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收穫(1 / 2)

小說:晚唐浮生 作者:孤獨麥客

要說出使見聞了,張永自然當仁不讓。

王黑子雖然躍躍欲試,但他口拙,也不知道聖人最關心什麼,哪些該說,哪些不該說,猶豫了一下之後,便讓張永搶了先。

“陛下,臣等至巴格達之時,曾遣人至一宮殿,曰‘智慧宮’,索要書籍。”張永說道。

“可是被拒了?”邵樹德問道。

“是。”張永說道:“大食傲慢無禮,不識大夏天威,蠻橫……”

“行了,別扯這些。”邵樹德打斷了他,道:“說重點。”

“是。”張永一個激靈,立刻省下了那些口水話,直接說道:“後求見宮廷官員,也未見到說話算數的。”

“沒考慮使錢嗎?”邵樹德問道。

張永微微有些驚訝,作為大朝天子,今上還真是務實,一點不覺得花錢賄賂有失顏面。

他說道:“花了不少錢,但多是收錢不辦事的。”

邵樹德哈哈大笑。

張永有些慚愧。出使的三條船,路上損失了兩艘,最後一艘也在進港前觸礁擱淺,後沉沒,雖然搶回了很大一部分物資,但損失仍然不小。也就是說,他們能動用的資金其實很有限,若非那些瓷器、絹帛、工藝品、茶葉賣了個不錯的價錢,簡直寸步難行。

“出門在外,很正常。”邵樹德說道:“大食亦是大國,富甲一方,態度倨傲是很正常的。前唐之時就有大食使者入長安,雖然史書上都喜歡說他們是來入貢的,但那是真的嗎?未必。甚至於,就連日本都不是來入貢的啊。在他們自己看來,完全是平等交往。你們在巴格達的遭遇,屬實尋常,朕很清楚。”

張永心下感動,遇到一個通情達理的天子,何其難也。

這一趟出使,確實也很開闊眼界,至少知道了外人對大夏的看法。不然的話,在家中讀書,讀到的盡是本國人寫的東西,認知有些偏頗。對照起來看,就很有意思了。

原來,大夏並不是唯一的天朝上國。

原來,世上居然有那麼多國家、那麼多部族。

原來,世上有那麼多奇妙的東西,外國也有心靈手巧的工匠,也有不朽的藝術。

原來,對同樣一件事,不同的人居然有不同的看法,仔細想想,也未嘗沒有道理。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以前讀到這句話的時候,張永自認為有深刻的理解了。但出去五年之後,他的理解更加深刻,進入到了一個很深的層次。

堅持對外交流是有用的,而且有大用。

“陛下,臣等在巴格達四處找人,最後終於傳至大維齊耳中,他下令智慧宮揀選書籍五百本,贈予我等。”張永繼續說道。

“這五百本書,是抄錄的嗎?可有訛誤?”邵樹德問道。

“並非抄錄。”張永解釋道:“智慧宮內有印書局,直接印刷了五百本書交予我等。”

邵樹德點了點頭。

看來,巴格達的印刷業應該很不錯。想來也是了,智慧宮本來就是一個翻譯、收藏書籍的地方,有時候也向大食各地派發書籍,沒有成規模的印刷業是不可能的,光靠抄錄得累死。

說起來,人家贈送五百本書,可能也就是隨手為之,甚至大食轄下某個藩鎮——如薩曼波斯——去求取書籍,得到的都不止五百本。

想到此處,邵樹德也不得不承認,大食確實很傲慢啊!

但人家就是這麼做了,你也不可能去打的,能咋地?更何況,說不定在巴格達權貴們的眼裡,他們那個國家也是天朝上國、四方來朝呢。

簡而言之一句話,人家沒有巴結你的義務。

“後來,我等又在巴格達找了很多書店,四處蒐羅書籍,買了千餘本。也看不太懂,先買了再說,慢慢找人翻譯,至今尚未翻譯完畢。”張永又道。

他知道聖人最關心書籍,於是首先挑的就是這個來說。

“一千五百本書,不錯了,多是哪方面的?”邵樹德問道。

“天文、地理、航海、數學、建築、樂舞無所不包,就連大食語、波斯語、突厥語詞典都各買了一本。”張永說道。

“很不錯。”邵樹德讚道。

張永聽了喜上眉梢。

聖人先贊“不錯”,再贊“很不錯”,他就知道,這次做對了,此刻已是龍顏大悅。

“王卿有什麼要說的?”邵樹德看向王黑子,問道。

“那詞典是臨走前,我讓人買的。”王黑子覺得話都讓張永說完了,心中不忿,於是說道:“離開巴格達之前,我使了錢,讓他們的人帶我們去天文臺轉了轉。”

邵樹德又笑。這傢伙,情商忽高忽低,讓人忍俊不禁。

“天文臺怎麼樣?”他問道。

“不太懂。”王黑子說道:“不過,我覺得很有用,可以用來航海。天文臺還有一種很大的物事,他們叫做‘四分儀’,太大了,沒法裝船上,於是我又使錢,讓人畫了一幅圖,回來可以找人制作。”

說到這裡,他微微有些得意。

“哦?四分儀?”邵樹德眼神一凝。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