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螻蟻的反擊(1 / 2)

小說:文娛救世主 作者:浙東匹夫

這年頭的新聞記者吶,就是沒節操,總是想要搞個大新聞。

顧誠在參加東京國際電影節時,在媒體見面會上被一群搞事情的傢伙堵著問了一堆和電影節毫不相關的問題,這事兒當天就見報上網了。

因為很久沒有露面,關於顧誠的任何訊息都能輕鬆上熱點。

遠在國內深市的馬騰也第一時間看到了。

鬧了半天,顧誠壓根沒把他當對手,已經在找下一個敵人了――這實在是太打擊。

馬騰當天晚上就沒睡好,第二天難得得醒得很早,早上七點多就趕到公司,把張志棟任宇新都招來,分析一番顧誠昨天描繪的那番未來場景。

作為一個網際網路人,晚睡晚起本該是常態。馬騰這種人,半夜兩點之前睡覺都是屬於不正常的,早上九點以前起床也是不太正常的。

可見昨天的事兒,把他的生物鐘徹底大亂了。

人一到齊,

馬騰開門見山就問“顧誠說的那個基於深度學習型人工智慧的偏好推送,你們覺得咱現在也奮起直追佈局,有戲麼?能在下一個風口到來的時候拼過顧誠麼?”

張志棟顯然昨天也看了顧誠的相關新聞,一直一副眉頭深鎖的表情。

“難,深度學習這個東西,我沒什麼研究,也就年初人人網的影象搜尋引擎靠譜起來之後,我才開始關注的,只能說知道點皮毛。要想奮起直追,人才和技術儲備先就落後對方至少一年多了。

而且近期yy系基於深度學習型人工智慧推出的新產品、新軟體很多。我關注了一下,主要在機器輸入和感知方面,可以極大地提升電腦猜測使用者用意的準確性――

暑假裡的時候,yy就推出了yy智慧拼音輸入法,隨後又在做智慧五筆。這個都是帶網路細胞詞庫的,比微軟原先的智慧abc這些不知道高明瞭多少。使用者想輸什麼詞,根據詞頻統計、意圖分析、加上使用者個人習慣反饋,準確率可以說是越用越高。

然後聽說顧誠最近還投了點科大訊飛,大概也是輪就幾個億,拿科大訊飛的語音識別技術基礎,和yy系的深度學習演算法結合。現在yy電子在國慶節剛剛推出的那個kind1e電子書,語音朗讀停頓準確率已經比同類產品高出一些了,未來說不定還要弄人類語言識別的聲控。

可見,顧誠已經遠遠走在我們前面了。我們連使用者想輸入什麼、想說什麼這點都猜不到,還何談猜測使用者的內容偏好?”

“那就這麼眼睜睜地看著不成?”馬騰的內心,還有最後一絲人性在掙扎。

其實有些時候,他內心也有最後一絲尚未泯滅的人性,希望做一些真正主動覺得對社會有意義的創新。而不是永遠把自己擺在“我們沒有自己的想法,是因為我們永遠對客戶最好、把自己擺在最小白的使用者的視角上看問題和設計產品”這個心理優勢的背後,為山寨自圓其說。

在騰雲公司剛剛成立的頭兩年,不得不說馬騰還是有不少“主動”的想法的,頗做了一些前人沒做過的改良。

包括“現國內網民都是網咖上網的,所以qq通訊錄應該存在伺服器端而不是跟qIcq一樣存在使用者本地電腦,免得換了臺電腦就丟掉好友”這些確實獨創的舉措。

然而網際網路寒冬期那兩年的競爭,讓馬騰看清了“你覺得這個好,使用者不一定覺得好,因為使用者有可能比你更小白”。

而為了最大化降低公司資金的燃燒率,防止做無用功,騰雲公司漸漸異化,變成了“只有世界證明小白確實愛這個,我們才投錢”。把探路先行者的工作讓給同行去做,讓他們去衝去死去試錯,等他們試出來了騰雲立刻跟進就好。

沒有人天生是賤人,更多的則是跟大逃殺遊戲裡的玩家差不多,說不定本性就跟打穿越火線的小學生一樣正面剛拼槍法,遇到老陰逼教做人教多了,就黑化了――只不過馬騰這個老陰逼影響力比較大,在另一個時空把整個華夏網際網路圈子帶黑化了,一個個都躲在後面苟,沒人衝在前面創新,也只能說是命數使然。

張志棟不想打擊馬騰,但不得不實話實說,斷了他最後一絲從良的可能性“就算有心,這方面我們根本投入不起吧,這種技術團隊的構建,耗資太巨大了。聽說谷歌是跟進yy最緊的,已經準備每年投入十幾億美元搞這個人工智慧,我們燒不起的。”

馬騰一聲嘆息,

久久不語。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