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後記·告哀使(1 / 2)

小說:晚唐浮生 作者:孤獨麥客

天光大亮之後,聖人駕崩的訊息開始在小範圍內傳播。

所有人都沒想到,前幾天還能一天醒來好幾次的聖人,這次就真的走了。

皇后是下半夜知道的,匆匆忙忙起身,趕到之時聖人已經仙去。

太子睡在外間的軍營內,接到小黃門急報後,只披著單衣,就趕了過去。

這個夜晚,其實沒有太多煎熬,因為一切都已經提前準備好了。

在商量了兩個時辰後,天色漸亮,宰相、樞密使一同宣讀遺詔,令太子靈前即位。

一切有條不紊,沒有任何差錯。

在西城左近紮營的天雄軍、鐵騎軍、銀鞍直及侍衛親軍數萬將士,齊聲高呼萬歲。

他們一喊,萬事抵定,這就是這個年代的規則,這個年代的秩序。

當太子領著文武百官,帶著聖人靈柩和二十餘萬將士歸京的時候,不會有任何波瀾,不會有任何阻礙。

古禮,天子七日而殯,七月而葬。

無上皇帝威望太高,死後哀榮無人敢怠慢。

殯七日之後,全軍縞素,返回京師。

當是時也,天高雲淡,野雁低飛。

平整的大驛道上,禁軍將士護送著他們敬愛的皇帝歸葬陸渾山。

六位國公家的子弟為首,帶著諸勳貴少年郎,以及新羅、百濟、泰封、仲雲、于闐、碎葉等地質子,充當輓歌郎,一路鼓吹。

宰相蕭蘧、王雍、理蕃使楊爚、樞密副使李忠等人親扶靈柩。

回鶻、党項、突厥等諸部酋豪在兩側緊緊跟隨著。

路上有聞風而來的百姓,哭聲震天。

有人是真的,有人是被情緒感染,有人是隨大流。但不管怎樣,有人真哭,這就很了不得了,不愧聖人對家鄉多年來的拳拳關愛。

折皇后已經自動晉升為了太后,雖然還未得新君冊封。

她坐在重翟車內,神思不屬。

幾十年夫妻,說不難過是不可能的。聖人深夜去世,毫無徵兆,連最後一面都沒見到。

不過,這些時日的相處,哪天不是最後一面?糾結這個沒有意義。

太后現在的心思,就只在兒子、孫子身上了。

但好像也沒以前那麼上心了。有些東西,淡了,看開了,心中空落落的。

聖人在世時,生氣過、流淚過甚至摔過東西。可現在這會麼,記起來的似乎只有歡笑的時光。

是啊,時間長了,沉澱下來的都是美好的回憶,似乎這是人趨利避害的本能吧。

她挑開了窗簾,驛道、曠野之中是無邊無際的人群。

各種身份、各種地位的人一臉嚴肅,沉默不語。

夫君這一輩子,也值了吧?

死後之哀榮,古來能有幾個帝王相提並論?

她記起了在靈前痛哭的河西党項酋豪。

她想起了自殘的韃靼貴人。

她看到了自願前往陸渾山守陵的女真氏族首領。

這是夫君一生赫赫威名換來的結果,她與有榮焉。

車隊繼續前進,一路上不斷有人匯合進來。從天空遠遠望去,如同百川歸海一般,更如同一個個部落、一塊塊土地,慢慢匯入大夏王朝的氣運之中。

……

洛陽士民陸陸續續得到了聖人駕崩的訊息。

得到訊息的當天,盧懷忠就住進了軍營之內。

他的年歲與先帝差相彷彿,身體也不是很好了。之所以比聖人晚走,大概是平日裡的生活比較自律,本人也相對注重養生罷了。

當然,壽命之事也說不準。

聖人不過二十來個嬪御,錢鏐、馬殷之輩的妻妾,比聖人多得多。但他們至今身體康健,這就沒法說了。

時也,命也。

留守洛陽的軍士大概有三萬多人的樣子,其中不少還是從外州調過來的。

甫一進營,盧懷忠就帶著人四處巡視。

他現在也有好多疾病纏身,走起路來直冒虛汗。但他盡力調整了過來,不讓外人看出半分異樣。

大限要到了,既然比先帝晚走,就站好最後一班崗,利用自己數十年戎馬生涯積累下來的威望,約束眾軍士,確保權力交接的敏感時刻,不出任何意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