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心服口服(1 / 2)

小說:文娛救世主 作者:浙東匹夫

五月的東京,已經有些燥熱。

半個月倏忽而過,所有演員都漸漸進入了狀態。

顧誠的理想很遠大,但光有理想和乾貨是拍不出一部好電影的,畢竟觀眾不是來聽導演和編劇講大道理的。

顧誠為魔改後的《三丁目的夕陽》注入了高大上的意義和靈魂,但山崎貴堅持的“現生活之美”依然被保留了下來,為電影的神提供骨、肉、皮。

戰後十年,摩托開始在民間普及,電視機開始出現,很多慣用的年代劇煽情手法,《三丁目的夕陽》也沒有徹底放棄。煢煢孑立的主角茶川在鬱悶中苦苦堅持時,他的鄰居們一個個生活都在變得越來越美好。

隔壁鈴木車行家生意蒸蒸日上,在整個丁目上第一戶買了電視機,整個丁目的鄰居都來圍觀,羨慕,看鈴木家裝逼——其實這種場景3o多年後的華夏也是一樣的,任何因為經濟滯漲而懷舊的國家和人民,對這樣的情節都是喜聞樂見的。換一個華夏網文套路寫手,妥妥能改出一堆《重生之xxxx》回改開初年裝逼打臉。

不過顧誠的逼格顯然更高。在用這種生活之美的情節吊住觀眾胃口的同時,主線思想已經開始根植——電視出現了!電視臺出現了!更多藝術形式出現了搬上電視機的可能性,歌舞、能劇、三味線演奏、落語……都面臨著一些淘汰,一些改變。

顧誠魔改時加入的角色與太郎,一個出於事業上升期和迷茫期交織的見習落語師,得到了nhk電視臺的邀請,去電視上說落語,為此他還跟去過華夏的老藝人學習華夏的對口相聲,完善自己的落語水平,以便適合上電視。

這些展開,最後剪到電影裡也就前十幾分鐘的開場情節。按照好萊塢的三段式套路,男一號作家茶川的漸漸撲街、男二號與太郎的漸漸找到新路子,就算是第一段的“鋪墊矛盾”。

但是這十幾分鐘的情節,拿到片場來拍攝,足足花了一個多星期。

每部片子,如果講究藝術氛圍,剛開始都會比較慢,因為導演要指導演員進入狀態、理解角色。一旦拿捏準了之後,後面才會快起來。

至今為止還是拿錢辦事心態的大帥哥金成武,在完成矛盾鋪墊之後,終於真的有些迷茫起來了。

他覺得後續的劇本設定越來越難以理解。

當初剛拿到劇本的時候,金成武不覺得這個角色難帶入,因為他根本不熟悉落語師這個職業,在他看來就跟說相聲的一個道理。

落語這種職業,會衰落,會被搬上電視機,在當初的金成武看來,就跟“機關槍會淘汰武士刀”一樣順理成章。

說到底,就是他根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跟著劇組演了一個多星期,被顧誠帶著設身處地進入節奏之後,金成武變得深邃了些,開始有資格“知道自己不知道”。

這是好現象,至少他已經現問題了。

……

夜已經很深了,拍電影的時候,劇組工作到後半夜是很正常的。

但哪怕已經凌晨一點多,回到屋裡的金成武依然睡不著。明天劇情裡的他就該開始迷茫,開始懷疑人生了。然而現在他依然內心抓不住這種感覺,所以只能繼續揣摩那本已經寫滿了個人感悟的劇本。

劇本的原版當然是顧誠給大家的,人人都一樣。隨著電影的拍攝進度,大家每天都會在劇本上手寫很多註釋,以強化個人的理解。

“落語是不可以被搬上電視的。面對一兩百號人、在落語師和聽眾之間距離觸手可及的範圍內表演,那才叫落語。用電視來複制的落語,就不是落語了。”

這是劇本上一段“回憶殺”,是與太郎決定接受nhk電視臺邀請之前,師傅勸阻他的話。在設定上,是師傅先拒絕了電視臺,然後電視臺才找到與太郎做備胎的。在與太郎的腦子裡,一開始只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概,覺得師傅是老了,固步自封了。

“華夏的相聲可以用電視來揚光大,為什麼我們扶桑的落語就不可以?”回憶殺裡的與太郎便是這麼反問的。

此處回憶殺裡師傅並沒有正面回答這個問題,算是留下一個包袱和疑問,讓與太郎隨著電影的進展慢慢領悟。

然而,作為一個劇本,顧誠在編劇時於此處註釋了一段最終的答案,也不算旁白或者畫外音,只是為了幫助演員理解其中道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