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頁

小說:蒔花記+番外 作者:溫涼盞

因此,襄荷決定再回去一趟。但是,就像欲要重返桃源的武陵漁人一樣,雖然離開時襄荷做了記號,卻再也沒找到當時的那個山谷。

怏怏地返回襄城,襄荷將自山谷中採得的種子種在院中,隨著日子過去也就將這事漸漸拋之腦後,只是有時會跟蘭郎中瞎猜,一會兒猜山中有山精鬼怪,一會兒又猜測那是天上仙人留在人間的洞天府第。

直到有一天,她發現手心出現了一片葉片形狀的傷疤,而那葉片,分明與那株奇怪植物的葉片一模一樣。

☆、 金手指

那傷疤出現時手心有些癢癢的,襄荷還以為不小心摸到什麼東西過敏了,卻在片刻後發現一個傷疤在手心逐漸浮現出來,與此同時,心底感覺有什麼衝破了桎梏,像是憋悶許久的人終於呼吸到清新的空氣,不由歡呼著,雀躍著。

襄荷目瞪口呆地看了自己手心半天,回過神來立馬將門關緊,緊張兮兮地盯著那個“傷疤“看。

這一看,就發現了傷疤與那株奇怪植物的相似之處。

毫無疑問,葉片傷疤肯定與那株奇怪植物有關,離開山谷時,她輕輕摸了那小苗一把,用的正是右手。

襄荷不知道自己是該高興還是該害怕。

按理說這麼玄乎的事情她應該害怕的,但她卻絲毫感覺不到害怕的情緒,反而覺得很舒適,很愜意,就像在山谷裡時一樣。而且,連穿越都有了,傳說中的金手指應該也不是子虛烏有吧?

她手心莫名冒出的這個傷疤,怎麼看怎麼都像是傳說中的金手指啊。

襄荷覺得自己臉上發熱,心臟狂跳,此症狀俗稱打雞血。

繼確認發財之路已被歂嶽帝徹底堵死後,襄荷已經很久沒這麼雞血過了。但現在,一個很可能是金手指的東西出現在了自己手心,讓她怎麼可能不激動。

尤其是,傷疤出現後不久,手心開始發燙,傷疤不再是一片葉子形狀的傷疤,而是切切實實的就像一枚真的葉子。葉脈鼓起的地方蓄滿了液體,當用意念引導液體自葉尖流出後,最終流出的是一滴顏色清透碧綠的液體。

就跟那株古怪植物的葉片顏色一樣。

靈液!

襄荷給液體取了個小說中常見的金手指名字,然後便戰戰兢兢又滿懷期待地將那滴“靈液”喝了下去。

會有什麼變化呢?——容貌變美?脫胎換骨?洗精伐髓?長生不老?立地昇仙?……好吧後面兩個肯定是她想多了,不過起碼可以期待像小說裡一樣,改善改善體質、排排毒養養顏吧?

半個時辰過去了——沒變化。

又半個時辰過去了——依舊沒變化。

又半個時辰——蘭郎中喊她吃飯了……

直到手心再度開始發燙,第二滴綠色液體流出,襄荷的身體都沒有出現任何變化。因為第一滴的試驗效果,襄荷覺得自己肯定弄錯了“靈液”的使用方法。

液體是從葉子裡流出來的,那麼會不會它只對植物有作用?至於具體作用,襄荷立刻想起了小說中早已爛大街的設定,澆一滴可使植物生長加快n倍,百年的人參一日成神馬的……簡直是逆天的外掛不需要邏輯。

