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人生三部曲(1 / 2)

小說:文娛救世主 作者:浙東匹夫

顧誠的話,顯然給了張一鳴深深的觸動。

直到多年之後,張一鳴已經完成對yy網路科技旗下那家專業的人工智慧推送子公司的mbo之時,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依然念念不忘地轉述了那天顧誠對他的當頭棒喝。

所謂mbo,就是“管理層收購”(managementbuy-outs),也就是公司的ceo這些人,從董事長、股東會手上把公司的大股盤下來,從而實現公司經營權、控制權和所有權的統一。

“傳媒、教育、娛樂,這一切產業,歸根到底是諮詢和內容、從生產者的人腦灌輸到消費者的人腦的過程。

要透過現象看本質,不能拘泥於印刷、出版、網路電子展示這些模式。要從頭到尾梳理整個產業在某個歷史時代的最瓶頸環節是什麼,最稀缺、也擁有最高附加值的環節是什麼。而我們yy網路科技要重點提供的,就是這個最稀缺、最值錢的一環。至於其他苦力活兒,完全可以交給上游供應商和下游配套商嘛。

終有一日,我們連都不用生產,讓苦力們去寫好了。我們連電影都不用拍,讓苦力們去拍好了,我們只負責幫助其中的精品,從垃圾堆中殺出來,精確呈現到恰好喜歡他們的消費者眼前就行。”

這番話要做到,沒有兩三年時間,不足以期以小成。若是想臻於大成,五年八年都是有可能的。

顧誠是個雷厲風行的性子,他說了要改革的事情,那就一定要改革。不管原來在內容生產側有多大既得利益的管理層、執行層,但凡和顧誠的理念不合,那就一律雷霆處置,哪怕因此被逼到競爭對手那邊也在所不惜。

騰雲的創s和度孃家的Zh,乃至他們各家的影片網站,一時之間竟然也吸收到了不少業內資深骨幹,作為人力資源上的新血,補充到了自己的團隊中。

這些人暫時也會帶走使用者,製造貌似可以持續的虛假繁榮,一年半載之內哪怕推高騰雲和度娘相關子公司的股價估值,也是沒什麼奇怪的。

但顧誠不為所動。

o8年,這個金融危機和文化產業復興的年頭,就在這種暫時看不明朗的雲波詭譎中渡過了。

第二年隨之而來的歐債危機同樣因為蝴蝶效應而偏差頗多,讓哪怕知道歷史的顧誠也無法佔太多好處。

但總的來說,該崩盤的國家還是那些。希臘之後,南歐四渣緊隨其後,愛爾蘭症候稍輕——這些都是看看財務報表就能看出來的,不屬於黑天鵝,而是灰犀牛。

所謂黑天鵝,是意料不到的、猝然生且對金融股債市場產生重大沖擊的事件。而灰犀牛則是誰都看出只要不做改革、這事兒遲早會生,只是不知道其生早晚、具體時間點的事情。

顧誠雖然沒有在金融危機中直接投機牟利,卻是提前運籌準備了充分的抄底資金,大肆在歐洲傳媒界擴張。歐洲本土化幾個剛剛冒出頭角的雲音樂產品,諸如另一個時空的sponIFy等等,都被顧誠的投資團隊嚴密盯防、或收購、或投資、或打壓,著實整頓了一番優勢資源。

與此同時,顧誠在國內的即時通訊領域優勢繼續擴大,在內容產業方面倒是依然跟騰雲、度娘呈現不明朗的膠著狀態。

手機版的yy在這一年正式取代了另一個時空2o11年後微信的角色,把各方便捷型功能最佳化整合,成了第一個人人都離不開的國民級應用——因為顧誠的影響,國內的3g網路商用化程序提前了大約兩年,所以移動網際網路app的生態展也隨之提前兩年,並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

何況手機版yy或者微信的需求瓶頸也僅僅只是網,而非手機效能——手遊類產品才是最吃手機效能的。因此只要網路質量提前兩年最佳化,哪怕硬體差一點兒,這些Im軟體也能順暢地跑。

……

當然,所謂的“在內容產業呈現膠著競爭狀態”,只是說的總體大趨勢。是指那些量大管飽的小白遊戲小白網劇小白網文方面,yy娛樂的營收並沒有和對手拉開差距。

但是在質量上,一貫秉持小而美、堅持不向商業妥協的yy娛樂,還是頗出了一些精品的。在音樂領域,國內有許松之流的新原創音樂人被掘、簽約;在日韓也頗多新人soLo創意者投奔了yy雲音樂的麾下。

