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侍衛親軍(1 / 2)

小說:晚唐浮生 作者:孤獨麥客

從整合京西北諸鎮,開始東出以來,奴部就開始在中原參戰。

他們的番號是“侍衛親軍”,一開始只有萬餘人,後來慢慢增加。

這個番號還是很唬人的,不瞭解內情的人乍一聽,絕對以為這是邵某人帳下的頭號精銳部隊。

邵夏政權內部的人當然不會這麼以為。不過,在知道諸宮奴部是大帥私產後,一般也不會過於為難他們,只讓他們參加一些側面戰場的戰鬥,或者充當佔領區的駐防部隊,或者押運糧草物資。

李唐賓當年就是這麼做的。

從河隴地區徵發來的嗢末、党項、吐蕃、羌人等部族兵,在他看來是“野狗”,於是往死裡用。最慘烈的攻城戰便交給他們了,結果攻城而死、叛亂鎮壓而死、開小差逃亡者不知凡幾,“野狗”的部隊編制經常打著打著就殘了,然後再從後方招來新兵,補充編制。

諸宮奴部是“家狗”,李唐賓對他們的使用非常小心,堪稱“愛護”。到最後,就連邵樹德都看不下去了,直接提點李唐賓,讓侍衛親軍參加一些有價值的戰鬥。

這一上陣,就是不歸路。

侍衛親軍首次體會到了中原大戰的兇猛、殘酷以及令人絕望的窒息。

敵軍如排山倒海般陣列而來,我們萬箭齊發,他們的陣腳怎麼不動搖呢?

死一片人,後排補上。

這邊再發強弩,敵方死傷更多人,陣型出現大缺口,後排再補上。

而等到敵方弓弩齊發之時,這邊就崩了……

崩下去的人,又遭到己方“萬箭齊發”,艹你大爺,這不是逼著人送死麼?

但戰鬥就是這樣。

陣列而戰,一方哪有那麼容易崩潰?

真要打幾下就崩,就不需要李嗣業肉袒衝鋒激勵士氣了,就不需要馬璘直衝敵陣捨命搏殺了。

侍衛親軍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一步步接受殘酷戰爭的洗練。若非朝廷賞賜豐厚,若非發下的器械甲具精良,若非聖人選派了大量富有經驗的軍官來指導訓練,若非禁軍主力實在強悍,他們可能就堅持不下去造反了。

但人的適應力是很強的。

安史之亂剛爆發時河南人是什麼表現?現在的河南人又多麼能征善戰?幾十年下來,經歷了兩代人的侍衛親軍是越打越強,編制越來越龐大,從一萬多人慢慢擴充至五萬餘人,征討西域驍勇善戰,戰爭間隙居然還服從命令屯田,讓朝廷管錢糧的官員喜不自勝,讓聖人萬分滿意。

這就是邵氏私產,意圖留給子孫後代的傳家寶。

嗯,草原上傳來一陣散亂的呼喊:“敗了!敗了!”

邵氏傳家寶在講武中,面對天下第一強兵的衝擊,堅持了一會後,潰敗了下來。

邵樹德面無表情。

邵承節卻頗有些怒其不爭的感覺,道:“還得死命整頓一番,再送上戰場磨鍊磨鍊。”

父親已經給他傳家寶了,他自然代入了侍衛親軍一邊,看到他們敗得這麼徹底,生氣是難免的。

他又是老武夫,直接指出了不足:“此時若能有一支精兵,無需多,兩千人足矣,發起反衝擊,遏制一下天雄軍馬隊的追襲,當可儲存更多的元氣。”

天雄軍步隊撼動了侍衛親軍的陣腳,令其潰亂,馬隊第一時間衝鋒,時機抓得妙到毫巔,直接衝破了侍衛親軍騎兵的阻截,左右齊齊包抄而至,接下來就是“趕羊”了。

侍衛親軍敗退之機,無法組織反衝擊,在太子看來是一大遺憾。

不過他也理解,侍衛親軍不是職業武人。再精銳的武士,如果終日操心生計,花費大量時間在農活上,精銳程度也是有限的,一般場面可以打打,但不足以應付高強度的戰場。

天雄軍參加的戰鬥,強度自然是非常高的。

“有二郎操持家業,為父就放心了。”邵樹德聞言,欣慰地笑了。

他一手拉起來的部隊,怎麼可能不關心?

雖然知道承平之後,禁軍不可避免會墮落,但墮落與墮落之間,也是分三六九等的。

從一百分跌到八十分是墮落,跌到六十分是墮落,跌到二三十分也是墮落。

但不同的墮落,戰鬥力天差地別。

被敵人一通鼓就嚇退的,是零分。

被17個人追潰散的部隊,是負分。

墮落到這種程度,是邵樹德無法接受的——其實在歷史上也比較少見。

二郎是戰爭年代走出來的繼承人,他在位期間,多少能抑制一下禁軍的墮落。如果在國力允許的情況下,還能參與幾次戰爭,讓禁軍接受血與火的洗禮,那墮落的速度會更慢。

邵樹德現在越來越滿意二郎了。

聯想到以前他對這個兒子橫挑鼻子豎挑眼,各種不滿意,他就有些感慨。可能和心緒有關吧,到了這個時候,一切都看開了,他覺得二郎挺不錯的。

不同歷史時期,需要不同的君主。能力最強的,未必是最合適的,能力稍差一些,但有特點又非常契合時代的,當然可以用。

講武很快結束了。

天雄軍的馬隊繞著潰散的侍衛親軍一通溜達,哈哈大笑散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