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潛龍出海 第一百八十七章 牛刀殺雞(1 / 2)

小說:大明官途 作者:高月

高麗王宮,不!應該是朝鮮王宮,朝鮮國國王李成桂焦躁不安地在宮殿內來回踱步,心中煩亂不堪,他已經得到了安邊城被明軍攻佔的訊息,摩天嶺的要道也被明軍截斷,形勢陡然間逆轉了,糧食送不去前線,這對李必的大軍意味著什麼?軍旅出生的李成桂如何不知道形勢的嚴峻。

坦率地說,李成桂的心中有些後悔了,他萬萬沒有想到朱元璋竟然真的下決心出兵,這是他的判斷失誤,他不知道此刻北元分裂,韃靼和瓦剌都尚未形成對大明的威脅,明朝的北方局勢得以緩解,這就是朱元璋能夠對高麗動兵的客官條件,可惜李成桂並不知道。

後悔是一回事,箭已射出,他收不回來了,現在要緊的不僅是如何保住他派去北方的八萬軍隊,更重要是李成桂擔心大明不肯承認他取代高麗,從而推翻他的王位。

李成桂眉頭皺成一團,他坐下來,片刻又站起來,無論如何也平靜不下來,這時,一名侍衛來報,工部侍郎裴克廉求見,裴克廉就在上次勸阻李成桂失敗後,李成桂不滿他,將他降職為工部侍郎。

李成桂嘆了一口氣便道:“讓他進來吧!”

他知道裴克廉來的目地,事到如今,他也只能耐心聽聽他的主意了,很快,裴克廉被侍衛領進了宮中,他躬身施禮道:“臣參見大王。”

裴克廉也是忠心擁護李成桂取代高麗的重臣,如果不是因為他上次苦勸李成桂不要毀約,他現在應該更被李成桂重用,朝鮮國面臨的危機裴克廉也看得很清楚,如果李成桂再不彌補請罪,明朝一定會借這次機會廢了他,但話不能明著說,裴克廉便含蓄地說道:“大王,眼前的形勢對我們極為不利,高麗王長久疏於戰備,使我們的武器裝備要大大弱於明朝,軍隊也只要二十萬,這場大戰,我們必輸無疑,臣擔心的是大王,大王剛剛即位,若李必軍在北方被明軍殲滅,國民對大王怎麼想,還有明帝對大王取代高麗的態度也不明確,大王請三思啊?”

李成桂瞥了他一眼,緩緩問道:“那你有什麼好的建議?”

裴克廉見大王服軟了,他精神一振,連忙道:“我們畢竟是明朝的屬國,就算明帝出兵,也是老子教訓兒子,這和對北元完全不同,我想大王只要派人去大明請罪,再把責任推給高麗舊王,明帝應該會原諒大王的。”

李成桂半晌沉思不語,就在這時,幾名侍衛狂奔而來,萬分驚恐地稟報道:“大王,京外海面上出現上百艘大明戰船,請大王定奪。”

李成桂大吃一驚,他也顧不得和裴克廉說什麼,立刻驅車趕往海邊,開京城距海邊約三十餘里,但道路平坦,一條筆直的大道直通碼頭,僅一個時辰,李成桂便趕到了海邊。

他跳下馬車,頓時驚呆了,只見海面上五六里外,一百餘艘大明戰船密密麻麻排列著,其中一艘巨大無比的戰船儼如山一般矗立在海面上,戰船上皆站滿了軍隊。

這是李維正和朱植聯名向朱元璋上的一份奏摺,請求山東水師出兵開城施壓,朱元璋得知解縉被扣,不由勃然大怒,當即批准了他們的奏摺,命蓬萊水師及威海衛出兵,威壓開京。

李成桂呆呆地望著戰船上黑洞洞的大炮,最後他長嘆一聲,回頭對裴克廉道:“好吧!就煩勞你再去一趟大明,再帶我子芳遠一起去,算是留給大明做人質。”

……

開京的貴賓館裡,解縉已經被軟禁了一個多月,除了知道高麗已被李成桂取代外,其他任何外界的訊息他都不知道了,不過他卻不擔心,他知道皇上派他出使的真實用意是先禮後兵,既然高麗不知趣,那這場戰爭便不可避免了,這一個多月,沒有人來打擾他,他只當是閉門讀書,日子倒也過得平靜而充實。

這天上午,解縉正在房中讀書,忽然一名隨從慌慌張張跑來稟報,“大人,出事了。”

“什麼事這麼慌張?”解縉放下書,有些不悅地問道。

“外面來了幾千名全副武裝計程車兵,把我們的住處團團包圍起來了。”

解縉一驚,難道是李成桂要對自己下毒手了嗎?不可能,要對自己下手,一杯毒酒足矣,沒必要興師動眾,他想了想便問道:“那些士兵是面朝府內,還是面朝外?”

