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潛龍出海 第二百一十六章 視察臺灣(下)(1 / 2)

小說:大明官途 作者:高月

臺灣島原名小琉球島,李維正東征日本回來後,便以防倭為藉口,派出三千士兵佔領了這座被大明遺棄了的富饒的寶島,並將它改名臺灣島,李維正當然是看中了臺灣島極為重要的戰略地位,同時他也害怕日本搶先佔領檯灣,畢竟大明朝廷已經放棄了臺灣,即使被日本佔領,大明朝廷也不會放在心上,事實上,一百多年後大明朝廷和荷蘭人達成的協議就是允許荷蘭人佔領臺灣島,而不允許荷蘭人染指澎湖列島,明朝只承認澎湖列島是大明的土地。

所以李維正必須要趕在日本人和荷蘭人之前搶先佔領檯灣,讓臺灣成為他的軍事和後勤基地,按照李維正的計劃,臺灣並不建什麼工廠,工廠都設在遼東,臺灣的作用是軍事基地和糧食基地,臺灣能一年三熟,完全可以成為遼東軍糧基地,在和蒙古朵顏部達成協議後,李維正說運日本米和朵顏部換馬,實際上他打的主意是用臺灣米和蒙古人換馬。

經過兩年的經營,李維正在臺灣島上的駐軍由最初的三千人已經增加到一萬人,一半是高麗僱傭軍,一半是遼東軍,每年換防一次,每次撤換五千軍,兩年時間,他們在臺灣島上和當地的居民一起,已經開墾了近三千頃土地,每年三熟,每次能產糧四十萬石以上,從今年夏天開始,臺灣便已經和高麗一樣,成為了遼東主要的糧食基地。

幾年前李維正打倭寇放過了臺灣漁民後,經過幾年的發展,臺灣島上的漁民已經到了兩萬人,不僅僅是島上漁民生育後代,更重要是臺灣上島有漢人漁民的訊息在幾年前便傳遍了福建沿海,開始有人嚮往臺灣,數以千計忘不了大海的原漁民們開始偷偷造船下海,攜家帶口逃離了福建,幾年時間裡,從福建各地逃來了一千多戶人家,五六千人,他們就和早先逃來的漁民一樣,開始下海捕魚,和走私者換取生活物資,過著沒有官府束縛的生活。

而洪武二十五年十一月,隨著第一支李維正派來的軍隊在臺灣駐紮,二萬多漁民便開始了一種新的生活,他們編造了戶籍,搖身一變都成為了遼東人,軍隊並沒有徵他們的賦稅,更沒有欺壓他們,只是重新規劃了他們的生活,將他們集中在三個地方居住,成立了平安、臺北、臺南三個縣,讓他們在捕魚之餘也和軍隊一起屯田,換取糧食和他們需要的日常用品。

同樣,軍隊也建立了三個千戶所,臺北千戶所,臺南千戶和平安千戶所。

儘管臺灣主要以屯田為主,但李維正還是在平安縣建造一家造船廠,這是臺灣島唯一的工業,建造船的目的很簡單,臺灣四面臨海,向遼東運輸米糧,加強與琉球島的聯絡,甚至當大量移民願意來臺灣的時候,也就不用再從遼東調船了。

當平安造船廠的第一艘三桅福船下海時,便成了臺灣軍民為之歡慶的一件大事,此事更是驚動了遼東,數月後,也就是洪武二十五年十月下旬,李維正龐大的混合艦隊抵達了臺灣平安港。

由於臺灣沒有設衛,平安、臺北、臺南三個千戶所各自負責自己的轄區,平安千戶所約四千人,是三個千戶所中最大的一個,千戶叫曹安國,原是旅順衛的一名百戶,參加過東征日本的戰役,積功升為千戶,當遼東艦隊抵達臺北千戶時,修建在沿海的烽火臺便點燃了,三柱紅煙直衝天空,這就表示遼東來人了,所以早在三天前曹安國便做好了迎接準備。

“千戶將軍,來了!遼東船隊來了!”一大早,一名哨臺眺望兵便衝進軍營稟報。

曹安國正在軍營吃早飯,聞訊立刻丟下碗跑向碼頭,平安港是利用一彎天然良港築成,水深港闊,可停泊百艘海船,平安千戶的軍營就位於港區,離碼頭僅兩百餘步。

今天的天氣極好,海上風平浪靜,萬里無雲,曹安國率領幾名副千戶和一群百戶軍官在碼頭上等了兩刻鐘,終於看見了遠方海面上出現了數十隻小黑點,很快,一支龐大的船隊出現在他們眼前,在碼頭上等待的人群立刻歡呼起來,曹安國立刻乘坐平安船廠建造的第一艘戰船前去迎接。

寶船船頭,李維正也正拿一隻小巧的千里眼向碼頭這邊眺望,在離碼頭還有約五里時,他看見了一艘戰船向這邊駛來,他立刻回頭令道:“船隊減速停船!”

