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1章 一劍無血

小說:漢兒不為奴 作者:傲骨鐵心

投齊王?

鄭鳴俊和鄭纘緒心中一動,這倒不失是個好去處。去年北伐失敗後,那齊王可是解救了上萬鄭軍將士及其家眷,連餘新和甘輝都留在太平軍中,可見齊王待人頗為寬容。眼下浙江已盡被齊王掌控,福建也只福州一處未下,料想將來,這閩地必然為齊王所有。那時,就算鄭襲和鄭經分出勝負,也不得不面臨齊王的兵鋒。

鄭鳴俊想到大哥在時,之所以竭力支援鄭經對抗鄭襲,不從那齊王調停,為的就是想趁太平軍暫時無力顧及金廈,搶先解決鄭襲,整合金廈水陸二師與齊王談判,以保證鄭家實力和利益不因森藩主去世而變動。便是如此,大哥鄭泰也從來沒有想過主動和齊王對抗,甚至都在秘密準備攻打東番之事,可見大哥心中對齊王和太平軍是畏懼的,否則也不會安排東番這個退路。現在大哥被鄭經所殺,他和侄兒纘緒肯定不被鄭經所容,去日本是能保下性命,但這殺兄殺父大仇恐怕今生無報。於其在日本苟延殘喘,倒不如投了那齊王,請齊王大軍為他叔侄報此大仇。

念及於此,鄭鳴俊倒是願意去投齊王,鄭纘緒卻突然問那馮錫範為何要救他叔侄。馮錫範說道他素來敬重建平侯,不忍建平侯被鄭經殺害,這才斗膽來救,只是可惜終還是未能救下建平侯。馮錫範所說是真是假,鄭鳴俊和鄭纘緒無法分辨,但事實的確是他叔侄二人是馮錫範所救,不論馮錫範救人是出於何種目的,他叔侄終是欠了馮錫範的救命大恩。

“你為何要讓我們去投齊王,莫非你已投效齊王?”鄭纘緒忍不住問道。

聽了侄兒所問,鄭鳴俊不由看向馮錫範。馮錫範微微一笑,也不瞞他叔侄,直言道:“不錯,我確是已投效齊王。”

見馮錫範承認下來,鄭纘緒心中瞭然,暗道馮錫範救他叔侄二人,恐怕多半也和其人早投齊王有關。

鄭鳴俊微一沉吟,道:“馮賢侄,明人不說暗話,你勸我叔侄去投齊王,怕是齊王有藉助我叔侄之心吧,否則,你怎能冒此奇險。”

鄭泰雖死,可金廈水師大半將領都是鄭泰的親信,所以鄭泰雖然死了,但鄭鳴俊和鄭纘緒對於金廈水師卻還是有很大的影響力,並非再無價值。馮錫範冒奇險來救他叔侄,又早早投效了齊王,還勸了叔侄去投齊王,鄭鳴俊自然認為是那齊王想借助他叔侄分裂金廈水師,削弱鄭經的實力。

然而此事鄭鳴俊卻是想錯了,周士相的確早早就在金廈佈下棋子,或以朝廷大義相召,或以金錢美人相誘,暗中收買拉攏了一批鄭軍中低階將領。這件事早在去年鄭森北伐失敗回到金廈後就已著手行動,那批不願留在太平軍回到金廈的鄭軍士卒中,就至少有數十人已被軍情司招募。只不過這些人因為地位較低,回到金廈後只能暗自潛伏,無法發揮太大的作用。另一方面因為鄭森尚在,名義上他也向南都表示臣服,故而軍情司也不好在金廈太過活躍,除了拉攏了一些低階將領,對鄭軍高層的布眼幾乎是一張白紙,這導致鄭森死後,周士相難以透過鄭軍高層影響金廈局面。

馮錫範的父親馮澄世是金廈的一個大人物,其卻是個小人物,周士相對於他的認知,只以為和那日後的天地會陳總舵主一樣,都是江湖上的好手。這兩人因為一部小說名聲很大,不過名聲越大,周士相越是不敢招攬。現實中的陳永華是鄭經的老師,現在更是鄭經的軍師參軍,鄭泰一死,陳永華可以說是鄭經手下第一人。這等人物,想要讓他改變立場,背叛鄭經顯然不可能。而馮錫範,軍情司報上來的情報顯示他只是一個公子哥,連官職都沒有,毫無拉攏價值。加上其父是馮澄世,故而當時軍情司給出不可接觸的結論,因為弄得不好,很可能會使馮澄世發覺太平軍在金廈的活動,萬一馮澄世向尚在的鄭森稟報,很可能會讓軍情司的努力付諸東流。