“他是面朝外。”

解縉不由撫掌大笑起來,“好個李維正,動作竟這麼迅速,讓我佩服啊!”

他站起身道:“替我更衣吧!李成桂馬上就要來了。”

他話音剛落,外面便隱隱傳來了高呼聲:“大王駕到!”

解縉剛穿上大明官服,只見無數侍衛湧了進來,一名高麗官員急道:“我家大王來了,請上使去大堂相見。”

“我知道了。”解縉整理了一下官服,便邁步向大堂而去。

一進大堂,李成桂便滿臉歉意地上前向他拱手施禮,“這一個多月,我為國內事情忙碌,無暇顧及上使,怠慢你了。”

翻譯準確地給解縉表達了李成桂的歉意,解縉笑了笑,便回禮道:“我知道大王剛剛登基,萬機待理,我個人沒有什麼不滿,但我大明的事情卻被大王壓了一個多月,這可不是簡單地說聲道歉就可以算了,該怎麼辦,大王自己考慮吧!”

“我知道是我們誤了國事。”李成桂無比誠懇地解釋道:“我本人的意見是接受大明皇帝交涉,遵守耽羅島的約定,無奈許多高麗舊臣卻不肯,為此我和他們爆發了激烈的衝突,正是這件事直接導致我取代了高麗,請上使諒解。”

解縉聽完他極為牽強的解釋,不由暗暗冷笑一聲,李成桂登基已經快一個月了,現在才跑來說是高麗舊臣反對,這豈不滑稽之極,他也沒有揭穿,只淡淡道:“以前事情我可以不追問,就當什麼事情也沒有發生過,我只想問大王以後想怎麼辦?”

“為了表達我的城意,我會派裴侍中和我的第五子李芳遠隨上使前往大明遞交朝鮮國書,至於北邊的土地,我會無條件歸還大明,請上使隨我進宮,我們這就立即簽署正式協議。”

李成桂急不可耐地想歸還北方土地,他是希望讓大明使者能及時告之明軍戰爭結束了,從而使他的八萬軍隊能順利撤回,他卻不知道,他北方的如意算盤已經落空了。

……

從黎明開始,天空便陰沉沉的,烏雲低垂,肅殺的冷風從遙遠的北方席捲而來,森林邊緣的大樹上,最後幾片樹葉也終於被扯走了,在黃草嶺以北,一片一望無際的曠野上出現了一支疾速行走的軍隊,這支軍隊約有五萬人,延綿數里,軍隊以衛為軍團,騎兵、步兵、火器兵有序地排列著,他們盔甲明亮,目光冰冷,在隊伍的中間還夾雜著託運火炮的挽馬。

在隊伍前面,李維正目光冷漠地望著遠方的山嶺,他在四天前得到了陳萬里的快報,伏擊高麗軍成功,他知道戰機已經來臨了,立即下令軍隊渡江,只一夜間五萬大軍便渡過了圖們江,向高麗軍大營推進,此刻斥候探到的訊息是高麗軍主力也南撤了,他們沒有走安邊,而是繞道東南方向,翻越黃草嶺進入熙州,那邊路途遙遠且道路坎坷,尤其翻越黃草嶺遠遠沒有翻越摩天嶺那麼容易,但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進入熙州,他們就有了充足的糧食供給,同時,鴨綠江邊的另外三萬軍也可以前來和他們匯合。

為了截住高麗主力,李維正率大軍幾乎是和高麗軍賽跑,他走弓弦,高麗軍走弓背,前方已經是黃草嶺了,眼前的這片曠野就是兩軍的匯合之處,他派出的先頭部隊既然沒有回信,就說明高麗軍還在自己的後面,李維正縱馬衝上了一座土坡,他用千里眼向東北方眺望,遠方是一望無際的森林,一條大河從森林裡穿出,流水細小,大片河床裸露著,這條河就是高麗軍南下的唯一通道,這時,他忽然看見一隊騎兵正向這邊疾速奔來,這是他派出的斥候回來了。

李維正立刻一擺手令道:“大軍止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