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燃燒的翅膀(1 / 5)

想學不給機會,回國又不甘心,這滋味別提讓人多憋屈了,早在熊克武到達日本之前,就發生了自費生包圍和衝擊中國駐日使館的事件。

熊克武的運氣還不錯,當他來到日本時,已經有了新的選擇,那就是加入日本私立軍校——東斌學堂。不過在留日學生特別是自費生中,已經悄然形成了一股憤怒和失望的情緒,而矛頭所向,赫然正是當初將他們送出國的那些拖著“馬尾辮”的高官。

事實表明,當時的中國政府選定日本為留學目的地,是完全打錯了算盤,因為盯住這批留學生的,還有在國內尚無立足之地的革命黨人。

革命思潮很快在留日學生中得以蔓延,大家都變得不安分起來。某日,熊克武聽到了一個令他激動不已的訊息:革命黨領袖孫中山到了東京。

太好了。熊克武到處打聽,找到了孫中山的臨時住所。

1905年7月25日,這是熊克武永遠難以忘記的一天。這一天,他見到了自己的偶像。

孫中山一見面就問他:“熊君在此學什麼?”

得知熊克武在學習軍事,孫中山又問:“為什麼要學習軍事,你認為學來有什麼用?”

熊的回答幾乎脫口而出:“當然是為了富國強兵。”

這是標準答案。很多留日學生儘管在潛意識裡早已離經叛道,但他們能用來答題的還是出國前記住的答案。

得換換名堂了,要不然革命黨到東京來幹什麼?

孫中山斬釘截鐵地說:“熊君錯了!”

這位未來的國父侃侃而談:“當前國勢如此微弱,並非僅僅因為軍事不如列強,不如的地方多了去了,那麼根本到底在哪呢,就在於清廷腐敗。”

“試想,有這樣一個無能政府在那裡,它會用你嗎?退一步說,就算它會用你,也來不及了——等你好不容易學成回國,國家已經亡了。”

對熊克武來說,這絕非空洞縹緲的大道理,而是觸目可及的殘酷現實:從先前國內政府對待他們這些自費生的態度來看,一腔熱血換來的極可能是報國無門。

曾經的躊躇滿志,變成了眼前的一片茫然,我們的前途到底在哪裡?

孫中山把自己的答案告訴了他,那實際上也是革命黨的基本綱領——“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

有一種獨特的體驗,叫做醍醐灌頂。就在這一刻,它屬於熊克武。

此後的一切均順理成章。1905年8月19日,熊克武加入了同盟會。履行完宣誓儀式,孫中山把他帶到隔壁:“祝賀你,自今天起,你就不是清人了。”

加入同盟會的川籍留日學生共有數十人,其中熊克武還參與了同盟會總部的機要工作。在他所要掌握的聯絡暗號中,被清晰地打上了民族革命的印記——

問:你是哪裡人?答:漢人。

問:持何物?答:中國物。

問:做何事?答:天下事。

一把火剛剛點起,迎面卻澆來一盆冷水。

革命黨人口誅筆伐的“腐敗清廷”可不是木頭,東京的熱鬧景象引來的是惶恐和吃驚:我們要培養的是接班人,可不是掘墓人。

趕快動用外交牌,讓作為東道主的日本人好好管管。

此時日俄戰爭剛剛結束,日本要拓展自己在東三省的勢力,就不能置中方的要求於不顧。1905年11月,日本文部省頒佈新規則,其中一條,就是不論你進入公立還是私立學校,一律都得由駐日公使出具擔保。

留給自費生學軍事的唯一一條路也被堵死了。這些新規則毫不意外地引起了強烈反彈,在同盟會的領導下,東京的中國留學生舉行了罷課抗議,一部分人決定直接罷課回國,其中最有名的是“鑑湖女俠”秋瑾,熊克武也名列其中。

這些回國的留學生,大部分都是自費生。原因不言自明,公費生有擔保有前途,“又吃紂王口糧,又說紂王無道”的人雖有,但總比不上自費生多。

熊克武他們回國,可不是坐在家裡歇著,有的是要興辦學堂,比如秋瑾,有的是要發展武裝,比如熊克武,而他們的最終目標都是為了發動起義,政府即將為自己的連續失策付出代價。

同盟會總部認為,長江流域是軍事上的必爭之地,四川因位居長江上游,要第一個拿下來。

四川起義的任務就此落到了川籍的熊克武等人身上。

革命黨人都是由學堂裡讀書的白面書生演化而來,要發動起義,他們首先想到的是必須尋找同盟者,這些同盟者要天不怕地不怕,敢造反能造反。恰好巴蜀盆地最不缺的就是此類好漢,這就是哥老會,當地稱為袍哥。

早年的黑社會除了吃飽飯外,還有政治上的理想追求,比如袍哥就是如此。這個秘密組織創立於明末清初,其宗旨是“反清復明”,兩百多年過去,甚至連他們自己對辮子之類都習以為常了,但卻從未放棄當初的誓願。

革命黨要“驅逐韃虜”,袍哥要“反清復明”,大家在這一點上結成了同志。在熊克武回國之前,袍哥中的舵把子佘英已受到革命黨的格外關注。

舵把子相當於黑社會大哥。佘英高大魁梧,義薄雲天,在袍哥會黨中擁有極大的號召力。更為難得的是,他還憂國憂民,對私下流傳的“禁書”《革命軍》和《警世鐘》一見傾心,曾在群眾中廣為宣講。據說當他在市井演講時,“聽者如堵”,沒有不為之感動的。

佘英是瀘州當地人,他找了個辦法。

瀘州有端午節賽龍舟的風俗,節日期間,到處人山人海,周圍趕來看熱鬧的外地人多不勝數,幾千人填進來不算什麼。

這個辦法不錯,缺點是時間太緊,端午節轉眼就要到了,武器和人員卻還來不及準備。

順著日曆再往後翻,大家都把視線聚焦在一個新的時間點上:1907年11月14日,農曆十月初九。

當天是慈禧太后的壽辰,和其他地方一樣,瀘州方面自然也要跟著拍馬屁,忙前忙後,粉飾太平。假如在這一天起義,準保能打官府一個措手不及。

那就把日子定下來。

計劃不錯,可惜趕不上變化,首先是武器準備上出了問題。手工製造炸彈不是一般的diy,過程非常之危險,熊克武等人在試製炸彈時,中途發生爆炸,不僅傷了自己人,還驚動了官府。

瀘州的最高軍政長官是知州楊兆龍,爆炸案雖然並非發生在他的轄區內,但仍給他敲響了警鐘,接下來發生的一件事,則更令他如臨大敵。

瀘州城內外突然出現了許多陌生人,把大大小小的客棧旅店都擠得滿滿的。這些人當然都是趕來參加起義的外地會黨,他們的身份都改換成了客商,可問題是賽龍舟早就過了,也沒有其他趕集什麼的,這種反常情況不能不讓人猜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