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6章 吳三桂不過一個阿哈

小說:漢兒不為奴 作者:傲骨鐵心

河南戰報是八百里加急送來的,六天前,鰲拜率領清軍主力在開封西南的宣武衛一帶和吳軍大將郭壯圖展開了激戰。此戰,最終以郭壯圖失利,大將王屏藩戰死,吳軍死傷超過四萬人落幕。

放下戰報,周士相有點神傷。雖然吳三桂的反清並非其本心,而是迫於形勢,有極大投機成份在內,但不可否認的是,關寧軍已經代替太平軍成為了抗清主力。昔年那些追隨吳三桂替清廷為虎作倀的將領們,此時也成了反清英雄。他們的戰死,多少帶有悲劇英雄的色彩。也許,死在清軍的刀下,也是他們對前半生罪孽的一種贖罪表現吧。

某些方面,太平軍和關寧軍極其相似,其成員大部分都是原先的清軍。所以在道德層面上,太平軍並不比關寧軍高多少。不同的是,太平軍從建立之初起,就始終戰鬥在對清戰爭的第一線,是屍山血海中殺出來的漢人武裝力量。而關寧軍,卻是在清廷已經虛弱後才投機反正,重新打起復明旗幟。

僅這一點,關寧軍是遠不如太平軍的。但不管怎麼說,太平軍也好,關寧軍也好,現在都是反清的漢人力量,並且關寧軍頂在了抗清戰事的第一線,代替了從前太平軍扮演的主力角色。而周士相作為太平軍的主帥,作為一直以滅韃為己任自居的反清英雄,卻在背後拖關寧軍的後腿,間接幫助滿清,無論如何都是不光彩,令人詬病的。

所以得知王屏藩等吳軍將領戰死後,周士相多少有些愧疚和神傷。他覺得哪怕將來這些人會和自己為敵,但那是將來的事。現在,這些人是在和清軍戰鬥,是反清的一員,自己暗中做的那些事,總是對不住他們的。

宣武之戰的詳細經過也由河南軍情司人員稟報了上來,大量吳軍高階將領的陣亡讓周士相唏噓,但其中兩條卻讓他很是震驚。

一就是太平軍曾在揚州大戰中使用過的“沒良心炮”的製作方法不知怎的落到了鰲拜手中,清軍幾次戰鬥中都曾出現“沒良心炮”的身影,令得吳軍傷亡慘重。二就是在陝西向吳三桂投降的趙良棟等人再次降清。

“沒良心炮”是軍械局按照周士相給的圖紙研製出來的,並且在揚州大戰第一次使用,也正是“沒良心”的出現,才令太平軍最終贏得戰爭的勝利。因此,可以排除“沒良心”的洩露是在揚州之戰前,那麼結合清軍已經在對關寧軍的戰鬥中大規模使用“沒良心炮”來看,可以肯定清軍量造“沒良心炮”是在過年前後,而得到“沒良心”的圖紙則應在之前一兩個月。

“有關沒良心洩密之事,你讓軍情司馬上查。重點是軍械局,讓程漢斌那邊也馬上排察可疑人物,務必將這個洩密的內賊給我揪出來。”

周士相不惱清軍學會“沒良心炮”的製作方法,畢竟“沒良心炮”的設計極其簡單,甚至都沒有什麼“科技”因素,但殺傷力卻極其強大,吃了大虧的清軍遲早也會掌握“沒良心炮”的製作方法,畢竟現在的清軍不是兩百年後的清軍,他們還是很擅長學習新的戰法和運用新的武器的。

周士相痛恨的是自己的手下有人和清廷暗中勾結,洩露軍事情報。

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

就如那些參與暴亂的江南士紳和舉家北逃,組建什麼“還鄉團”的地主,這些人眼裡根本就沒有民族大義,有的只有自家利益。為了所謂計程車紳特權,他們能夠剃髮易服。同樣,為了士紳特權,他們也暗中支援反清復明。現在,為了失去的特權,他們又將已經絞斷的辮子再次接上。反覆無常,只為私利,這便是所謂統治基礎計程車紳面目。

軍械局成立後,相關人員都是由程漢斌招募,因為程漢斌本身就是儒生的緣故,這當中肯定會進來一批和江南士紳有千絲萬綏聯絡的讀書人。太平軍在江南大力打擊士紳階層,難說會不會打擊到軍械局中人的利益。

