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大家都罵娘(1 / 2)

小說:漢兒不為奴 作者:傲骨鐵心

知道廣州總督衙門給自己又調來2000多營兵後,江雙喜是喜憂參半。喜得是這2000多營兵能加強增城的守衛力量,憂得卻是來得這些營兵並非廣州府轄的營兵,而是外地州府調來的客兵,這幫人到了增城後一個個都是大爺,哪裡會把他這小小千總放在眼裡。

客兵最壞,可是各地官場公認的。

江雙喜當年領著南海衛降清時,報上去的兵丁名冊足有4000多人,可最後尚可喜只任他做了個增城千總官,連個遊擊、守備都沒給,換其他明軍將領帶著這麼多部下投降,怎麼也能撈個總兵、副將乾乾,怎麼偏到他江雙喜這兒行不通?

更加叫人想不通的是江雙喜對於自己這個增城千總的任命很是歡天喜地,對尚可喜一點怨言也沒有,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實際上,江雙喜報上去的兵丁名冊是有4000多人,可當中能算青壯的不過600多人,其餘都是老弱病殘,一個個跟要飯花子似的,全都是他拿來充數給自己撐門面的。

尚可喜不傻,對於投過來的能打仗的明軍他是舉雙手歡迎,諸如原李成棟手下的明軍。可對於江雙喜手下那幫連老百姓都不如的衛所兵,平南王眼可刁著呢。就江雙喜那600多所謂青壯,一遍遍的過,最終能有百十個能算作兵丁就不錯了。就這實力還想當總兵、副將?沒給他個把總算開恩了!

銀瓶山一戰,江雙喜濫竽充數的1000多增城綠營兵硬叫太平軍俘虜了一半,之後太平軍也看不上這幫俘虜,除了挑了幾十個漁民出身的送到水營,其餘的全送到前山寨種田搞大生產去了。

江雙喜不知道太平軍都看不上自己的手下,他現在真是愁得很。現在他手下就只剩600多人,惠州、叢化等地來的客兵卻有2000多人,客比主強,他這增城千總是一點底氣也拿不出,又如何談得上節制這幫外地大爺?況且那些調來的客兵將領也多是千總銜頭,江雙喜本就管不到人家頭上,人家肯聽你說話都是賣天大面子了。

這他孃的要怪要就怪廣州那邊,兵你們是調來了,可怎麼著也要給老子升官啊,要不然老子拿什麼壓他們?

江雙喜很是埋怨總督府那幫人沒給自己升官,往日的孝敬真是餵了王八了。

……

自打那幫子外地客兵到增城後,倒黴的就不但但是增城百姓和江雙喜了,連帶著增城知縣徐應元也是倒了八輩子血黴,天天躲在縣衙裡罵娘。他沒罵那幫客兵的娘,罵得是江雙喜的娘——要不是你江雙喜無能,把增城綠營葬送了一半,這幫外地大爺能被調來協守嗎,能名正言順的禍害本官,禍害百姓嗎!

徐應元是新安縣人,他是短暫的紹政政權在廣東開的首屆鄉試,也是最後一屆鄉試中的舉人。中舉後,還沒等到紹武政權再開恩試,清軍就佔領了廣州,紹武帝自殺殉國,連帶著這個只佔廣東很小一塊地盤的南明政權倒臺。

皇上死了,朝廷沒了,徐應元這個舉子的身份卻在。清軍不承認紹武皇帝,卻承認在這屆鄉試中舉的舉子身份,所以對這屆的舉子很是安撫拉攏。徐應元本不想降清,但看到周遭一同中舉的同年們都屁顛屁顛到廣州去謀清廷的官,還真有幾個給外放做了知縣的官,甚至還有一個給派到福建當知府,清廷新任的廣州知府也是舉人。這一切讓徐應元眼紅了,十年寒窗苦讀所圖為何?還不是功名利祿四個字!

徐應元主動到廣州的廣東布政使司掛名報到,做了兩年小吏後他被簡放到增城當知縣,也算是“功德圓滿”了。

新這縣和增城縣都屬廣州府,所以徐應元當了增城知縣後對百姓們還算仁厚,官聲也是頗好,看到好端端的來了一幫外地客兵在城中為非作歹,甚至還洗劫了鄉下好幾處村寨,徐應元這心就沉重得很,也氣憤得很,但他除了往廣州府上報增城客兵為禍,卻什麼也做不了。這年頭不是從前以文為貴的時候了,當官的都要捧著手中有刀的丘八,哪裡還可能出現一個知縣就敢綁殺參將的事情。

越是不忍看到增城百姓被客兵禍害,徐應元就越發痛恨無能的江雙喜,罵得也是不顧斯文掃地了。

……

徐應元躲在縣衙裡罵自己的娘,江雙喜卻大度得很,根本不予理會,手下家丁們氣不過要去縣衙找徐應元算賬,他也攔著不讓去,說縣尊身份尊貴,豈是你們這些混賬能凌辱的?

江雙喜如此大度的原因,只因為他每日做的事基本上和徐應元一樣——也是躲在屋中罵娘。

江雙喜不罵徐應元,也不罵外地來的那幫客兵大爺,更不是罵讓他吃了大虧的太平軍,而是罵良字都的馬玉龍——你馬玉龍不派人往廣州報訊,派人往我這跑做什麼!

除了天天罵馬玉龍的娘外,江雙喜能做的就是每日賠著笑臉和那幫客兵將領推牌九、喝酒,花天酒地的供著這幫大爺們,省得這些大爺不高興了再在城中生事,最後黑鍋還得他江千總來背。

剛開始還擔心了幾天,後來遲遲未見太平軍有殺過來的跡象,所以漸漸的江雙喜一顆心就落回了肚中,心道太平軍真要奔增城來,首先得經番禺境內過,如此豈能不驚動廣州,只怕太平軍還未到增城,半路就被廣州清軍給攔了回去。再者自己也不打算招惹他們了,他們總不能還死咬著老子不放吧?

去了心思,江雙喜每日花天酒地好不快活,前些日子消瘦下去的肥肉又慢慢長了出來。

……

增城縣原屬漢代南海郡,因南海郡原轄6縣新設一縣增多一城故曰“增城”。宋代改為番禺縣管,洪武以後,因廣州府城由番禺、南海兩縣分管,所以重新設立增城縣。

增城縣治就設在烏火鎮,此鎮原屬萬曆年間設立的東莞守禦千戶所,與香山縣、番禺縣、新安縣接壤,是個名副其實的四通八達之地,離太平軍控制區只七八十里遠。(作者注:明末廣州府縣與現在的廣東縣市有很大不同,讀者閱讀可能會有地理混亂之嫌,本書廣東地理按廣東承宣布政使司所轄為準,如有失誤,在所難免,如不影響整體大局,還請讀者勿較。)

周士相於軍帥府定下攻打增城後,次日,他即率邵九公的親兵營、邵成國的騎營前往步軍左營駐地,同時傳令良字鄉的步軍右營做好增援準備,齊豪的炮營選些輕便銅炮和虎蹲炮也前往步軍左營駐地待命。趙四海的輜重營接到命令後也迅速從龍眼鄉進駐良字鄉,待步軍左營出發後便向增城挺進。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