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三丁目的夕陽

小說:文娛救世主 作者:浙東匹夫

“茶川是一個撲街小說作家,家住三丁目。他曾經給一家文學雜誌供稿,還不是那麼撲街。後來隨著社會展,嚴肅文學市場越來越小,他供稿的那家雜誌漸漸轉向低齡化輕小說、改走低價跑量的展路線。

茶川卻不願意接受雜誌社總編的勸說、將其主角人設改得更加面目模糊、以相容更多新讀者囫圇吞棗獲得代入感。在茶川的小說多次收到讀者來信抨擊和市場調查冷遇後,總編不得不調低茶川的錄稿率和稿酬標準。但茶川雖然貧苦,卻不改初心,堅持自己的創作理念。

三丁目上一個舞廳老闆娘廣美對茶川有好感,把一個孤兒淳之介託付給茶川收養。本來茶川不想答應,但聽說孩子是自己的書迷粉絲,才勉為其難答應。後來卻現這個孩子稚嫩、不嚴厲的筆觸,在仿照茶川的作品寫作時,竟然比茶川還要更紅,這讓他更加覺得生命嘲諷。同時孩子和廣美的出現,讓曾經不必擔心養女人孩子的茶川不得不面對人生的責任。”

“與太郎是茶川在三丁目的鄰居,曾經是一個還沒出師的落語表演者。兩年前,隨著電視機的普及,nhk電視臺來邀請與太郎的師傅到電視上表演落語,但是被與太郎的師傅拒絕了。

與太郎不理解師傅為什麼拒絕上電視這種讓落語這一藝術形式被更多年輕人看見的終南捷徑,於是離開師傅,自己選擇接受nhk電視臺的邀請,成為了一名目前來看表面光鮮的電視落語師。為了學習適合電視表演的新落語形式,他還遠赴華夏學習了相聲,讓落語更適合在電視上演出。但是賺到錢的同時,他內心的隱憂卻越來越大,總覺得這並不是師傅要教給他的落語。”

“六子是一個從東北農村來京城打工的中學畢業生,住到了茶川對面的鈴木修車廠當學徒工。社長鈴木胸懷大志,想把車廠最終辦成大型品牌車商。面對福特車為代表的大量粗放生產方式產出的米國車侵襲。

鈴木社長被六子啟,領悟到‘和福特/通用拼標準化、流水化、批次化是沒有前途的,要想讓扶桑人自己的車行銷全世界,必須採取精益生產方式,尊重客戶對車的定製要求,像量體裁衣一樣根據讓客戶感受到尊重、先訂車後造車,內設全部由客戶自行挑選。從造啥賣啥、轉變為賣啥造啥、造啥進啥’。最終,實現了民族汽車業的崛起,把米國人的爛車趕出了國門。”

“這是一個生在三丁目的衰落期作家、迷茫期落語師和上升期車廠技師之間的群像故事。以及他們身邊不得不面對的拖累、羈絆、愛人。”

蔡明量大致看了看顧誠魔改版《三丁目的夕陽》劇本梗概,頓時整個人都凝住了。

他覺得去年拍《不散》時內心凝聚的那股力量,似乎並沒有很好地得到宣洩。

雖然《不散》幾個月前剛剛在威尼斯電影節拿了影評人獎。

眼前顧誠魔改的這個劇本思想,簡直比他的《不散》更加正面,而且為迷茫者指出出路的設想更加乾淨利落。

歷史上的《三丁目的夕陽》,是扶桑導演山崎貴在今年下半年開始籌備、o5年年初拍攝的,本意只是一部“現生活之美”的小製作藝術片。

但僅僅是“現生活之美”,在o5年的扶桑電影界也是一個很難得的風向標。在此之前,藝術片領域充斥著各種“讓即將被淘汰的武士直面慘淡的人生衝向機關槍”的路數。到處只見禮崩樂壞,不見社會轉型中的細節之美、細節暖心和正面掙扎。

當然,因為原劇的故事背景放在了東京的五六十年代,那正是扶桑社會的蓬勃上升期,跟華夏8o年代後期到9o年代前期、經濟收入暴漲、下崗潮還未來臨,做啥都賺錢。所以最後拍出來之後,還賺了扶桑觀眾好多眼淚,就跟後世華夏人覺得日子難過之後看那些穿越回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淘金的重生文一樣。

雙重因素作用之下,這部《三丁目的夕陽》在2oo5年的扶桑電影學院獎評獎上,非常兇殘的屠城了13項獎項、14個提名(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男主、最佳女主、最佳男配、最佳女配、最佳配樂、最佳攝影、最佳燈光、最佳美術、最佳錄音、最佳剪輯、最佳新人。除了最佳女主僅被提名沒獲獎,其他全獲獎)

扶桑電影學院獎,雖然不是什麼牛逼的國際電影節獎項,但畢竟是扶桑國內最高獎項了——這個獎是模仿米國人的“米國電影學院獎”設定的;而“米國電影學院獎”也就是大家俗稱的奧斯卡。

