海岸,這時候又可接入加利福尼亞寒流,順水南下,抵達墨西哥的阿卡普爾科港。

這就是所謂的馬尼拉帆船貿易航線。

兩次橫穿太平洋,第一次沿著北赤道向西航行,距離較遠,第二次沿著北太平洋向東,距離較近。

當時很多外國商人都知道馬尼拉帆船貿易,但他們不知道西班牙人是怎麼做到的。而西班牙人也嚴格保守著秘密,畢竟他們為探索出這條航線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當然不可能洩露給別人。

邵樹德考慮過,從北赤道橫穿太平洋需要相對較高的航海技術,從西向東也非常困難,甚至可以說幾乎不可能。但從北太平洋橫穿太平洋就容易許多了,距離較近,洋流也十分強勁,速度普遍在四節以上,甚至更高。而且,航線本身遠離白令海峽,浮冰較少,相對安全。

唯一的缺點,大概就是風浪較大,惡劣天氣較多了。印象中記得,日本偷襲珍珠港的南雲忠一艦隊就是走的這條航線,其間遇到了大風雨。

“將韓昭胤、趙瑩喚來。”邵樹德翻閱完幾本書後,吩咐道。

“參見陛下。”頃刻之後,秘書郎韓昭胤、趙瑩聯袂而來,躬身行禮。

“坐下。”邵樹德指了指兩張椅子,說道。

“謝陛下賜座。”二人一左一右坐下,靜靜等著。

“坐過來一些。”邵樹德招了招手,示意二人靠過來,然後指著《徐福後記》上的某段海圖,說道:“這裡新增一些島嶼。”

二人湊過來看了一下。

“敢問陛下要添幾個島?”韓昭胤問道。

“添上十來個吧。”邵樹德隨口說道:“具體數目你們定,就在這一片。”

張口就是十來個!

韓昭胤原本還有些懷疑這是真的,現在看陛下這麼扯淡地要求新增島嶼,心中已然確認這份海圖假得不能再假了。

“島為何名?”趙瑩問道。

“當地土人喚為‘阿留申人’,就叫阿留申群島吧。”邵樹德說道。

說完,他寫下了阿留申幾個字。

阿留申群島當然有印第安土著,被稱為阿留申人,群島也是以其命名。

在沙俄的俄美公司殖民阿拉斯加期間,阿留申人大概有幾萬人,以捕鯨、捕獵海豹、海獺、海獅、海象、馴鹿、熊等動物為生,文明水平較低,總體還處於石器時代,其捕鯨的器具主要是石頭、木頭、象牙磨製的長矛,使用獨木舟入海,在各個島嶼之間來回穿梭。

出了千島群島之後,順著洋流,向東北航行幾天,就可以看到阿留申群島,這裡漁業資源十分豐富,有數萬印第安土著,其實是一處十分理想的避風地和中轉站。

之前邵樹德為李二狗等人惋惜,其實就是這個原因。

他們既然看到了勘察加半島,那麼離阿留申群島其實已經很近了。穿過阿留申群島後,就可以看到阿拉斯加,北美大陸近在眼前。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從中國出發抵達北美大陸,比從歐洲出發容易多了。

航程相對較短,有強勁的洋流推動,中途補給島嶼多,條件十分優越。

唯一的缺憾就是東北亞這一片的土著文明水平較低,他們缺乏前往北美大陸的條件和技術——或許歷史上去過,但他們沒有文字,也就無人知曉了。

聽完邵樹德的話後,韓昭胤、趙瑩二人怕記不住,當場寫下要點,準備回去修改。

邵樹德一看,乾脆又多交代了幾句:“大海盡頭乃‘天賜之地’,野牛的數量不下一萬萬頭。土人捕殺之後,唯取牛眼後部肉啖食,餘皆棄之。”

韓昭胤聽了心中一突,有這麼浪費的麼?真這麼寫的話,那些土人很富啊,牛隻吃最嬌嫩的一部分肉,其餘都捨棄,這是何等的奢靡?

於是他提出了意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