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困獸猶鬥(中)(1 / 2)

小說:名門 作者:高月

中午時分,太極宮的長樂門開了,一批出去辦事的宦官皆擠到宮門前,拿著有當值校尉簽字的批單吵吵嚷嚷要出去,守宮門計程車兵一個個懶精無神,小宦官拿著批單在他們面前一晃,士兵們只隨意瞥了一眼,便手一揮放他們出去,這也難怪,日復一日地盯著空空洞洞的宮殿,士兵們著實也煩膩了。

一連出去了七八個宦官,這時輪到了大宦官馮恩道,這是他今天第二次出宮,心中有些忐忑。

“老公公,怎麼又出宮了?”從旁邊走來今天的當值校尉笑著問道。

馮恩道連忙解釋道:“家裡人病了,太后準了假,特去探望一下。”

“原來如此。”校尉笑了笑,一揮手令道:“給老公公放行。”

馮恩道謝了一聲便慌忙向宮外走去,校尉從後面望著他的帽子,微微地冷笑了一下,這時負責看守太極宮的中郎將李定方慢慢走了過來,他瞥了一眼馮恩道的背影,忽然問道:“他又換了帽子嗎?”

校尉一驚,見是將軍過來,連忙行了一軍禮道:“回稟都督,這是他今天換的第三頂帽子。”

李定方搖了搖頭,看著馮恩道頭上的帽子有些不屑地說道:“連帽子這種細節都考慮不周到,他們還能做什麼大事?”

隨即他又問校尉,“派人盯住他了嗎?”

“內務司已經有人盯住他了。”

李定方見有兩人騎馬跟上了馮恩道的馬車,這才對校尉道:“從今天開始,執勤由一日兩輪改為一日三輪,告訴弟兄們,誰也不準懈怠。”

……

且說馮恩道出了皇城,他並不急著去皇城對面的務本坊,而是順著春明大街向東走,在東市的某個店鋪裡換了一輛馬車才折返回務本坊,這一來一去便已是大半個時辰過去了,馮恩道已經完全放心地去務本坊,他卻不知道有兩匹馬一直便緊緊地跟著他的馬車。

自從二十幾天前他第一次替崔小芙出宮找了李勉,他便知道崔小芙已經鐵下心要和張煥幹一場了,這個時候他反倒不再勸說崔小芙,而是盡心盡力為她做好每一件事,大不了他為主人殉身就是了。

會面的地點並不是李勉府裡,而是李勉府第附近的一座茶樓,這裡李勉專門安排了一個人和他碰頭,馮恩道上了二樓,找一間雅室坐下,和他碰頭之人立刻跑去通報李勉了。

馮恩道命人煮了一壺茶,有些心神不寧地喝茶等候,今天早上他來找過李勉,得到了張煥在廣陵製造‘江都事件’的訊息,崔小芙立刻意識到這是機會的到來,她當即指示李勉要抓住這次機會,為此她特地寫了一份手書,號召宗室們為了李家王朝的尊嚴而戰。

馮恩道只喝了一杯茶,門外便傳來了急促的腳步聲,隨即雅室的門推開了,李勉匆匆走了進來,向馮恩道施禮道:“讓馮公公久等了。”

“不敢!”馮恩道連忙站起來身回一禮,“是我打擾李尚書了,事關重大,太后十分重視,命我給尚書回信。”

說著,他取下帽子,拉出上面的活線,從帽子夾層中抽出了一份手書,遞給李勉道:“太后命我今天務必要等到李尚書的回信再回宮。”

李勉小心地將門反鎖了,他在桌上鋪開白綾,仔細地讀了一遍,他的眉頭忽然緊緊地皺了起來,崔小芙命他抓緊時間聯絡‘江都事件’中的受害宗室和官員,要趕在張煥回京之前更換大唐皇帝,阻止張煥上位,在詔書的最後,崔小芙寫了兩個新皇位備選者,一個是李勉的次子李躍,另一個則是廣武王李承宏,但崔小芙在寫這兩個名字時明顯有區別,‘李躍’二字是重新用粗筆描過,而廣武王李承宏依然是原來的細筆,這個意思就是說崔小芙傾向於李躍登位。

李勉的次子李躍也就是當今小皇帝李邈的親生父親,由父親取代兒子的皇位,歷史上似乎沒有先例,但也不能說絕對不行,李勉微微嘆了口氣,早知道有今天,當初又何必立自己的孫子為帝呢?

如果是在從前李勉會毫不猶豫地選擇自己的兒子為帝,可今天他猶豫了,他不能不考慮自己兒子將來會面對張煥的煎迫,這個皇帝的作用僅僅是阻止張煥登位而已,和從前的漢獻帝並沒有什麼區別。

沉思了良久,他才從懷中取出一頂帽子交給了馮恩道,“請轉告太后,讓我再考慮一下她的人選,最遲明天,我一定會給她答覆。”

馮恩道換了帽子,向李勉拱拱手道:“那好,明天這個時候,我會準時在此等候李尚書的到來。”

……

最早得到‘江都事件’之人是在江都開店的宗室權貴,但很快這件事情就在朝野中擴散開來,到了下午時分,幾乎所有的上朝官員都知道了在江都發生的封店事件,出乎意料的是,大多數官員都對此事持贊成態度,這不僅可以大大改善朝廷財政窘迫的現狀,這幾年就是因為財政窘迫,朝廷職官已經連續三年未能加薪了,眾官怨聲載道,大家就指望著張煥新官上任後能考慮一下職官們的福利,就算不加薪,那冬炭費、車馬費以及避暑費之類補貼也總該有吧!還有退仕官員的年金也該加一點了,但不管是加薪還是給福利,前提都是朝廷的財政要略有寬裕,現在,他一定從江都大大盤剝了一筆錢,這樣一來,加薪就有望了,福利也有盼頭了。

而從另一個角度,朝廷的官員、尤其是那些科班出身的中低層官員都普遍對大唐宗室心存不滿,這是一群典型的寄生蟲,他們從不為國分憂,整日裡醉生夢死、無所事事,而且拼命榨取財富、兼併土地,對佃農殘酷剝削,蓄奴過萬的親王宗室比比皆是,他們一步步動搖著大唐的國本,整個關中地區的自耕農戶數現已不到貞觀年間的一成,這就是稍有災情,關中地區就會饑民遍野的根本原因。

而無論是崔圓當政還是裴俊掌權,他們對宗室的態度都是以寬容為基調,似乎就是以財富利益來換取大唐宗室對世家朝政的讓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