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真·遊牧(1 / 2)

小說:晚唐浮生 作者:孤獨麥客

正所謂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邵樹德躲到了神都苑西北角的山間,這裡涼風習習,幽靜無比,正適合納涼避暑。

趙王世子邵修文已經帶著新婚妻子辭別,返回伊麗。

邵樹德令太常寺、少府監、軍器監、司農寺等機構,選調了一批能工巧匠,一起西行。

他們將在伊麗河谷生活三年之久,每個人都要帶徒弟,為其培養出一大批各行各業的工匠,進一步夯實趙國的根基。

除此之外,邵樹德還令掖庭挑選了一批精通才藝的罪人妻女,賞賜給趙王世子,連同數百駱駝的書籍,一起帶走。

只有他還在的時候,遠戍邊疆的子孫才能得到這樣的好處。能多給點,就多給點吧。

趙王世子走後,邵樹德又喚來了才旦。

才旦今年七歲,在洛陽皇宮之中學習了兩年,老實說時間還很短,真談不上什麼良好的教育。

如果按照正常情況,他可能還需要學習十年之久,待文武雙全之後,再行返回象雄。

但實際情況不允許這麼做。鐵哥上躥下跳,已經無法讓邵樹德放心,故一狠心,與沒廬氏做利益交換,把他給扣留在了洛陽,事實上廢掉了他象雄王的頭銜。

邵樹德注重子女教育,因此給才旦挑選了一位好老師:河南大儒種氏出身的種居安。

此人今年三十餘歲,同光四年就考中了進士,現任起居舍人,飽讀詩書,文才出眾。嚴格算起來,他算是種居爽的族弟、種昭儀的族叔。

他並非一個人,事實上還有十餘位官員跟著一起上路,此時都在神都苑了。

邵樹德看著他們苦著一張臉的樣子,輕聲而笑。

他們都無法理解,一個吐蕃王孫,何須如此興師動眾?搞得像是邵氏藩王之藩一樣。

當然,所有人都知道,這位才七歲的吐蕃王孫,已經被正式冊封為象雄王。原本的象雄王鐵哥,聽聞沉迷佛法,每日白天都去洛陽宜人坊內新建的同光寺,向高僧大德學習,至夜方歸。他對世俗名利已經無動於衷,勘破一切了,於是將王位讓給了息子才旦。

才旦只有七歲,尚無法親政。象雄政事,當由宰相沒廬磨一手操持,王傅種居安也有一些發言權,但不會太多。

這個格局,讓理蕃院上下有些疑慮,不過邵樹德一意孤行,也只能隨他了。

文臣之外,北衙樞密院還挑了數名武師以及在全軍招募的五十名禁軍老卒,一同護送才旦返回象雄。如果再考慮到于闐僧兵的話,才旦的個人安危當無大的問題。

在注重血統的吐蕃,贊普個人安危能保證的話,一般而言也沒太大問題了。怕就怕被隔絕中外,那日子就真的難過了。

“象雄王之藩後,勤學之餘,亦不能忘了苦練。”當著眾人的面,邵樹德也不好多說什麼,輕輕嘆了口氣後,強笑道:“朕幼時也體弱多病,但堅持習練武藝,如此數年,有一天突然發現,似乎好久沒生病了。”

眾人陪著笑了兩聲。不過也都理解,多鍛鍊確實可以強身健體,象雄王又不缺吃喝,多練練總沒錯的。就是聽聞中原之人去了象雄後,諸多不適,才旦小小年紀不知道能不能受得了。

“我……臣謹遵聖命。”才旦小聲應道。

邵樹德鬆了口氣。

七歲的才旦,已經知道很多事了。邵樹德剛才真擔心他一不小心自稱“兒”,那樣就有點下不來臺了。

折皇后坐在一旁,面帶微笑。

邵樹德和她做了一輩子夫妻,太瞭解她了,完全可以從她眼底看出一絲無奈和嗔怒。

他有些心虛。

理由固然光明正大,但始終無法擺脫淫人妻子的事實。皇后壓根不會相信他完全是為了大業,或許在皇后看來,象雄那地方根本就沒拿下的必要,鳥不拉屎、窮困潦倒,要來何用?又或者,還有其他手段控制象雄,何必用這種卑鄙的方式呢?

但她終究是識大體的,一輩子注意維護夫君形象,此時也賞賜了才旦一些禮物,並著太醫署派兩名醫官隨行,顯然是不相信吐蕃醫術。

做到這個份上,至矣,盡矣,當得起母儀天下的尊榮。邵樹德也覺得這輩子好像虧欠皇后好多,這時候只能暗想,皇后教導太子良多,太子稟性純良,慢慢把家當交託給他,確實沒做錯。

已晉升為象雄王太妃的蓮花也被皇后召來,送別兒子。

她已懷有數月身孕,看到才旦強裝出一副小大人的樣子時,泣不成聲。

哭完之後,又不厭其煩地叮囑孃家沒廬氏的人,小心輔佐,多方照拂,萬勿出事。

好一番訴衷腸之後,才旦方在沒廬氏、王府屬官的簇擁下,離開神都苑,踏上歸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