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野獸嗅覺(1 / 2)

小說:文娛救世主 作者:浙東匹夫

顧誠前世是1o後,他透過歷史常識,知道那個世界在o8年生過金融危機。

但要說知道得多具體,那就不見得了。充其量也就知道著名的高盛投行遇到了大麻煩,然後雷曼兄弟公司似乎倒了,雷曼兄弟的負責人還被一堆人堵在健身房裡暴揍——都是以奇聞軼事之類的段子形式得到的科普。

後來還引了佔領華爾街的遊行(貌似是幾年之後),並且一系列暴走事件最後被人改編成好萊塢電影《血洗華爾街》。

除了投行之外,最慘的應該是兩房次級債公司,也就房地美和房利美。不過房地美和房利美后來又在接受了政府的大筆重整資金後,被米國財政部託管了,混到後世顧誠快上小學那幾年,貌似兩房又抖起來了,盈利頗豐——雖然這背後的盈利邏輯當年的顧誠完全看不懂。

他知道的,就只有這些。

要想拿來搞大的金融投機是不太可能的,畢竟他只知“大約在年底”,連具體是幾月份都記不清楚。何況如今生了這麼多蝴蝶效應,誰知道危機會被延遲或者提前多久?

然而,對於那一次危機帶來的對國家產業政策的影響,顧誠倒是挺清楚的。

在o8年之前,dp的拉動,在國家眼裡主要靠兩手對外補貼補貼再補貼,然後瘋狂出口;對內投資投資再投資,哪怕房價暴漲也只管投資不管消費。

o8年的大蕭條之後,國家終於被經濟規律教做人了,開始高唱“消費救國”,終於認識到了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當中“消費、投資、出口”缺一不可。

而“消費救國”的口號喊出來之後,國家才開始注重人民的“分別心”,注重製造業和文化產業的“產能升級、做精品”才被充分的法律和質量標準所保護,一切“消費升級”的產業佈局才有可能進入收割利潤的階段。

與此同時,國家開始分階段重視創意產業的正版化保護政策力度,,電影,網路影片,漫畫,遊戲,音樂……一個接一個的領域裡,國家對盜版的打擊力度從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漸漸升級到狠手嚴打。

電影產業的票房也在此後八年裡漲了八倍。一如當初29~33年大蕭條時“大蕭條裡好萊塢的市場規模逆市繁榮了五六倍”的輝煌。

顧誠等這一天,其實已經等了很久了。

從他的人工智慧Feed推送技術佈局,到各種“小而美”、“做精品”的產業規劃,一切要想大賺,要想引領行業節奏的圖謀,都指望著“消費升級、注重內需品質”這個政策導向來站臺。

他架構的那套“讓華夏人放心大膽去做精品、做好人。我顧誠負責證明你們做精品、做好人”的信用大資料體系,更是處心積慮為這一天佈局的。

經濟危機雖然會殺掉很多粗放的、做爛貨的企業,但並不能說它真正就傷害了實業——真正被這次經濟危機傷害的“實業”,只是那些賣三聚氰胺牛奶的企業。真正有核心技術或者藝術/設計競爭力的、本來就不靠壓成本賣爛貨打價格戰的企業,其實沒傷到多少。

……

權寶雅提到的“近年來觀眾對於選秀愛豆審美的消費升級”這個話題,著實啟了顧誠,也讓他想到了更多關於這方面的細節展望,也想到了金融危機帶來的推動。

這讓他不禁有些茫然走神。

李允欣見了,卻不知道顧誠的心思,以為他還是對權寶雅的話題不感興趣,或者因為感慨“如今他這樣完美的男人已經因為不夠真實而不被女屌絲們喜愛”而心情索然、失落。

這種誤會不由得讓李允欣有些自矜。

本來今晚的paRty,妹子們聚齊一堂,她是有點壓抑的。

雖然她自忖身家財富比權寶雅強得多,但權寶雅畢竟表現出來的歷練見識比她比她更通達,姿色也比自己出眾——李允欣的姿色,只是與宋慧喬相若,自然不如權寶雅漂亮。而李允欣此前的人生履歷可以說是幾乎沒有吃苦和努力過,縱然27週歲了,卻完全無法和才21週歲、但13歲就出來吃苦養家的權寶雅比。

然而,顧誠表現出來的興趣索然的樣子,讓李允欣有了一些錯覺是不是阿誠如今的主要精力已經挪到了手機和硬體行業,所以對內容產業的興趣漸漸匱乏了呢?

如果是這樣,她豈不是更能對顧誠起到“賢內助”的作用?

就像李瑩當初能夠對顧誠扮演的紅顏知己角色。

雖然她促成的yy電子和三星雙方的合作,如今才為三星帶來區區三四百萬美元的營收、2oo萬美元左右的利潤而已。

這點錢對於李允欣來說,就是她個人資產一個星期的利息而已。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