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故地重遊》(1 / 2)

小說:山河無主 作者:黃叄歲

數年不見萬事異,新城一擴再擴,不再受限於城牆中,除面海方面無從下手外,其他方向都已擴充套件,建築已延伸至城外數里,北面因近海和土地微平延伸最多,相連建築已達第四兵團原駐地大門。

第四兵團已撤離,原有的破爛圍欄和密集警示杆牌多已不見,偏偏大門留下,依舊是兩個木架搭一根長竹。

天放亮,張氏叔侄呂梁策馬自門邊草地過,三人都沒有下馬挪竹中,三騎重回主道,路中嬉戲孩童紛紛讓路抬頭望,眼中有羨慕有好奇卻無一害怕。

大門一過,前行數百米一拐賣,一臉沒睡好的張揚來了精神,眼中建築不再全是竹篷草屋木頭房,出現了不少磚石房,最高一棟竟已三層之高,路側還有十幾處宅地在施工。

看著路側房屋都佔地極大,呂梁有點羨慕,張鎮不對比新城,不論位置還是地形都相差極大。新城除北而的峽山軍港,和麵海一帶山多一點高一點,多數都是小山包,利於平整和開闊。張鎮則不一樣,放眼看去都是山,要不是上游多了個大壩,讓河谷一帶有了築房基礎,別說現有的幾十萬人,就連十萬人都沒辦法安置。如今的張鎮像條八爪魚,除了主城區相對集中,其他地方都是沿山溝分佈,延伸範圍足有三十里,向南已連至青環谷,向北已扎進同舟湖,東西方向山太多大密倒沒什麼進度,只有些原駐民錢多沒事幹,作死往山頭上蓋房子,進山回家能累死人。

呂梁不羨慕都不行,新城的宅地一個就頂張鎮的二至三個。新城的宅地,起了房還有極大空餘,還能在開幾地菜地。張鎮就別想了,有塊好地蓋房已是走運了,就別想院子菜地了,除主城區已有的規劃不變,外擴而開的街巷都是房連房,不少人為了省錢,臨近兩家用的還都是同一面牆。

行至內城,張揚途路看到了四處沙場,五個大型磚窯,路上更是斗車來拖車往行人不絕。城門坐騎一交,張峰拒絕了守衛出於好心提議,沒讓人跟著當護衛。

城中人流不多,街頭不見擁擠,巷口不見人潮,閒逛者多是有閒有錢之人,有事要做誰會大早上就在街上溜達。

張峰充當嚮導對兩個後輩說道:“白天城裡就這樣,晚上才會熱鬧。眼下這時間點,也就港口、碼頭、和西門南門的庫區熱鬧點,城裡就銀行和運河人多,其他地方和這沒差,有人的話,不是步履匆匆,就和咱們一樣沒事瞎轉。”

呂梁淡笑:“和鎮上沒差,誰都是為了吃口飯,只有天黑才能停一停,其他時間都在東奔西跑。”

張揚看著街面上成群結隊亂跑的小孩,和不時經過的少年,皺眉道:“這些小孩和少年怎麼四處跑?新城沒了集訓?沒人看管?”

張峰頭一搖:“集訓有,但不像從前了。新城上年統計時已有近五十萬人,外來者佔據多數,拖家帶口的數之不盡,統計的適齡少年就有二萬多,更小的有近五萬。人一多事就亂,新城加了管住這麼多小毛頭,只能半放半訓,把參訓者分成三批,一批早上,一批午間,一下傍晚,訓練內容強度則看天氣。現在天熱,已改成了早上和傍晚二批,我們看到的少年,應屬於晚訓成員。四處跑的小孩則是無大人看管,新城是這樣,鎮上也差不多。”

張揚眼皮一翻,打從看他長大的叔叔張峰便氣笑道:“少打小孩子主意,教書那一套現在行不通,沒必要給他們的父母增加負擔。”

張揚回懟:“我又沒說打小就抓,也沒說要收錢,完全可以又管又教又訓,小時不管管,長大就反天了。”

張峰老臉一笑:“鎮上那套半訓半工在這行不通,新城靠海跑6路的活不多,對運力沒那麼大需求,想半工半訓都沒有機會。”

張揚臉一黑甩頭走開,往前方的包子鋪走去。

呂梁一樂:“就您能懟他,在外面他都是橫著走,說口閉嘴就吹。”

張峰得意難掩笑道:“他從沒穿褲子到現在就一直是我在管,懟到他哭都成。”

前方包子鋪,老闆娘在用油紙裝包子,已句好二份,不料身後話響,張揚笑道:“老闆娘,我剛才說錯了,給我一份就行。”

老闆娘本就黃的臉又黃了些,回過頭無奈道:“將軍,我這小本生意,油紙也要錢呀。”

張揚看向四十來歲的老闆娘驚訝道:“您認得我?”

老闆娘一笑:“認得認得,你以前在城裡駐紮時,我給營中送過幾次東西,要不是你一通折騰,城裡也不會像現在這麼熱鬧。”

張揚言聞非但沒有說三份就三份,反而笑道:“那您還好意思收錢?”

老闆娘也是一樂,搬出某人某天說過的話:“我請客,你買單。”

張揚無語,呂梁走來笑嘻嘻向老闆娘討包子。

城內民宅和幾年前相差無幾,基本沒什麼變化,依舊是本屋土牆瓦房為主,變的是道路和城鎮設施,以前坑坑窪窪或一踩就飆水路面,現已全部硬化,還挖設了排水溝,不用擔心下雨到處潭,到處泥濘的場面再出現。巡邏隊營地原有的小院和住所一掃而空,舊扯上營地依舊,變的是營房建築,一棟棟三層樓房立,一起飛變菸灰滾滾的操場也鋪上了水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