最前面的寶船緩緩減速了,最後停泊在海面上,寶船周圍的三艘護衛戰船立刻呈品字型迎了上去,片刻,一艘船引著平安港駛出的戰船靠上前來。

李維正早就看到了這艘全新的戰船,他知道,這就是平安船廠造出的第一艘戰船了,從外觀上看,造得十分結實,做工精良,這也和臺灣的木質有關,臺灣島位於熱帶,木質細密,適合造深海大船。

這時,幾十名士兵領著曹安國上了寶船,曹安國快走幾步,半跪在李維正面前,大聲稟報道:“平安千戶所千戶曹安國參見總兵大人!”

“曹將軍請起。”李維正連忙將他扶起來安慰道:“曹將軍長年駐紮臺灣島,辛苦了。”

“末將不敢,總兵大人跋涉萬里來看望臺灣軍民,屬下和平安所四千官兵都感動至極。”

李維正哈哈大笑,拍了拍他的胳膊道:“這是應該的,你們都是我的屬下,建設臺灣島已經兩年了,我不來看看怎麼交代得過去。”

李維正又拉著曹安國來到船舷邊,指著西方的海面道:“那邊就是福建水師的轄區了,我一直擔心福建水師會發現你們,你先告訴我,福建那邊有沒有船隻過來發現你們?”

曹安國躬身道:“回稟大人,福建水師主要以防禦為主,極少來海中巡防,即使偶然出海一趟,最遠也只是到澎湖列島,所以我們在臺灣島上的經營,福建水師到目前為止一無所知,不過……”

“不過什麼?”李維正聽出了他語氣中的擔憂。

“不過臺灣漁民主要以下海捕魚為生,有不少漁民都跑到澎湖列島附近捕魚,他們還上島修建臨時屋舍,我很擔心福建水師的巡邏船發現澎湖島上有人,而抓住他們,最後他們把我們招供出來,事情就不妙了。”

曹安國的擔憂不是沒有道理,幾年前福建水師發現臺灣島上有漁民就是因為抓住了出海捕魚的漁船,從而得知他李維正放過了臺灣島上的漁民,一紙彈劾險些要了他的命,事後朝廷命福建水師前來抓捕逃亡的漁民,漁民們紛紛躲進山中,才使得事情最後不了了之。

現在李維正雖然已不怕朱元璋再來殺自己了,但他也擔心福建軍方知道他在臺灣島上的經營,從而派水師來圍剿,即使他的軍隊可以一戰,但肯定會影響到自己的臺灣戰略,破壞臺灣的發展。

李維正舉起千里眼向西面望去,茫茫的海面上他什麼也看不見,曹安國連忙道:“總兵大人,我們哨臺上有大的千里眼,估計今天可以看到澎湖列島,總兵大人不妨隨我去一觀。”

儘管寶船上也有大型千里眼,但李維正還是點點頭答應了,他就是來視察臺灣島的情況,參觀哨臺也是其中一環。

平安千戶所的哨臺位於平安山最後伸入大海的餘脈之上,一面懸崖絕壁高達數十丈,懸崖下海浪拍擊著石壁,激起滔天的白浪,聲勢如雷,哨臺便在懸崖的最高處。

船隊已經停靠碼頭了,幾千名士兵正在搬卸船上的物資,而且這一次平安千戶所將有兩千士兵換防,駐紮期滿計程車兵們眼看要回家,個個都興奮不已。

曹安國和一群軍官陪同李維正從山崖背後的便道上了哨臺,來到了一副巨大的千里眼前,這是李維正重新佔領耽羅島後,取耽羅島上的上等水晶做成的五十副大型千里眼之一,千里眼長約三尺,外殼為純銅打製,被安裝在一副鐵架上,這具千里眼是平安所防禦的利器,是他們的寶貝,因此還特地給它蓋了一座亭子遮雨,透過千里眼可望見數十里外的海面,天氣好時甚至可以隱隱看見澎湖列島。

駐防哨臺的是一支百戶,哨臺上不僅有千里眼,還有烽火臺和訊炮,眾士兵見總兵大人到來,紛紛下跪行禮,李維正命士兵們起身,他來到千里眼前,已經士兵調好了角度和視距,從千里眼中李維正果然看到了海面上有隱隱的山影,那裡就是澎湖列島了,而在海面上確實有一些小黑點,那就是曹安國所擔憂的漁船。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