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2章 金陵(三)

小說:漢兒不為奴 作者:傲骨鐵心

“百姓皆閉門,敢出者殺!”

“江寧已變南京,可復漢家衣冠!”

“大明太平軍軍紀嚴明,於百姓秋毫無犯,各家自安,勿用驚慌!”

“……”

評事街,十幾個江寧府的衙役畏畏縮縮的在幾個太平軍士兵的監押下一邊沿街叫喊,一邊將寫有順字的白紙貼在那些門牆之上已畫紅圈的人家。得了順字的人家,稍後還會有兵丁入戶清查,不過和白日的混亂相比,這些入戶兵丁並不窮兇極惡,只例行公事般驗看人丁數目,如若無誤便行退出,並無勒索搶劫之舉。

有膽大百姓趴牆上偷看,發現沿街走動的太平軍看到街邊乞丐、孤寡,也不上前驅趕殺害,而是隨手從懷中抓起一把銅錢擲於他們。身上帶有吃的也會拿出一些給予這些無家可歸之人。

從酉時至卯時天亮,整整一夜,太平軍都在內城清查清軍殘兵,搜捕滿漢旗人。畫紅圈、貼順字只為避免牽連無辜漢人。在肅清殘敵的過程中,除了滿漢旗人和少數被誤殺的平民外,太平軍直接殺害的南京百姓並不多。然而,太平軍沒有殺人,城內卻有許多忠於清朝的官紳及其家人、士子、百姓選擇為大清殉節自殺。

帶血的遺書、遺折彼彼皆是,比之十六年前大清兵至時要悽慘許多。莫湖愁那裡,僅是投湖為大清殉節的文人就有十數位,其中不乏所取功名為明朝的。又有做滿人包衣奴的,領著全家老小懸樑上吊,妻子不肯帶著孩兒死,便活活掐死他們,只為來世再為主子奴。

天亮後,周士相頒下命令,命在內城集中捕殺旗人,有擒、殺旗人者,賞銀五兩。內城膽大漢人都起來搜捕追殺旗人,有不少大戶人家有下人外出密報,其主人於府上私藏旗人和清官。於是新一輪搜捕開始,一日下來,抄家滅門者不下數十家,搜得旗人九百多、官員清兵千餘,盡皆殺之,隨後暴屍於市,以示教訓。此舉令得那些和滿清勾結計程車紳再也不敢私藏滿漢旗人,反而領了家奴將昔日巴結恭敬的物件一陣痛打,或趕出府,或直接捆綁送交太平軍。而對這些士紳,太平軍只一個要求,凡所送之人皆由其打死,是謂士紳誅韃,人人見血。

江寧織造局為明時設立,負責為宮廷採購所需織品,一直以內廷提督織造太監主管。弘光年南京陷落,江寧織造局為清廷所有,順治十年以前一直由戶部主理,不過之後卻由內廷十三衙門每年派人赴江寧打理。

今年派到江寧來的太監叫胡文慶,此人崇禎年間曾為都知監少監,不過因為得罪了大襠王承恩被髮往鳳陽皇陵守墓。崇禎十七年清軍打入北京城,胡文慶昔年宮中好友吳良輔得了小皇帝信用,又將他從鳳陽弄回了北京。順治十一年,吳良輔向皇帝進言重開內廷十三衙門,胡文慶便成了大清朝首任尚衣監丞。

今年年初,因為覺得江寧織造油水不少,於是胡文慶特意請好友吳良輔幫忙,到江寧來任一年織造太監。不想,這才幹了不到半年就遇上了海匪圍城,把胡文慶魂都險些嚇飛掉。結果剛脫了大難,驚魂還未定呢,南京竟然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叫明軍給破了!

外面亂成一團,聽說總督大人他們都叫明軍一鍋端了,外城、內城都落入了明軍之手,眼下明軍正在大肆捕殺大清官兵。胡文慶知道事不可為,織造局的人也跑光了,空蕩蕩的衙門就他一個人呆坐在那,看著很是孤苦零丁。

許久,聽到外面有喊殺聲和腳步聲傳來,胡文慶身子微一哆嗦,拿起桌上的一隻瓷瓶開啟了封口,“咕嘟”一聲全倒進了嘴中。

……

“不死於賊,必死於法!”

江寧右佈政馬國榮決意留下遺書後自殺殉國,可惜當官太久,長年由幕僚代筆,八股文功夫大為減退,半個時辰還未寫得幾行遺書,太平軍已經殺到。

馬國榮倉促派跟隨自己多年老僕將遺書帶出城,設法送回京城,那樣他死後也會極其哀榮。然而老僕前腳剛出,後腳又兜了回來,說外面都是大兵,根本就出不去。

馬國榮感到絕望,他想了想,將遺書從老僕那裡取回,貼身藏了,然後打發老僕讓他自尋生路。稍後,走到後堂,尋了一塊受賄得來的金餅,咬牙吞下了肚中。

都道吞金者死,但讓馬國榮措手不及的是,金餅下了喉嚨後,除了胃中難受,疼得他滿地打滾,卻是怎麼也沒死成。強忍痛苦,他蹣跚爬上桌子,將數尺白綾系在房梁,踮腳抬脖便要將自己給套了。可似乎白綾系得有點高了,他怎麼也不能把白綾兜過下巴套上脖子。

馬國榮急了,難道求死都不得嗎!

忍著肚中疼痛,他從桌上慢慢爬下,想要尋只錦凳拿去墊腳,可凳子才拿到手上,大門就被重重踹開,十來個拿銃拿矛的明軍衝了進來。

“總頭,是個大官呢!”

見馬國榮身上是清廷三品官的補子,一個原綠營出身的太平軍士兵頓時撲向馬國榮。

“狗賊!”

馬國榮怒不可遏,想將手中錦凳砸向那兵,不想肚中卻是劇痛難忍,不由低呼一聲扔掉錦凳抱著肚子在地上打滾。

見狀,那太平軍總旗立時明白這清朝的官怕是服了什麼毒藥,本欲讓他在這等死,可有一兵卻嘟囔道莫不是吞了金。

聞言,那總旗眼前一亮,提刀上前踩住馬國榮,命手下將他按住,使之不能動彈。一刀剖去,血腥味沖鼻而來,直疼得那馬國榮死去活來,身子也動不了,有一聲沒一聲的在那低聲呻吟。

拿刀攪了片刻,那總旗感到刀尖有硬物,也不嫌惡心,探手去摸,果真摸出一塊金餅,不由大喜,呼喝著帶著手下揚長而去,只留下正三品的大清佈政要員馬國榮大人在那不甘等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