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潛龍出海 第二百三十四章 名正言順(1 / 2)

小說:大明官途 作者:高月

京城皇宮,這幾天報信的使者像走馬燈似的川流不息。給皇帝朱允炆帶來了一個又一個的河北訊息:秦晉二十五萬大軍攻燕;燕王突然出現在邢臺,收復周王八萬大軍;燕軍鐵騎奇襲井陘得手,晉王大將張思率五萬軍投降燕王,秦晉大軍退路被截斷。

朱允炆幾乎所有的心思都在河北戰場上了,他從早到晚都撲在地圖上,研究兩軍對壘的情況,剛開始時燕王不利,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戰爭的天平似乎又偏向了燕王,秦晉陷入了困境之中。

朱允炆不由深深地憂慮起來,他原以為秦晉和燕王會血拼一場,互相消耗實力,可沒想到燕王如此狡猾,根本就不和秦晉大軍進行正面交鋒,他利用對方出兵的機會,一個個地吃掉對方的有生力量,才短短一個月,他就平白多了十三萬軍隊,現在他的軍隊也到了二十五萬,與秦晉聯軍持平,而且掌握著主動。如果秦晉此次戰敗,燕王的軍隊極可能一躍到四十萬之眾,這可以和朝廷一拼了,那時還削得掉燕王的藩嗎?

朱允炆有點後悔了,早知道應該抓住李維正給他創造的機會,在京城抓捕燕王,雖然有點後悔,但他也不會表現出來,而把它藏在心中,現在該怎麼辦呢?

“陛下,齊尚書求見。”一名太監低聲稟報道。

齊泰來得正好,朱允炆精神一振,立刻道:“快進齊尚書進來。”

片刻,齊泰大步走進了御書房,他也帶來了一件大事,但不等他開口,朱允炆便搶先說出了自己的憂慮。

“齊尚書,河北戰場上秦晉的局勢不利啊!朕很擔心一旦燕王大勝,實力非但不因內訌而減少,反而會實力大增,齊尚書,那時想再削藩恐怕就難了。”

齊泰躬身施禮道:“陛下,臣也是為此事而來,臣有個建議,或許能避免陛下的擔心出現。”

朱允炆大喜,連忙道:“尚書請說。”

“陛下,臣的建議是。立刻命朝廷軍隊參與調停,協助秦晉二王返回藩國。”

朱允炆低頭沉思了良久,他忽然表現出了一種少有的決斷,毅然道:“尚書說得對,我們決不能任燕王做大,這件事不用再經朝廷討論,朕就做主了。”

他立刻轉身對侍奉在旁的大學士道:“傳朕的旨意,命河北布政使張昺、都指揮左使張信、都指揮右使謝貴三人,立刻率河北軍隊隔開三王爭奪,調停他們的爭端,務必讓秦晉二王率軍返回藩國。”

大學士寫完聖旨,並蓋上印鑑,便立刻將旨意傳了出去,這時,齊泰才回到自己的正事上,他瞥了一眼御案上高高的一疊奏摺,便問道:“陛下,今天遼東李維正和遼東聯合送來了一份緊急奏摺,陛下看了嗎?”

朱允炆一怔,他立刻上前在御案上的奏摺堆裡翻了一下,找出了一本他還沒有看的奏摺。這兩天他心思沉溺在河北戰事上,也無心批閱奏摺,他見齊泰要開口,不由臉一紅道:“朕知錯了,再會不這樣。”

齊泰還是嘆了口氣勸道:“陛下,以前先帝勤奮朝政,數十年如一日,陛下身為一國之君,一份奏摺晚了一天,可能就會改變天下大勢,責任不可謂不重,請陛下謹記。”

“朕這就批閱!”

朱允炆坐下來,開啟了李維正和遼王朱植聯合上的奏摺,他忽然嚇了一大跳,奏摺中兩人竟說寧王與燕王暗中勾結,準備協助燕王叛亂,將八萬大寧軍交付燕王,奏摺裡還附有一份寧王寫給燕王的簡訊,朱植言這是被他的軍隊截獲,簡訊中是在商量大寧軍南下的路線。

在奏摺的最後,遼王和李維正請求朝廷下旨奪去寧王的軍隊,朱允炆看得目瞪口呆,他剛剛知道周王的八萬大軍已經被燕王得了,現在如果寧王的八萬軍也被燕王拿到的話,問題可就嚴重了,他一時心慌意亂,不知該怎麼辦才好。

一旁的齊泰沉聲道:“陛下,此事是遼王和李維正同上奏摺,必不會有假。而臣也知道寧王與燕王關係素來不錯,極可能是燕王許了什麼諾言,寧王才決心相助燕王,臣的建議是寧可週王八萬軍被燕王所得,也不能寧王一萬軍歸燕國。”

朱允炆點了點頭,齊泰的意思他明白,寧王的軍隊非同小可,他擁有大明最犀利的騎兵,由三萬餘人蒙古朵顏部組成朵顏三衛,而且他另外五萬軍隊也一樣精銳,若被燕王得到,後果將不堪設想。

“那依愛卿之意,朕該怎麼辦?”

“陛下,臣建議立即下旨給李維正和遼王二人,授權他們解除寧王的軍隊,有朝廷的旨意,或許寧王還有忌憚,不敢公開舉叛。”

朱允炆猶豫了一下,雖然他不想大寧軍歸燕王,可也同樣不願意大寧軍被李維正得到,齊泰看出了他的意思,又勸道:“陛下,有遼王在。大寧軍歸不了李維正,我們可另給遼王下一旨,命他全部收編大寧軍,但不管怎麼說,此事必須果斷,一旦秦晉大軍退兵,燕王得以喘息之機,他就會立即掉頭進攻遼東,那些燕寧南北夾擊,非但大寧歸燕王,遼王之軍和遼東之軍也一樣難保了。遼王和李維正必然是深知這一點,才懇求朝廷下旨解除寧王軍隊,所以臣剛才說,陛下晚批奏摺幾個時辰,可能就會改變天下大勢,陛下若再拖延,就算最後送去旨意也來不及了。”

朱允炆最終被齊泰勸服了,他立刻寫了兩份聖旨,一份是授權遼王和李維正解除寧王兵權,另一份是把大寧軍交給遼王,兩份詔書連同兵部的命令一起,緊急送往廣寧城遼王府。

……

此時的遼西已經完全被李維正控制住了,遼王朱植的五萬精銳護軍以及他新招募的兩萬新兵,一共七萬人,全部被李維正收入囊中,他利用朱植的手諭,命所有軍隊高官赴廣寧城開會,結果全部被囚禁,隨即又重新任命了新的指揮使和指揮同知,由於這一切都是遼王的命令,所以軍隊沒有出現反彈,但這樣還不夠,李維正又利用朱植的命令將遼西十衛重新整編,並與遼東軍互換軍官,這樣,經過十天的整編,遼西十衛便被潛移默化地改變了歸屬。幾乎在控制遼西的同一時刻,李維正便立即下令封鎖北上關隘,又對所有南下的商旅嚴加盤查,同時下令禁海一年,所有民船,無論高麗民船還是遼東民船,都不得下水,違令者斬,他又命旅順兩衛水師和釜山衛水師巡視海面,不得有任何船隻南下。

山海關,這裡是遼東進入中原的必經之路。是天下十大雄關之一,扼住山海關,就等於掐住了遼西走廊的咽喉,山海關原來由朱植的山海衛駐防,有一支小型船隊,但李維正接管遼西后,便將山海衛調到遼東半島整編,而由他最心腹的金山衛接管山海關的防禦。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