除了“華夏好聲音”和“k-pop-staR”、“akb48”之外,yy影音部門在劉慧、林志凌、高大松的運籌下,又扶持資助了好幾項小眾、專項的音樂選秀、研討節目。

相比於“華夏好聲音”,這些新節目或專注於搖滾,或專注於民謠,或專注於嘻哈pop,總而言之都是隻專精一種風格的細分市場先行者。

這些節目剛出來的第一年,乃至第二年,毫無疑問都是要為顧誠賠點錢的。畢竟一個國家的國民音樂欣賞素養,不是那麼快容易培養起來的。o9年的國人,哪裡會在乎自己聽的音樂是什麼流派、什麼風格?至少1o幾億國人都只要音樂聽著順耳就行了。

歷史上搖滾民謠嘻哈這些細分市場的窄眾重垂、深耕細作,怎麼也得2o13年之後才冒頭、2o15年後才培養起願意掏錢的市場受眾人群。如今即使顧誠致力於提高國民欣賞素質,先賠本賺吆喝三年,那也是再正常不過了。

幸好,如今放眼國內,也就顧誠賠得起這每年十幾億人民幣的開支。

沒有君子,不養藝人。連達芬奇拉斐爾米開朗基羅,都需要有洛倫佐.美第奇這樣的大富豪贊助,才能流芳千古。

顧誠已經是亞洲富了,花點兒錢,被後世之人以“第二次文藝復興的總設計師”銘功史冊,貌似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除了音樂、遊戲領域,在電影產業這個顧誠當年起家的地方,他也頗投資了幾項情懷之作。

2oo8年年底,顧誠就找到了已經在前一年拿到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華語圈導演一哥、灣灣的李桉導演,拿出一個從好萊塢買來、被他自己高屋建瓴魔改了一番的本子,跟李桉討論合作。

或許是因為顧誠本人也拿出了《三丁目的夕陽》這種囊括了包括金麒麟獎在內的多項東京國際電影節獎項、更是血洗了扶桑電影學院獎。

他好歹也是證明了自己在電影圈子裡的眼光、價值和水準,不會再被藝術家當成一個只有錢的外行狗大戶。

所以,即使是已經拿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同樣正如日中天的李桉,也沒敢再擺架子、跟上次那樣推個蔡明量出來糊弄。

李桉親自飛到錢塘求見了顧誠,看了這個名叫《藝術家》的本子。

“這是一部默片,我們要做的就是突出‘在有聲電影剛剛出現的年代,有聲電影依然是不能完全替代默片的藝術效果的,比如只能用同期聲、錄音效果不佳、演員的表情渲染能力下降……’這些比較優勢。要在這部電影裡面,儘量把有聲電影早期的侷限性,重新1oo%潤物無聲地浮現出來。

好萊塢上了年紀的評委們,是很喜歡這種致敬‘末路英雄最後閃光點’的懷舊藝術片的。而我們要做的還不僅與此,要利用這部片子以古諷今。讓目前還因為傳統媒體衰落、網際網路傳媒興起而不知所措的人,藉此看清哪些藝術形式的特點是沒法網際網路化的,是移動網際網路到來後‘它們被比較優勢拼掉皮肉血管後、剩下來的骨、神’。

讓我們站在一個網際網路人的角度,用自嘲的語氣,為網際網路做不到做不好的事情開個揚聲器、放大鏡,讓傳統媒體的人來這兒找自信,找出路。最後得出‘何須轉型,只要自然生長、找到自己價值’的道理——當然,說理不能太硬,故事還是要圓潤一些的。如果你對本子有什麼想法,完全可以和我交流。”

顧誠和李桉導演的第一次會面,他就開誠佈公地把他的全部想法和盤托出。李桉這種最喜歡掘正常歷史觀反面被湮沒價值的大導演,果然是瞬間被顧誠的想法吸引出了興趣,當場拍板一定通力合作。

李桉立刻提出了自己的意見“既然要拍默片,那就回到膠片時代,就用黑白膠片拍!所有新技術手段都不用上,就回到8o年前、193o年代的好萊塢技術拍!我想辦法去弄那些老值錢的古董裝置,不過經費上可能會……”

顧誠當即表示“不要考慮錢的問題。”

哥一個保底估值五六百億美元資產的人,還用在乎一部自己的情懷電影花多少預算麼?

《藝術家》這部電影,在另一個時空原本該是被法國大導演邁克.哈扎納維希烏斯拍出來,由讓.杜雅爾丹和貝熱尼絲.貝喬主演的。在2o12年狂攬了第84界奧斯卡獎的五項獎項,包括當年的最佳影片。

片子的故事,講的是一個在1927年時當紅的好萊塢默片巨星喬治.瓦倫汀,才華洋溢,無人不識,偶然機會下邂逅了女影迷佩姬.米勒。佩姬熱愛表演,立志要在演藝圈走紅但無人提攜。喬治偶然拉了女新人一把後,誰知佩姬抓住機會就此走紅,數年之後聲望已經和喬治相去不遠。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