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至此,報告結束(1 / 2)

————————

或許可以從以利亞的話語中,那個追星的例子來分析一群個體對另一個個體的無限崇拜。

很多追星追到瘋狂的案例最終造成的後果是觸目驚心的,失去金錢傾家蕩產在其中倒算不得什麼,最終家庭崩潰,客死他鄉的也絕不是在少數。

他們對一個所謂愛豆的崇拜便不是普通人,特別是一個理性的人所能夠理解的。對愛豆的無限崇拜到底是在崇拜什麼?又為什麼會陷入狂熱,以至於其【形象崩塌】之後不惜自尋短見,終結自己的未來?

一般來說,解答這些問題都要從心理,經濟,環境三個因素去解答。這三個因素互相影響,缺一不可。

但如果要分析關於慈宗的一系列案例,那麼最主要的就是環境因素。先聯盟的經濟哪怕是放在世界範圍內來看,都是獨樹一幟且不被理解的。其次就是對某一個人的無限崇拜多於青少年時期,而聯盟內部關於慈宗的案例顯然並不符合這個年齡群。

因此環境因素便是在其中至關重要的。

一個剛剛開始上學,開始接觸知識的人,他們會隨著知識的增長而開始詢問自己三個問題“我是誰?”,“我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我要做什麼?”。

在聯盟的學校裡,老師會告訴孩子們

1,你們是聯盟未來的接班人。

2,你們要成為對聯盟的展做貢獻的人。

3,你們應該愛聯盟,愛慈宗。

特別是第3點,會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之中紮根,他們會逐漸在潛意識中認為自己就應該是愛慈宗的。

那麼為什麼要愛慈宗呢?

這裡就要提到當初慈宗對自己那無孔不入的宣傳了——就如同那些愛豆會到處打廣告或者參與節目增加自己的曝光度一樣。

在這些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慈宗那完美的形象,人人傳唱的歌謠,絕對無私的貢獻,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讓孩子們內心的種子芽,使他們最終成為了一個【追星者】。

而當【追星者】遇到另一個【追星者】時,他們之間的資訊交流將會無限的擴大崇拜別人的這種不理智行為——這個道理在成年人身上也能說得通,特別是在如今這個資訊交流特別閉塞的時代。

一旦完美的形象被樹立起來,那將不容任何人說一點的不是。

一旦這個完美的形象在之後因為各種原因而崩塌,那麼一個人幾乎是窮其一生所建立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將會瞬間被摧毀。

如此一來,倒也是可以理性的分析出那些人自尋短見的原因了。

————————

當【水壩】已經快要到達其【承載】的【最大容量】時,【開閘放水】便是必須的——赫魯曉夫深深的明白這個道理。

特別是米高揚在2月16日言之後的反響,這更讓赫魯曉夫確定把慈宗【神】的形象打破已經是刻不容緩。

於是在2月24日深夜,一次全體會議的內部會議開始了。在長達四個小時的時間中,赫魯曉夫沒有給屍骨未寒的慈宗留下哪怕一點點的情面。

簡單的開場白後,赫魯曉夫故意提高了音量說

“當年太祖的秘密遺囑中根本沒有指定慈宗成為他的繼任者!”

僅憑這一句話,慈宗當年即位的合法性便被剝奪了。

接下來的時間裡,赫魯曉夫把慈宗從即位到離世這段時間裡,殺了多少人,害死多少人,間接搞死多少人等等資料一一詳細列舉了出來。

並且在列舉資料的同時,還不忘用其中生的具體事例來說明慈宗的殘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