也正因為這個片子屠城了這麼多獎項,所以歷史上還算有名,儘管對於後世那個顧誠而言,這是一部“在他出生之前五六年拍出來的電影”,但他依然隱約記住了片子的名聲。結果讓林志凌去扶桑掃本子的時候,掃到這部顧誠就瞬間覺得豁然開朗,故事貼合,立意雖然不夠高,但也順承,比同期國內能找出來的故事好得多。

值得魔改。

被顧誠魔改之後,那些讓扶桑人懷舊倒退賺眼淚的因素倒是少了不少,但是對一個時代的傳媒技術升級帶來的陣痛和轉型,反映得比原版更加深刻。

其中落語師與太郎的加入,更是一個完全全新的角色,原本的劇本初稿里根本沒有這條線,但顧誠為了強化事業線的升降,天衣無縫地加入了這麼一個在升降之間迷茫的紐帶。最後還安排了一些撲街作家點撥他找回本心領悟藝術真諦的戲碼。

唯一的麻煩是,林志凌砸了1億日元買本子之後,原作者山崎貴捨不得自己的創意,要求擔任一個副導演、副編劇,林志凌請示了顧誠之後,也就答應了。

站在山崎貴的立場上,有顧誠這個大金主介入,一方面是投資資金有了保障,另一方面顧誠的魔改確實立意比他更高。本著一顆純粹的藝術家之心,他也很迫切想知道顧誠最終能把劇本拔高到哪一步。

……

“這個本子好!我拍了!撿到寶了。早知道你能改出這樣的劇本,當初你見李哥的時候先拿出來,說不定他都不會天天想著拍他的基片了——誒,不過現在可不許反悔,我已經接了!”

蔡明量興奮得光頭上的痦子都有些亮了,越看這個劇本越喜歡。心中對於顧誠的見識也是肅然起敬。

果然這個世界要跨圈出大師啊,純粹搞電影的人,對傳媒技術的進步不甚瞭然,對傳媒技術進步的歷史影響沒有研究,怎麼可能寫出這樣的本子來?

“放心,這片子既然說了找您,這點義氣還是要講的。”顧誠回答得很乾脆。

“那你們演員這些,有意向了麼?技術型的劇組成員倒不叫個事兒,就是演員麻煩,這個本子再怎麼改,扶桑背景也沒法完全抹掉,估計要用一些扶桑演員了。”

蔡明量知道顧誠是土豪,所以對燈光道具佈景這些劇組成員和裝置的籌措工作壓根就不問了,反正這方面是砸錢就能搞定的。何況這個片子沒武戲,一看就可以做成小製作,也不挑特技師的水平。

當然如果錢真的多得沒處花,倒是可以在街景佈置上多砸些錢,儘量神還原五六十年代的東京街景。如果這樣做的話就需要找扶桑的施工隊,估計上千萬美元都是花得掉的。

面對蔡明量的問題,顧誠很誠懇地回答“蔡導,這個就要看您的扶桑語水平如何了,我的扶桑語是沒問題的,如果你也沒問題,可以考慮多一些扶桑演員,他們更加能夠代入劇情。”

蔡明量也拍胸脯示意不怕“幸好我也沒問題,我們灣灣這邊老一輩的導演,家裡都學過扶桑語。”

顧誠便跟蔡明量深入聊了角色的設定,一邊推敲劇本的細化修改,然後把大致的意向角色演員列了出來。

這項工作自然不是一天能搞定的,因為這邊有意向之後林志凌還得一個個打電話問對方賞不賞臉、談片酬、排檔期……

於是,顧誠在臺北住了三天,也多虧銀彈開路效率高,遇到的演員基本上不存在片酬問題,就看有沒有檔期。林志凌忙得腳不點地嘴皮子都煩幹了,才湊到了人手。

唯有某些顧誠自己旗下的藝人,屬於隨叫隨到,不需要考慮對方的意見。

“撲街作家茶川,就由我親自來演。落雨師與太郎,聽您的意見,找金成武。舞廳老闆娘廣美,我這邊找中島美嘉,她在我公司混了三年,演過兩部電視劇,有《澀谷傷痕之戀》,適合那些帶點風塵味的角色。鈴木汽車的星野六子,就用我公司的新人堀北真希好了,另外……”

這份名單上大多數人,蔡明量都沒有明確反對,只是在顧誠提到堀北真希這個剛剛訓練了兩年演技、完全沒有實操經歷的萌新時,有些質疑。

說實話,顧誠也不知道歷史上山崎貴為什麼要啟用堀北真希這個純新人,何況16歲以前的堀北真希長得著實嬰兒肥,一看就有股萌萌噠的土包子氣。但前世的顧誠看過堀北真希演繹的六子之後,就覺得這個角色體現出來的“成長性”非常貼切。

這也算是他跟蔡明量之間斡旋時唯一任性了的地方。

“行,那這些人我就安排試鏡吧,給她個機會。如果這個堀北真希實力不夠,那就怨不得我了。”蔡明量畢竟是拿過金獅獎的大導,這點藝術堅持還是有的。

“那是當然,如果她氣質不合演技不行,您隨便刷。”顧誠一口答應。

“咦?看來倒不是被顧誠那小子睡過的女人,不然不可能答應得這麼輕鬆。”蔡明量暗忖,對顧誠的蘿莉控屬性評估也降低了。

喜歡文娛救世主請大家收藏文娛救世主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