然而讓周士相沒有想到的是,他沒有去拉攏馮錫範,馮錫範卻不知如何發現的軍情司在金廈的活動人員,主動向他們表達了願為齊王效命的意思。訊息送到張安手中,張安有些驚喜,因為他知道大帥不止一次提及過馮錫範的名字,還說此人厲害,一劍無血。可據張安得到的訊息,那馮錫範雖練了一些拳腳,但只是軍中常見的功夫,可不是什麼武林高手,這和大帥掛在嘴邊的馮錫範形象大大不合。

一劍是不是真的無血,張安也不可能真去求證,他按程式將馮錫範投靠一事報到了周士相那裡。然而按照周士相的吩咐和馮錫範牽上了線,將他招募進軍情司,但是不給其安排任何事務,算是個潛藏的棋子。鄭經和鄭襲開戰後,軍情司的主要任務就是剌探雙方軍情,判斷他們的實力,為日後太平軍攻打金廈提供可靠情報。這一切都和馮錫範沒有關係,反而因為其父馮澄世的緣故,馮錫範被鄭經提拔為侍衛。當張安知道這一訊息後,忙命人帶話給馮錫範,讓他在鄭經身邊隱藏下去,千萬不能暴露。張安意識到,隨著馮錫範地位的提高,這顆棋子或許在將來某一天會發揮意想不到的作用。

張安用心是好的,馮錫範雖被鄭經看重提為侍衛,可畢竟只是個侍衛,沒有軍權在手,現在就讓他暴露出來,能發揮的價值不大。等到馮錫範真正有了權勢之後,他的反戈才有殺傷力。只是張安沒有想到,馮錫範卻是一個不甘沉寂,或者說不甘心聽人擺佈的人,又或者說他是一個有著自己抱負和野心的人。

馮錫範在鄭森在時就搭上太平軍這根線,只因為他看出鄭家已經走上末日,隨著太平軍的不斷勝利與壯大,這天下未來肯定是屬於太平軍的,而不是鄭家。他的父親馮澄世雖是鄭森委任的工官,可畢竟是明臣,故他從小也是以明臣自居,他從來不認為自己是鄭家的家臣。他年輕,有抱負,他不甘心隨著鄭家沉淪下去,因此他選擇投靠如日中天的周士相,以便將來能夠有所作為。但軍情司卻從來不給他任何事做,就好像他不存在似的,這讓他非常不滿。他明白自己想要進入周士相的視線,得到這位操控天子的齊王殿下重視,就必須做事,做一些讓齊王刮目相看的大事。

離間建平侯鄭泰和鄭經的關係,是馮錫範為自己定下的大事。他在外人眼裡只是工官馮澄世的兒子,是一個公子哥,可沒有人知道他馮錫範卻有一個連他父親都不知道的本事,那就是能模仿他所見過的任何一個人的筆跡。

在馮錫範的安排下,鄭經得到了鄭泰寫給周士相的“親筆信”,然後果如馮錫範料想那般,陳永華和洪旭這兩個在金廈並無根基的新晉之人鼓動鄭經先下手為強,除掉鄭泰,將金廈的軍政徹底掌控在手。

馮錫範對人心猜測得很準,鄭經連父命都收違抗,為了保命,為了地位,他什麼都能做得出,他從來不是一個甘心被他人制挾的人物。從一開始,馮錫範就相信鄭經不可能甘心被鄭泰掌握大權,哪怕他現在不殺鄭泰,解決掉鄭襲後,他也會馬上動手。鄭經起了殺心,馮錫範偽造的那封信只是讓這個殺心提前變成現實。剛剛打贏海戰的鄭泰被騙到了興化,如馮錫範盼望的那般被鄭經所殺。

這,只是馮錫範的第一步,單是用計讓鄭經除掉鄭泰,只不過是個開始。鄭泰的死固然會讓鄭經在金廈失去人心,但短時間內卻不足以成為其致命一擊,只會影響其軍心而矣。真正能讓鄭經完蛋的是眾叛親離,鄭鳴俊和鄭纘緒無疑是完成這個計劃的最大幫手。

救這叔侄倆,原本就是馮錫範計劃裡的關鍵所在。他想透過一己之力,替齊王解決鄭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