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一二章 襄城定策 戰後諸事(1 / 2)

小說:順明 作者:特別白

對於當事人來說,帥帳中的對談不過是一天中紛繁的軍民兩項事物中的一項,膠州營主簿袁文宏按照平素的規矩,把這項東西整理了出來。

同樣是按照膠州營的規矩,每天袁文宏寫下的這些東西整理成文之後,都要交到李孟這邊過目,不合適的就要取消,合適的就要發下商議或者是直接定策釋出,這工作實際上很辛苦。

在山東的時候,國公府中有孫傳庭、劉福來這樣的大賢,又有周揚、寧乾貴、顏繼祖這樣的智囊,很多事情都可以分擔,大軍在河南,這些人要操持山東各項事務無法跟來,身邊能說這些民政之策的也就是袁文宏。

這一戰等於是對順的滅國之戰,意義重大,李孟自然要親臨戰場,山東、兩淮、河北幾府,各種的軍民大事都要他決斷。

天下間局勢一步步按照他的計劃發展,將來還有許多事情要謀劃,大明三百年江山,到現在幾乎是支離破碎,一切都要他來從頭做起。真是千頭萬緒,儘管出征在外,可各項戰鬥按照計劃執行。

每天倒是有大半的時間在忙碌不是軍事的問題,只睡三個時辰左右,好在這麼多年的身子打熬,也算是練出來好的身體底子,不至於支撐不住。

可膠州營主簿袁文宏實在是有些支撐不住,這風雅名士可未必都有什麼好身體,跟隨大軍行動本來就是辛苦,還要操持公務,還要熬夜,真是受不了,每日間袁文宏都是雙眼通紅,一幅疲憊模樣。

累歸累,這可是關鍵的時候,眼見著膠州營的局面越來越明朗,像他這種在統帥身邊參贊機要的人,將來榮華富貴不可限量,若是在這個時候掉了鏈子,耽誤了將來,豈不是要後悔的自盡。

久而久之,袁文宏也摸到了點規律,大營夜晚宿營的各項事務確定之後,李孟抽檢巡視幾個營地,就會在帥帳中讀他整理的這些記錄和文書,差不多要有一個時辰左右的時間,這段時間沒什麼人來打攪,他儘管是隨侍帳中,卻一直是安靜的坐在邊上,也很少聞訊他什麼。

趁這個機會盡可能的休息養養精神,等到看完文告後再抖擻精神工作,這也是袁文宏頗有捷才,白日間李孟所說所講,都被他翔實清晰的記錄下來,李孟臨時提問的東西也不多,跟隨這麼久,袁文宏對李孟的一些習慣也是摸透了,一些很讓他疑惑的習慣。

在來膠州營之前,袁文宏原來以為李孟並不識字,這倒也是正常,想要識字,怎麼也要有些家產收入,孩子上學等於是佔用了勞動力,李孟破落軍戶出身,那有什麼受教育的機會,武夫懂得刀槍就可以,根本就不用認字。

但真正加入到這個系統之中,卻發現李孟認字,而且好像是看過很多書的樣子,不過又有一點奇怪處,貌似只能是認正楷,而且要替他加上斷句的符號,句讀認字是啟蒙私塾就要教的東西,大帥看似讀過書,卻不知道這個知識,實在是奇怪。

齊國公李孟很少寫字,一般都是口述記錄,然後閱讀檢查,不過會寫自己的名字,而且頗有筆力,這都是種種不解之處了。

聽聞大帥在年輕時候是痴呆之人,後來被海水淹了一次,這才是突然間變得英武萬分,一步步做到了現在這局面。

更有稀奇的傳聞,說是被海水淹的那次,李孟被海中的真龍附體,這才是有了今天的場面,這是龍體天命啊!

按照袁文宏自己的看法,齊國公李孟的所作所為,各種決策,還有日常的行為,真是那種開國雄主的氣派,自己真的攀附上了一條真龍,至於那些細枝末節,那些小秘密的事情自己還是閉口不言的好,免得招來禍事。

每天晚上在軍帳中,李孟看記錄文書的時候,就是袁文宏打盹的時候,李孟也是心中有數,也讓這位機要休息下。

一封封看過,對於高傑的處置,馬軍的分配,徵西將軍陳六下一步的動向,這都是早就商議定的事情。

看著看著,就看到白日裡所說的那個讓山東轄地和江南的商人在河南買地的計劃,當時不過是覺得亮眼,可現在看,卻越看越有道理,而且可以透過這個計劃,解決許多問題,李孟越看越是激動,興奮的拍了下桌子。

這聲動靜倒是不大,不過那邊正在迷迷糊糊的袁文宏卻是一個激靈,還以為大帥有意相召,連忙站起,拍拍自己的長衫,有些慚愧的道歉說道:

“大帥贖罪,卑職有些迷糊了。”

李孟卻沒有計較這個小節,反正也是每天都發生的事情,連聲的招呼說道:

“袁先生,你來看,白日間你曾經說過的這個,河南荒地眾多,而沿海各省豪富卻有銀錢無地,正好互通有無,我越想越是覺得有理,來來來,咱們商議一下……”

這一天是崇禎十七年的十月初一,這一天在後世上有重重一筆,儘管就在九月底,順軍的主力部隊被殲滅大半,膠州營實際上已經取得了關內的決定性優勢,但這一天晚上卻被更多人認為意義更加重大。

“襄城策”這是每一名研究膠州營歷史的人都不得不提的一個名詞,袁文宏憑藉著這個政策,也為他和他的家人後代掙得了非同一般的榮華富貴。

襄城策的核心沒什麼複雜的,就是讓地方士紳也仿照屯田田莊的架構,購買田地開辦田莊,當然,這樣的架構是沒有護莊隊的。

自從膠州營創立到名揚天下,他的經濟政策就是從商和屯田,這兩項上撈取了大筆的金銀糧草,支撐了膠州營這一支天下強軍,這其中主要依靠從商,設卡收取厘金,販運私鹽還有外洋的貿易,而屯田僅僅是從這上面積攢軍糧和穩定人口,提供兵源。

李孟是朝廷封的國公,是標準大明體系內的軍將,不是那種看見地主士紳就恨不得抽筋扒皮的流民大軍,而且是整個大明,甚至是整個天下最強最大的軍閥,這樣的人物,自然是比順軍要受歡迎的多。

但地主士紳們,始終是對山東抱有一份警惕,因為山東重商,而且屯田田莊在法理上是歸李孟一家所有的土地,很多地主鄉紳的土地都被膠州營巧取豪奪而去,土地是地主們的命根子,而支撐這個天下的骨幹階級就是地主。

除卻山東有很少一部分人是因為膠州營變得豪富,可滿天下的豪商大賈,又有哪個不是大地主,有錢還是要置辦良田才最為保險。

如果自己的田產土地又被李孟奪去的可能,那這是比要命還要嚴重的事情,這也是膠州營在河南暢通無阻,可在其他地方,儘管膠州營軍紀嚴明,大明的軍兵好似匪盜,可地方上的地主鄉紳支援大明的當真不少,總是會給山東設定重重的阻力。

河南究竟戰亂災荒,人口只有原來的三成不到,大批的田地被荒廢,也不知道有多少的無主之地,而中原地方,在太平時節種地可是個好營生,現在山東要把這大批的土地賣給天下間的富豪。

這無疑是釋放出來一個訊號,山東並不想要侵佔你們的土地,給你們購置田地兼併的機會。

既然是荒地,地價肯定不會太高,有膠州營穩定住的局面,這邊的田地肯定是個穩賺不賠的生意,那就是和這些大族豪門表現出膠州營的善意了。

做出這個姿態之後,想必天下間還在觀望風色的人們,肯定會做出抉擇,天下熙熙,皆為利往,有這麼大的利益當前,大家都不是傻子,要是有那腦筋不靈光真是不開眼的,那滅了也就滅了,也是個無所謂的事情。

在沒有李孟的歷史上,闖王李自成節節勝利,真是有所謂奪得天下的氣運,天下間的豪門大族,那些有實力計程車紳,地方上的地主都知道在朝代更替的時候要看風向,下準注,要不然就是粉身碎骨的局面,下對了注就是榮華富貴。

但李自成在天下觀望的時候,頒佈了“永昌詔書”,這個詔書的宣佈等於向期待李自成轉向計程車紳階層發去了一個明顯的訊號,也等於宣佈了大順政權的性質,也是從這份詔書中,士大夫看到李自成不可能和他們合作,雙方除卻毀滅彼此之外,不可能有什麼調和的餘地。

這就讓順政權極為的不穩,遭遇了一片石的失敗之後,看著欣欣向榮的大順政權很快就土崩瓦解,無法維持,在北方几省,甚至有地主士紳殺害順軍地方文武官員而迎接滿清軍隊的情況。

這是反面的例子,相對於這個反面,明太祖朱元璋則是做的完全不同,朱元璋在東南坐大之後,很快就露布以聞,稱紅巾軍為“妖”,把自己化身為地主士紳在元末時代的總代表,藉以取得士紳階層的響應,最後定鼎天下。

一好一壞的例子擺在這邊,李孟自然知道要爭取這些大族豪門的支援,說起來有些諷刺,北直隸、山東、江南這幾個地方,若沒有李孟膠州營武力的庇護,和山東經濟的大爆炸對周圍的帶動,現在這些人又怎麼會有這樣的規模,會有這樣的太平日子。

拋售河南的土地田產是末節,允許其餘地方的地主豪紳來購買,設定屬於他們自己的屯田田莊才是大事。

原本所有人都以為,屯田田莊只能山東自己來設定,所有的土地都是歸屬大帥一人,現在他將這份利益讓了出來,這就是一個表態,說的好聽點是不與民爭利,說的難聽點這就是有財大家發。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