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人吃魚肉魚食人(三)

青平縣的老少爺兒們最會享受,上午幹完活,賺上那麼幾個三瓜兩棗,下午就就奔蓬萊仙泡堂子,那身上泡得個通紅,穿好衣裳奔二樓休息休息,醒來去三樓聽幾段兒書,在蓬萊仙吃點夜宵,事後回家睡覺,嘿,一天就這麼過去了,這日子,神仙來了都不換。

說季大鬍子領著師徒二人去蓬萊仙洗了個頭澡,何為“頭澡”,澡堂子早上剛換的水,您頭一個下去洗了管叫作“頭澡”。

把身上泡舒服嘍,接過夥計扔來的毛巾,擦乾穿上衣服奔二樓,在二樓找了一個靠角落的暖炕,往上一坐,再伸個懶腰,那舒服勁兒,就甭提了。

季大鬍子招呼來夥計,叫他去樓下早點鋪買幾籠包子,幾根油條,三碗豆漿,再來三碗餛飩,餛飩裡面多放辣油。

夥計聽完應了一聲便走了,不大一時,手裡提著一大堆早點回來了,把桌子擺了個滿滿當當。

三人泡個澡確實也餓了,看著桌上的餛飩包子……也顧不上說話了,肚子要緊,田二爺會吃,把油條放進豆漿裡泡上一泡,吃到嘴裡那叫一個得勁兒,這叫“油條蘸豆漿,怎麼吃怎麼香。”

吃飽喝足,季大鬍子也不著急說正事,說什麼要睡個回籠覺,他都不著急,師徒二人更不著急,往暖炕上一躺,不大一時便與周公相會去了,瞧瞧,多會享受,天掉下來了不著急,有個兒高的先盯著,睡醒了再說。

醒來時已到飯點,季大鬍子大手一揮,要帶師徒二人下館子,三人穿好衣服,出了澡堂。

蓬萊仙對面有一家川菜館,八十來平的一個門面房,大廳有十來張散座,還有兩個小包間,夫妻倆經營,都是正兒八經的四川人,夫妻倆分工明確,老闆娘負責前廳,老闆則是負責後廚,老闆手藝好,炒得一手好川菜,菜香味兒能傳出去五條街,沒少吸引來食客。

當下正值飯點,大廳都坐滿了,三人也是來的趕巧兒,剛好就剩一個包間。

落了座,點了菜,老闆娘又端來一盤瓜子,就出去忙活去了,三人嗑著瓜子聊著天,就等著上菜了。

約莫半個鐘頭,菜都上齊了,全是正宗的川菜,像什麼夫妻肺片、辣子雞丁、毛血旺、魚香茄子、乾燒黃魚、麻婆豆腐,就這幾道菜,每道菜都可謂集齊了“色、香、味、形。”看得人口水直流,入口那叫一個爽。

季大鬍子一口魚肉下肚,忍不住讚道“嘖嘖嘖!真是絕了,那啥,老田啊,你快嚐嚐這魚肉。”

不等田二爺說話,周小義說道“季隊長啊,你有所不知,我師父他不吃魚。”

季大鬍子滿臉疑惑地看向田二爺,問道“怎麼滴?”

田二爺苦笑一聲“沒那口福……”

原來小時候田二爺吃魚被魚刺卡過,灌了好幾天醋才出來,差點要了命,正所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打那以後,甭管多好的魚,燒得再怎麼好吃,田二爺是一口不吃。

季大鬍子聞言,道了一聲“原來如此。”

趁著吃飯的功夫,田二爺就問起了這樁案子,對季大鬍子說知不知道來報案的人家的住處。

季大鬍子回答說都記下來了,不過那些人家都不住城裡,全是鄉下人家。

田二爺聽罷點了點頭,就打算吃過飯後去走訪走訪。

酒足飯飽,季大鬍子叫來老闆娘要結賬,期間誇讚這魚燒得不錯。

老闆娘一臉謙虛地回答說“這位巡警老爺,您過獎了,我家那哈巴兒手藝也就一般,關鍵是這魚好,這魚吶!是人大塘莊的。”

這老闆娘口中的“大塘莊”,其實就是南城外的一個村子,關於這個村子,咱可得給您交代清楚嘍!

