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8章 理論突破(1 / 2)

地球歷376o年。

空間裂隙製造技術趨近成熟,存續時間最長可以達到1o分鐘,飛行度也從5ooc延長至6ooc。

1oo光時的殺傷範圍,雖然不算遠,但也足以替代人類文明戰艦上的各種近距離武器了。

至於遠距離的打擊……

葉夫根尼也提出了一項提案。

直接將空間裂隙生成裝置整合進曲率導彈之中,如此一來,人類文明便可以對數百光年外的目標出空間攻擊。

當然,截至目前,這也僅僅只是一個提案。

在沒有掌握更強大的大統一場生成裝置和功率更高的反物質堆前,將空間武器整合進曲率導彈之中依然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標。

葉夫根尼自然清楚這一點。

不死心的他很快便提出了一個替代方案。

製造一批搭載空間武器的一次性小型無人戰艦。

這些小型戰艦的體型並不算大,平均體型在五百米至八百米量級。

根據葉夫根尼的方案,這些小型戰艦內部除了大量的反物質反應堆和一些基礎的功能模組以外,只會搭載一臺空間裂隙製造裝置。

體型雖然偏大了一點,但它們已然可以完成曲率空間導彈的工作——向數百光年之外的目標出空間攻擊。

這種攻擊是一次性的,成本也極其高昂。

但無論如何,人類文明也算是擁有了一點小小的底牌。

另一邊,在大統一場技術獲得小突破之後,威爾遜也成了一個大忙人。

能量武器的威力與大統一場的強度有著很強的關聯性,因此和葉夫根尼相比,此時的威爾遜只會更加忙碌和幸福。

科學院保留節目也因此告一段落,這甚至讓武器研部門的科研人員心中生出了幾分遺憾之情。

……

除了大統一場技術出現了一點小突破以外,對空間武器的研工作也帶動了時空理論的突破。

作為專精於時空理論方向的新生代院士林永年,也在研過程中向呂永昌和方旭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他不僅成功將時空斷層現象納入原有的時空理論體系中,更是大幅填補了原有時空理論的空白。

更為重要的一點。

他透過對空間裂隙現象的研究,提出了幾個更進一步的時空理論相關應用。

【時空阱技術】

這個技術的雛形在恩羅傑特文明決戰的時候就已然出現了。

透過對關鍵時空節點施加刺激,從而引時空海洋的共振,以此來限制對方的曲率引擎和空間武器。

時空理論進一步完善後,林永年現,這種引時空共振的技術對空間武器的干擾作用其實並不算嚴重。

只要空間裂隙的“深度”過一個臨界值,時空共振對其的影響就會趨於平緩。

簡單地來說,在那場決戰中,人類屬於是撞到了狗運。

換做是真正的空間武器,亦或者恩羅傑特文明的能源功率再高上那麼幾倍,人類文明製造的那場粗淺的時空海嘯根本起不上任何作用。

這並不是說時空共振技術無用。

在林永年提出的報告中,基於時空共振效應的【時空阱】,對曲率引擎有著極其強大的限制作用。

只要敵方無法破解【時空阱】的波動規律,它們就無法進入曲率航行狀態。

對於人類文明而言,即便身處【時空阱】,透過特定的演算法,依然可以保證曲率引擎的低功率執行——以低於1c的低光航行。

效果類似於人類文明遠古時期的絆馬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