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6章 誰是漢奸

小說:漢兒不為奴 作者:傲骨鐵心

趙良棟的辮子是在甘肅絞斷的,當時他是陝甘綠營響應吳三桂反清的第一人。

趙良棟的反正在當時極大影響了陝甘綠營,甚至於後來反正的漢軍參領孫思克也是在聽聞趙良棟反正後,才最終決定“棄清從明”。

趙良棟反正之後,吳三桂立即授予他寧夏總兵官一職,後在年初又升任其為陝西提督,將五千多陝西綠營的精銳盡付交於他指揮。

吳三桂這麼信重趙良棟的原因除了他知道此人是個難得將材外,最主要的便是洪承疇生前極力向他推薦趙良棟。說陝甘有二傑,分別是張勇和趙良棟。這二傑,但得一人,便可盡得陝甘精兵。若二傑皆得,則無疑是龍虎相助,爭奪天下有望。

以洪承疇的閱歷和眼光,吳三桂自是不會懷疑他對張勇和趙良棟的評價。只是,可惜的是,張勇在隨羅託增援線國安的廣西之役中兵敗歸降了太平軍。得知這個訊息時,洪承疇尚在,當時就露出了遺憾的表情。吳三桂也很惋惜,不過和張勇齊名的趙良棟能夠主動來歸,還是讓他喜出望外。二傑不能全得,得一人也可。

趙良棟也沒有辜負洪承疇對他的高度評價,也沒有讓吳三桂失望。在追隨郭壯圖攻入河南後,趙良棟部屢立戰功,攻克府縣數處,收編招降河南綠營三千餘,一直作為前鋒衝殺在前。更於首攻開封時配合孫思克部陣斬駙馬石琳,又險些第一個攀城攻入開封。雖最終開封沒能奪下,但趙良棟的表現無疑得到了吳三桂和手下大將的肯定。所以知道趙良棟也和蘇拜一樣反了自己後,吳三桂久久不敢相信。

王屏藩也不願相信趙良棟會是個背信棄義之徒,但事實就是事實,哪怕從前所有人都說趙良棟為人忠義無雙,是個不畏權貴,為人耿直的好漢。事實證明,從前他們都看錯了趙良棟。

一句“腦袋上的辮子雖不在,可心中的辮子卻在!”,說的是那麼的豪邁,也是那麼的激昂,聽到這話的滿州將領們對趙良棟都是刮目相看。

趕到的安珠瑚更是連連點頭:腦袋上的辮子可以沒有,但心中的辮子一定要有!

趙良棟自己都有些感慨,因為他覺得這句話完美的詮釋了他的所作所為。

因為他趙良棟絕對不是小人,更不是狗賊!

他的忠義是烙在骨子裡的!

他不是在背叛誰,而是在履行自己忠義使命——從軍的第一天,趙良棟就是大清的兵。

大清,是他唯一效忠的物件,也是大清,給了他現在的一切。如果不是大清,他趙良棟不過是陝西的窮漢子,哪裡會成為帶兵的官。即便吳三桂這麼信重他,讓他做陝西提督,可歸根結底不還是大清給的嗎?如果不是大清,他趙良棟又怎會從一眾窮軍漢中脫穎而出,有今日的造化。

是,他當初是得罪過滿州將領,導致到手的貴州提督泡了湯;他是和同僚不對付,以致被一個無名之輩排擠,一氣之下棄官回鄉。但這些事情從來就沒有讓趙良棟對大清失望,乃至絕望,生出厭惡之情。

沒有人比趙良棟更瞭解自己,忠義二字是他做人的底線。

矛盾的是,以忠義為做人底線的趙良棟卻成了陝甘第一個響應吳三桂的將領。他違背了做人底線,背叛了他發誓效忠的大清。

這就如做了窯姐還要立牌坊一樣,可趙良棟卻不這麼認為,他響應吳三桂只是單純的為報恩,報洪承疇的恩。

大清給了他從伍的機會,真正讓他揚名立萬的機會卻是洪承疇給的。如果不是洪承疇將他調到湖南,他趙良棟或許這輩子也只是個小小遊擊,哪裡會在西南之役那麼威風。

不過現在洪承疇已經死了,趙良棟不認為自己欠吳三桂的,所以他沒有理由繼續替吳三桂賣命。只是,他卻也沒有馬上反叛,重投大清的“懷抱”,因為他雖然知道自己內心深處是忠於大清的,可他畢竟造了大清的反,故而他擔心大清不會理解他,不會再接納他。

並且,他一心忠誠的大清似乎形勢越來越壞,他不想賣命的吳三桂勢頭卻越來越好。

為人耿直,不意味著趙良棟為人單板迂腐。

在這種矛盾心態下,趙良棟違心的在吳軍之中效命。但他卻收到了清朝河南巡撫賈漢復的招攬信,趙良棟“不為所動”,因為他不可能自己往火坑跳。

沒想到的是,正旦之後,吳軍的軍事行動接連不順,更被鰲拜指揮的清軍伏擊,折損近兩萬人。雖然吳三桂聞訊之後從潼關親自趕來指揮,並且重新組織進攻,趙良棟卻老是眼皮子跳,擔心吳軍還會吃敗仗,甚至有可能被清軍徹底擊敗。

白天的大戰,最終的結果讓趙良棟既高興又恐懼。

高興的是大清還有救,恐懼的卻是大清真有救的話,恐怕他趙良棟的腦袋就要不保。

這時,一個從包圍圈逃出來的軍官卻為趙良棟帶來了鰲拜的親筆信。

得到鰲拜的保證後,趙良棟咬牙做出了決定。

事情進展之順,讓趙良棟鬆了口氣,現在只要把前面擋著的王屏藩解決掉,他在大清那邊就算真正洗涮了自己“投賊”的罪過了。

“王屏藩,你有什麼資格罵我!你殺的漢人難道比我還要少嗎!要說背叛,也是你們關寧軍先背叛的明朝!”

趙良棟冷冷的看著王屏藩,目光中滿是鄙夷。說他趙良棟是背信棄義小人,那他王屏藩更不是什麼好東西。當年一片石大戰,可是吳三桂引來的大清兵。而他王屏藩更是比他早兩年替大清征戰,死在他刀下的明軍和百姓絕不會比死在他趙良棟刀下的少!

王屏藩的身子顫了一下,沉默在那,突然,他用勁叫喊道:“趙良棟!我王屏藩當年是做過漢奸,是替韃子賣過命,是殺過很多明軍和百姓,可不論我曾經做過多少錯事,我王屏藩現在都是抗清的英雄!哪怕我死了,也是殺韃的好漢!對得起祖宗!……而你趙良棟,卻永遠是個漢奸,辱沒祖宗的漢奸,你終會像狗一樣死去!”

趙良棟笑了起來,將他的大刀揚起:“我會不會像條狗死去,不勞你王屏藩操心。你還是想想自己吧,馬上,你就會像條狗一樣死去!”

王屏藩沒有再回話,而是將佩刀抽了出來。他的部下們也拿起手中的武器。

廢話不必再說,刀槍見真章。

“殺!”

趙良棟猛勒馬肚,戰馬像離弦箭般衝了上去。

明定武三年四月二十七日,大將王屏藩戰死於三官廟鎮,時年39歲。定武六年追封忠勇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