不過現在還不能確切認定是軍械局中的人洩密,還是太平軍中洩的密,所以周士相只要軍情司和軍械局大使程漢斌暗中徹查,不要大張旗鼓,以免引得人心浮動。

趙良棟這個人,周士相是很耳熟的。當初他還曾特意問過張勇,趙良棟是不是個大鬍子,結果把張勇搞得莫名其妙。聽說趙良棟投降了吳三桂後,周士相和當初聽聞張勇投降了太平軍後的吳三桂一樣,也都是遺憾的。只是他卻怎麼也想不明白,為何已經反正了的趙良棟還會再次掉過頭去替滿州韃子效命。

當日,趙良棟和王屏藩在軍前有過一番對話,不過河南軍情司的人員在清軍和吳軍中的地位都比較低,不可能連這兩人說過什麼都打探得出來。他們只知道,趙良棟引滿州兵包圍了王屏藩部,王屏藩寧死不降,最後殺身成仁,成為關寧軍反正以來陣亡的最高將領。

除了趙良棟,臨陣再次降清的吳軍將領還有不少,如李如碧、王會等人。他們中有的是關寧軍將領,有的卻是在西南降清的原大西軍和明軍。

最先倒戈的蘇拜原先就是滿清的西安將軍,正宗的旗人,他的背叛也許吳三桂想不明白,可是周士相卻能理解。

“吳三桂從一開始就錯了。”

周士相對徐應元說了這麼一句,後者聽得糊塗,不明白吳三桂何以從一開始就錯了。單從戰略上看,吳三桂由滇入黔,再出川入陝,取潼關,進中原,趁著太平軍和滿清主力在江北打生打死之際,一下就盡取西北,兵進中原,可謂是步步搶先,如果不是大帥幾方動作,開封只怕早就失守了,何以就錯了呢?

“我說的錯,不是吳三桂的部署錯了,而是他用人錯了。”

周士相負手走到窗前,外面是猶如飛雪的楊絮。偶有楊絮飄到臉上,讓人十分的難受。周士相心頭暗罵了蔣國柱一句,因為蔣國柱上任江寧巡撫後,就大力在江南各地廣種楊樹,結果楊樹長成之後,每年花期就楊絮漫天飛舞,煩不勝煩。

“吳三桂是個梟雄,不過骨子裡卻還是個奴才。”

輕輕吹掉落在手上的楊絮後,周士相冷笑一聲,續道:“吳三桂起兵反清,其部下本就心存猶疑,拿下西安後,若我是吳三桂,那滿城的兩萬多韃子正好拿來做手下們的投名狀。人人沾血,無有後路,才能隨他一路向前。他倒好,不僅沒有處置這些韃子,反而將投降的滿兵繼續交給蘇拜統帶。哼,他以為他這麼大度,如此仁義對待滿州人,滿州人就一定會感他的恩,日後打到北京,滿人的抵抗也能少一些。

算盤打的是不錯,可吳三桂卻沒想過,他若能一路高奏凱歌還罷了,稍有挫折,這些滿兵還能甘心替他賣命嗎?……不要忘了,在這些滿兵眼裡,吳三桂縱是貴為平西王,也不過是個奴才……噢,對了,差點忘了,滿人眼裡,我們漢人可是連奴才也不如的。真要說的話,這吳三桂在滿人眼裡,也就是個阿哈,一個帶兵打仗的阿哈而矣。主子們憑什麼要替一個阿哈賣命?”

“吳三桂善待滿州人,弊大於利啊。不要說那幫昔日的滿州主子不會真心實意替他賣命,就是他手下的那些將領們,也會存有朝秦暮楚之心。嫡系的還好說,非嫡系的,只怕一個個都有觀望之意。如趙良棟這種人,若是當日吳三桂驅使他們屠了西安滿城,你以為他還會再次降清嗎?”

徐應元想了想,道:“卑職聽說當日西安是滿兵主動投降的。”

“難道因為敵人主動投降,就要放過他們,善待他們嗎?”周士相白了一眼徐應元,“韃子進了我家,殺了我父母妻兒,我起來反抗,韃子打不過求饒,你說我是饒他們還是不饒?”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