出了南城沿著官道有個五六里地,有處村莊,叫大塘莊,村子不大,幾十戶人家的樣子,您可別小看這個村,這大塘莊乃是青平縣周邊最有錢的一個村子了。

大塘莊家家戶戶都是養魚的,據說每家每戶都有一套養魚的配方,人家養出來的魚是又大又肥,吃起來鮮嫩爽口,大清早起來去魚塘裡面把魚打撈起來裝好,再挑去城裡,都不用吆喝叫賣,城裡人一看是大塘莊的魚,都搶著買,去晚了買不著,而大塘莊家家戶戶都是靠著賣魚的跡。

早個幾十年,大塘莊的人家不賣魚,都是莊稼人,人家這地土地肥沃,種什麼有什麼。

村中有座祠堂,裡面供奉的是一尊泥胎塑身的龍王爺,民間傳說龍王爺掌管興雲降雨,為了秋後能有個好收成,祠堂裡龍王爺的香火就一直沒斷過。

有一年老天爺的臉色也是鬼催的,一年到頭裡沒下過一滴雨,莊稼地裡刨不出食,餓死的人那真是太多。

大塘莊皆是如此,種子下地不見出來,為此每家每戶天天去祠堂拜龍王爺,祈求來場大雨,幾月下來,依舊大旱,這時候人們就開始懷疑龍王爺他老人家是不是不靈了,該拜也拜了,該求也求了,既然不靈驗,那還供著你幹嘛,也就打哪起,村中龍王爺的香火就斷了。

頭年大旱,第二年就大雨,說來真是怪事兒,別的地方都晴空萬里,就大塘莊這地兒,天上總有一片的雲群,黑壓壓的壓得人喘不過氣,大雨一年到頭都沒斷過,村裡有的人迷信,說怕是惹怒了龍王爺,頭上那片烏雲,正是龍王爺所變的。

還真有人信,人們紛紛跪在地上祈求龍王爺大慈悲,別再懲罰我們了。結果一點屁用沒有,那片烏雲依舊盤旋在上空,大雨如泉水一般嘩嘩直往下流。

村裡有個叫候國清的小夥子,別人都對著那片烏雲又叩又拜,他就不信這個邪,一把大火將龍王爺的祠堂燒了個乾淨,他自己都沒想到,這一把火下去,那片烏雲也隨之散了。

也不知是福是禍,當下也顧不上了,不下雨那是最好,趁著這個當口,趕緊種地吧,一年大旱,一年暴雨,再好的土地也被糟踐了,種子播下去不見得能長得出來,收成也是一年比一年差,眼看都要活不下去了,候國清站了出來,對人們說當下這種情況就別指望種地了。

莊稼地不種地能幹嘛?人候國清有辦法,說挖魚塘養魚。

人們聞言嗤之以鼻,上嘴唇碰下嘴唇——說得倒是容易,你候國清吃魚倒是在行,養魚?你有那本事嗎?

候國清這提議人們都當他是放屁,沒一個人聽得進去。

候國清本身也是頭倔牛,當村里人都還守著莊稼地刨食時,他自顧自的在後山腰處挖起了魚塘。

一個人前前後後、沒日沒夜忙活了大半年,挖出了小半畝地的這麼一個魚塘,東拼西湊借來一筆錢,去城裡買回來幾筐魚苗。

候國清以前沒養過魚,他以為把魚放進魚塘裡面就會自己長大,也不給魚兒們吃的,沒過多久,餓死了一大堆,這可把他心疼壞了,不過他也並沒有因此氣餒,反而更加堅定了養魚的信念,於是接下來四處奔波,向那些養魚的人請教方法,期間花了不少錢財。

從那些那些養魚大戶的口中得知,原來人家都有一套專門養魚的配方,飼料怎麼配,需要摻雜些什麼,這裡面都有講兒。

話都給說到這份上了,能不能領會就得看你候國清了。

候國清回來連祖宅都賣了,在山腰處蓋了一間木屋,心裡想得開,不成功便成仁。又買回來一堆魚飼料,至於他怎麼調配不在話下,終是功夫不負有心人,也該他財,最後還真讓他調配出來一套獨家配方,養出來的魚是一條比一條大,一條比一條肥,至那以後了跡,在村前買了許多地開鑿魚塘,生意好得不得了,賺的錢多得數不勝數。

當初不信他的人們此刻全都信了,於是家家戶戶也不種地了,種地最多能解決個溫飽,真想財,還得學人候國清,於是都挖魚塘幹起了養魚這行當。

候國清倒不計前嫌,手把手的教人們怎麼配魚料、怎麼養魚,在候國清的帶領下,整個大塘莊的人家手頭上也都慢慢富裕了起來,以前家家住的都是瓦房,現在都蓋起了院落,放眼整個青平縣,也就數大塘莊這個村子最有錢。

喜歡民間奇案之鬼怪雜談請大家收藏民間奇案之鬼怪雜談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