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放心,經費管夠(1 / 2)

根據系統中游標的明亮程度,他清楚地看出了自己目前對這些前置科技的掌握程度。

如果給游標的亮度劃分一個等級,那象徵著氦三聚變的游標亮度已經達到了正常亮度的9o%!

這也符合呂永昌此時的情況。

氦三聚變之所以遲遲沒有上線,最大的阻礙就是原料問題。

只要解決了氦三原料,氦三聚變隨時可以進入應用階段。

拋開氦三聚變科技,亮度排行第二的科技便是生物圈技術。

差不多有5o%的亮度。

這也正常。

畢竟,生物圈二號計劃並不是呂永昌率先提出的想法。

它原本是米國建立的一座微型人工生態迴圈系統。

至於生物圈一號,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

專案的初衷,是為了證明封閉生態系統在外層空間支援和維持人類生命的可行性。

簡單地來說,就是人類能否在地球之外再造一個穩定的封閉生態系統。

這項技術對星際探索有著極大的意義。

無論是恆星際航行的星艦還是外星殖民,人造生態圈技術都是必不可少的前置科技。

米國的生物圈二號專案,佔地1.3萬平方米,大約有八層樓高,建築主體為密封鋼架結構的玻璃建築物。

為了完全模擬地球環境,生物圈二號中模擬了地球上大部分環境,包括沙漠,沼澤,荊棘叢,雨林,熱帶草原,甚至是海洋。

此外,為了更真實地模擬地球生態環境,圈內共引入了約4ooo個物種,其中動物,植物約3ooo種,微生物約1ooo種。

為了確保生物圈二號與外界徹底隔離,幾十年前的米國甚至在整個建築底下澆築了厚達兩米的混凝土!

除此以外,米國的生物圈二號還對所有的門窗都進行了嚴格的密封處理。

這些措施讓生物圈二號的氣密性變得十分高,基本等同於第二個世界。

專案完成後,米國便派了幾名科學家進入其中進行為期數年的科研工作。

按照米國科學家原本的設計,在生物圈二號開始運作之後,它會變成一個單獨的個體,除了能源方面來自於太陽,其餘的一切都將會實現完美的自迴圈。

氧氣和二氧化碳將會在植物的光合作用下形成完美迴圈,科學家的食物則由生物圈二號內部的農作物產生……

一切聽起來都是那麼的美好,如同一個世外桃源一般。

但很遺憾,這一切都是當初米國科學家的幻想。

在生物圈二號啟動之後,第一個出現的問題就是內部氧氣濃度。

土壤中生存的大量微生物導致氧氣含量以每月o.5%的率下降。

至於氧氣大量消耗後產生的二氧化碳,則被地底的混凝土吸收了大部分。

這直接導致了整個迴圈體系的崩塌。

甚至,氧氣濃度的改變還導致了其中生態系統生了不可控的變化。

授粉昆蟲滅絕,螞蟻和蟑螂橫行肆虐,熱帶雨林植物快生長……

就連進入其中的幾名科研人員,也迅變得消瘦無比!

最後的結果,自然是由外界工作人員向其中泵入純氧。

在純氧泵入生物圈二號的那一刻,整個計劃便宣告失敗。

最後,人類第一個人造生態圈專案,成為了一個觀光景點,任何人只需要門票便可進入其中參觀。

想到這邊,呂永昌心底不由深深地嘆了口氣,眼中也出現了幾分複雜的神色。

身為一名科學家,他對於這種情況,感到了深深地惋惜。

……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