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二章 亂紛紛 圍城打援(3 / 3)

小說:順明 作者:特別白

“陳新甲,你身為兵部之首,卻遣人私自去韃虜處議和,這是何等的大罪,你知道嗎!?”

陳新甲,兵部尚書,大明的高階文臣,面對皇帝的質問,陳新甲嘴唇抽動了下,卻什麼也沒有說,崇禎也沒有讓他說話的打算,只是繼續冷冰冰的叱責道:

“天下無處不災,民亂不止,都是你等無視國法律條,不知忠君自愛……”

崇禎舉起的手因為憤怒有些顫抖,顯然是激動過度,頓了下喘口氣才怒喝道:

“罷官,著大漢將軍拿擲殿下,下詔獄,好生著實打著問!”

兵部尚書陳新甲知道,自己要是繼續爭辯,甚至說出自己是崇禎皇帝指使默許才去和談,那恐怕滅族之禍頃刻而至,事已至此,還是不爭了吧,站在左右的大漢將軍上前把陳新甲架起,就要拎出朝堂,陳新甲沒有喊冤,也沒有掙扎,就那麼被架起來,轉過去的時候,他嘴唇動了下,也不知道在說些什麼。

架著他的一名大漢將軍聽到了,許多年後才把陳新甲在朝堂上說的這最後一句話複述了出來:

“剛愎無用,大明首禍……”

看著陳新甲當廷被打下詔獄,朝廷上諸位大臣都是心中有數,卻也有不開眼的主動請求,要去抄拿陳新甲的府邸,這一年多的兵部尚書當下來,一定很有油水,不過崇禎皇帝卻乾脆利索的拒絕。

這就是所謂的默契了,如果陳新甲方才在朝堂上說什麼,這次的事情是皇上的意思,恐怕這抄家滅族的事情肯定免不了的,既然他主動幫皇上背了雷,皇上雖然昏聵剛愎,但是總不好牽連他的家小,他這樣咬牙認下,倒保住了家人的富貴平安。

這其中種種內情,首輔周延儒一干人心中都是明白,甚至當初議和的事情,也或多或少的從皇帝那裡知道點口風,不過大家現下都是閉口不言,既然責任已經有人背了,那就不幹自己的事情了,要做的是下去好生壓制一下,免得手下那些御史或者說烏鴉亂叫,要是把皇帝扯進去了,那會牽連到自己身上的。眼下的問題,則是這兵部尚書的位子應該誰來做,這才是接下來的重點。

方才還是正二品的朝中大員,從國朝制度來說,還是朝廷第二號重臣,轉瞬間成了階下之囚,儘管方才人人喊打,可塵埃落定,人人卻有些兔死狐悲的感覺,朝廷上一時間安靜了下來。

內閣大學士,首輔周延儒稍微等待了下,咳嗽了一聲,出列上奏,開口說道:

“陛下,南京兵部尚書八百里快馬急報,說是流賊回革左五營重回潁上,南省兵馬傾力動員,正與賊兵死戰,但賊勢熾大,恐怕官兵不力,皇陵再度有失,特請朝廷派援兵馳援。”

十幾萬革左五營兵馬去河南,張獻忠去往湖廣,南直隸上下本以為事情了結,正要鬆一口氣,誰想到突然又是轉回來,立刻是江南震動,南京鎮守太監那邊還沒有拿個主意出來,在南京城中的大小官員已經是火燒屁股的求援了。

周延儒本就是在南直隸有大批的產業,當然並不是他一人如此,朝中的諸位重臣都是如此,聽到自家基業要被流民侵害,有所損失,而且他們的親朋故舊也多在南省,自然要小心照拂,當即都是打起一百二十分的精神,在朝中拼命的進諫。

重臣們一個個慷慨激昂,大公無私的進諫進兵,大有不出兵,就撞階尸諫的架勢,崇禎皇帝在上面看著大為感動,有這樣的純臣,直臣,朕又有唐宗納諫之明,大明中興那是指日可待。

不過,崇禎皇帝經過方才陳新甲這件事,明顯是有些氣虛,本就是愁眉苦臉,誰想到臣下又說起南省的這些事,現在天下之事千頭萬緒如亂麻一般,偏偏朝廷無論是兵糧銀都不湊手,真是不知道如何是好。

河南那邊一封封的求救摺子過來,言辭懇切,字字泣血,可侯恂卻說倉促間不能動兵,這邊還沒有處理完畢,南邊又是鬧將起來,更不用說那些湖廣、四川、陝西的告急文書了,種種危急情況在腦中糾纏成一團,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崇禎皇帝用手捂住了額頭,實在是頭疼。

朝廷中的諸位,自然知道崇禎皇帝的反應到底是怎麼回事,首輔周延儒也不含糊,又是言辭懇切的補充說道:

“前次督師侯恂那邊上奏說道,說是河南危局,當用魯地兵馬,這南省危局,兩淮所駐紮兵馬也是山東的兵馬,不如也調魯軍前往支援,也可分散他們力量,免得武將在地方上做大!”

至於圍著潁上城的正是淮楊軍參將陳六,這些朝中大臣是不知道的,這等細節,那是小吏操持的細務,不關他們事。

聽到下面的請山東兵馬支援,崇禎皇帝覺得心中一寬,但隨即又是發愁起來,說是調山東兵馬,那裡調的動,崇禎皇帝猛然覺得一陣氣悶,朕是天子,卻連地方上的兵馬都調撥不動,這世道究竟是怎麼了。

崇禎想要張口說話,可此時卻真的不知道說什麼是好了……

以陳六的一萬五千兵馬包圍潁上城,在裡面圈住革左五營的三營兵馬,然後逼迫已經是到了潁州的老回回和改世王兵馬回兵救援,把革左五營兵馬都是聚攏在這小小的潁上之地。

膠州營淮楊軍一萬五千兵對抗將近十幾萬的流賊大軍,南直隸兵馬並不知曉淮楊軍的戰力,必然覺得沒有把握,而南京鎮守太監盧九德率領的六萬官兵正在左近,必然會上前支援堵截。

天下那盤棋因為朱仙鎮的潰敗沒有下成,那南省鳳陽府的這棋局卻還是要下起來,天下愈亂,李孟就一定要自己做些什麼。

既然官兵和流賊並沒有按照自己心意動,那麼山東兵馬自己動,逼迫這個局勢按照自己的需要動起來。

這手段卻也簡單,所謂的圍城打援是也,在現代的時候,出身解放軍的李孟所受到的教育,肯定會有這個圍城打援。

自革命戰爭起至解放戰爭,圍城打援的戰術我軍當真是用得熟練之際,革命史和革命戰爭史料都是提及甚多,李孟這個還是記得熟悉,並且在這局面中也能用上。

憑藉著這工事和淮楊軍的火器精兵,圍住潁上,並且讓對方打不進來不成問題,至於打援,那自然是南京鎮守太監盧九德的任務。

盧九德率領的兵馬若是動,那兩淮的青州軍必然會跟著動,至於跟著打誰,那可是不可言的事情了。

七月底,革左五營老回回和改世王的大部前鋒已經和淮楊軍的小部隊接戰,淮楊軍的軍兵和動員起來的民夫丁壯發瘋一樣的加固工事,挖溝築牆。

山東總兵李孟寫的一封信也是被人送到了南京鎮守太監盧九德的手中,信上寥寥幾字:

“革左流賊,你不打,我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