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5章 魏蜀吳

小說:漢兒不為奴 作者:傲骨鐵心

直接接觸李國英肯定不行,方獻亭在客棧中想了半天,認為還是從李國英的部將王進寶身上做文章。

王進寶這人年輕時精於騎射,後隨陝甘總督孟喬芳討平河西回民起義,被授為守備,隸屬於甘肅總兵張勇麾下。順治十一年的時候,張勇隨洪承疇南征,王進寶便也跟著他一塊到了湖南。

前年清廷組織三路大軍入西南時,王進寶率部進軍十萬谿,親自率軍攀崖直上,搗毀明軍營寨,擊潰李定國部下將領羅大順,因功升為經略右標中營遊擊。張勇隨羅託入廣西時,王進寶回鎮甘肅,改任提督左營參將,一直在李國英麾下效命,這讓他避免了在廣西戰死或隨張勇降太平軍的命運。

李國英對王進寶十分賞識,當日他從西安城中逃走時,要四川提督王之鼎和延綏總兵韓應琦留守,卻讓王進寶隨他一起走,由此可見在李國英心目中,王進寶絕對要比王之鼎和韓應琦的價值更大。

李國英對王進寶恩重,方獻亭卻要從王進寶身上做文章,這自然不是憑空想象,而是有幾分把握的,一來是因為王進寶在甘肅的家人現在就在吳軍手上,二來則是他手中有一封王進寶好友孫思克寫的信。

透過兩天的打探,方獻亭得知王進寶駐防在十二連城的子母城,於是他便讓隨從持了王母的一件信物和孫思克的信去見王進寶。王進寶見到母親貼身之物和好友的書信後,在營中猶豫許久,終是偷偷離開子母城來到了潼關。

見到方獻亭後,王進寶開門見山:“你是吳三桂的人?”

方獻亭笑著點了點頭。

王進寶又問:“先生貴姓?”

方獻亭道:“免貴姓方。”

“原來是方獻亭先生,久仰!”

王進寶僵硬的抱了抱拳,顯然對於方獻亭,他是持有戒心的。方獻亭見狀不以為意,只在那輕笑一聲。

王進寶自己搬了個凳子坐下,他乃行伍之人,性格直爽,不好那些虛虛彎子,便直接問道:“不知方先生持家母之物找在下所為何事?”

方獻亭不答反問:“孫思克將軍給王將軍的信,將軍是否看了?”

王進寶微一沉吟,輕一點頭,然後道:“總督大人對我恩重,我無意反他,你回去吧。”

方獻亭搖搖頭:“非也,方某來此並非是要勸王將軍棄暗投明,而只是請將軍幫忙見一見李國英。”

王進寶怔了一下:“只為見總督大人?”

“正是!”方獻亭很肯定的點了點頭。

“先生要勸降總督大人?”王進寶有些驚訝。

方獻亭也瞞他,坦言此來潼關正是奉了遼王之命,來說服李國英投明的。

王進寶未加思索,便道:“若是這個目的,在下勸你還是回去吧,總督大人是不會背棄大清的。”

“不試怎知?”方獻亭笑了起來,“西安將軍蘇拜乃正宗滿州人,不也降了我家王爺。你那好友孫思克也是漢軍旗出身,不同樣也歸了我家王爺?”

“這……”

王進寶一時語滯。

方獻亭趁機勸道:“王將軍,方某對你明言一句,如今這天下大勢已不在清朝,而在明朝。你乃大好漢家兒郎,又何必為虎作倀,執意替滿州異族效命呢?”

“總督大人待我畢竟恩重,我怎忍心反他?”父母家人在對方手中,王進寶又是個孝子,怎可能真的不顧父母死活,只是他卻也不願就此叛了李國英,這讓他良心不安。

方獻亭道:“我不是要將軍反,而是請將軍幫忙,讓李國英主動歸降。”

“我方才便說了,總督大人是不可能歸降你家王爺的。”

王進寶對這一點有很清楚的認知,他不認為方獻亭的勸說會有效果,弄不好,總督大人甚至會命人直接將方獻亭處斬,以向清廷證明他的忠心。

方獻亭卻執意要見一見李國英,見對方定要如此,王進寶便也不再多言,答應帶他去見李國英。

……

方獻亭隨王進寶去找李國英時,李國英正與欽差內大臣遏必隆在飲酒。

從山西過來的遏必隆來到潼關後,見潼關守衛秩序井然,糧草週轉也十分便當,一顆不安之心便放了下來。信王多尼病重,早在月前就回了北京,平郡王羅可鐸也被聖旨召回,遏必隆未來潼關之前,實際上主持潼關防務的就是李國英。只是李國英並不能指揮得動那些隨多尼從貴陽逃回來的滿蒙大兵,所以他在潼關的日子並不好受。遏必隆的到來,固然剝奪了李國英的指揮權,但卻讓李國英肩上的擔子為之一輕,也讓他一直懸著的一顆心為之放了下來。欽差內大臣的身份足以讓那些滿蒙大兵為之攝服。

遏必隆平日倒不喝酒,但今日李國英相邀,加上對李國英觀感不錯,便難得破了例。席上也無他人陪客,只這他二人。李國英親自為遏必隆斟酒,然後向他敬酒。二人你來我往便喝了幾杯,話也多起來,難免就說到了揚州之戰和朝廷調關外八旗入關的事。

不知是因為酒多緣故,還是確有感觸,遏必隆不經意提到當今皇上比之太祖太宗要差上許多。李國英酒清醒著呢,哪敢接這話,當下岔開話題,為遏必隆又倒滿,說起了潼關眼下面臨的幾個難事。

遏必隆握著酒杯道:“朝廷正在整頓禁旅八旗,不日便有援軍到來。麻勒吉去過西安了,據他說吳三桂空擁十萬精銳,卻不敢揮師來攻,顯然這賊子也是打得坐山觀虎鬥的念頭。”

李國英聽後,冷笑一聲:“吳三桂有此念頭,那賊秀才何嘗沒有,便是咱大清,怕也有此唸吧?”

遏必隆放下酒杯:“眼下形勢雖對我大清不利,不過對賊秀才和吳三桂也不是好事。一個坐擁精兵,一個坐擁錢糧財賦,偏各保一個皇帝,難成一股力量,假以時日,這二人後力便都不濟。而我大清卻上下一心,這局面如你們漢人史書那個三國一般,我大清是魏,吳三桂是蜀,賊秀才是吳,最後得天下的卻是魏。”

遏必隆不愧是內大臣,對漢人典故甚是精通。李國英聽他這麼一說,也覺甚對,正要附和幾句,門房來報,說是王進寶求見。

“他不在子母城待著,到關城來做什麼?”

李國英甚是奇怪,但未多想,揮手讓門房要王進寶稍待,待他和欽差大臣宴後再召見。遏必隆不知王進寶是誰,隨口問了下,李國英忙將此人來歷說了。一聽是個猛將,遏必隆便要見上一見。李國英自是不敢拒絕,忙要人將王進寶直接領過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