想起院中還有從山谷中順來的人參種子種出的小苗,襄荷立刻將第二滴“靈液”澆在了人參小苗上。

半個月後,傷疤第三次發燙,人參小苗依舊慢吞吞地長著,除了多一片葉子,看不出任何變化。第三滴第四滴靈液滴下去,小人參苗仍舊沒有任何反應。

靈液每隔半個月左右滴出一滴,從襄荷五歲時傷疤出現直到如今,總共滴出了不到五十滴靈液,在此期間,襄荷幾乎將所有想到的方法都試驗過了,卻愣是沒發現它有什麼作用。

襄荷覺得,她還是老老實實過日子,少做夢比較好。

至於這個坑爹的“靈液”——就把它當成來得比較頻繁的大姨媽吧。看著樹葉尖端再度流出的“靈液”,襄荷隨手一彈,將其彈到了木桌上一盆蕙蘭上。

這盆蕙蘭來歷比較曲折,它不是直接買來或者挖來的,而是襄荷用鶴望山上的野生蘭與南方的一種蕙蘭雜交播種而成的。

選用鶴望山上的野生蕙蘭為母本,外地蕙蘭為父本,雜交結成的兩個蒴果中,總數數百萬粒細如微塵的種子,最終也不過才得了眼前這一苗而已。

外地蕙蘭是蘭郎中游醫時,襄荷專程拐他去一個產蘭區挖的下山蘭,挖時還帶著花,花色淺綠帶微黃,唇瓣上有不規則紅斑,花色並不算好,但貴在瓣形好,是標準的梅瓣花,外三瓣短圓、緊邊,捧瓣為蠶蛾捧,舌是如意舌,肩是一字肩,單從瓣形上看,可稱得上蕙蘭中的上品,但只花色一項拖後腿,就使得其觀賞價值大大下降,雖然出手也好出,但卻賣不上高價。

母本即是鶴望山上的野生蘭草,襄荷早早就挖了幾株種在了院子裡,除了第一年似乎傷了根沒有開花外,如今長勢喜人,年年均能復花。

襄荷原本是想繁殖多了拿出去賣。襄城什麼都缺,最不缺的就是讀書人,只因天下讀書人最嚮往的鶴望書院,便是坐落在襄城城外不遠的鶴望峰上。襄荷就是想將蘭花賣給這些讀書人,蘭生幽谷,不以無人而不芳,無論是真風雅還是附庸風雅,蘭草一向是讀書人的心頭好,這個時代也不例外,襄荷在書局就見到好幾本蘭草鑑賞類的書籍,可見這時候賞蘭之風已經盛行,因此襄荷覺得蘭花應該不愁銷路。

但很快她就知道自己又犯傻了。

鶴望山上野生蘭草並不少,如果能賣錢的話早被挖光了,哪還能等到她來挖,既然沒人挖,那自然是因為沒有被挖的價值。

鶴望山上的野生蕙蘭只有一種,還是素心花,但其瓣形太差,外三瓣狹長不說,肩還是最差的大落肩,這樣的瓣形,即便是素心花,也稱不上多好。

再者說,這個時代重蘭而輕蕙,蘭書有云:“一干一華,而香有餘者,蘭;一干五七華,而香不足者,蕙。”“幹”即花莖,“華”即花,鶴望山上的野蘭便是一莖五七花的蕙花。而這個時代大受追捧的多是一莖一花的春蘭,至於一莖多花的蕙蘭,除非瓣形花色俱佳,否則並不怎麼為人所重視。

讀書人是愛蘭不錯,但無論是真風雅還是假風雅,既然敢號稱愛蘭,那麼其鑑賞能力多少還是有點的,不然不過是徒增笑柄。這個年代能讀書的都還是有些底蘊的人家,不像襄荷前世那樣許多都是暴發戶,想糊弄可並不是那麼容易,鶴望山上的野蘭長什麼樣子,他們比襄荷更清楚,自然不會花大價錢買襄荷的蘭。再說他們若是想買蘭,自然多得是渠道,犯不著買襄荷一個小孩子的。

襄荷只得偶爾分幾盆,與其他的花一起,拿去秀水鎮的集市上賣,一盆賣個文,雖然錢少,但也算有個收入。只是通常時候她的花都是賣不掉的,秀水鎮畢竟太小,能有經濟能力買花,又會從街上買花的人實在太少,即便臨近讀書人最多的鶴望書院也無濟於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