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九)

小說:解讀博爾赫斯 作者:殘雪

《馬可福音》是宗教故事的改寫,說的是人如何自己拯救自己的過程。

醫科學生埃斯比諾薩是一名自我意識很強的自由主義思想者。他並不相信宗教,但他內心的人道主義思想同宗教十分吻合。一次神秘的遭遇使他走向了自救的道路。在虛偽的世俗中度過了許多個年頭的他,在一個偶然機遇中得以進入一個原始的鄉村。他到達之後又下起了大雨,大水將周圍的田野全部淹沒了,他所在的莊園成了一個孤島,同外面的文明社會完全隔絕了。莊園裡同他作伴的是總管一家三口人,他們的純樸和原始令他驚訝,他們既沒有清晰的記憶,也沒有掌握多少語言。埃斯比諾薩在同他們相處的過程中內心在悄悄地發生變化,他覺得一切都像夢,他正在走進自己的深層記憶,周圍的事物都很新奇,但又似曾相識。而將他所置身的這個原始小社會同他熟悉的外面那個文明社會相對照,就像有天壤之別似的。受潛意識的驅使,不信宗教的他決定對總管一家進行宗教啟蒙,他要給他們讀《馬可福音》,他要讓他們意識到罪的存在。實際上他這樣做的時候也是在對自己進行啟蒙,他做到了在世俗社會中不可能做到的事:在這個不存在罪孽的乾淨矇昧的島嶼上,埃斯比諾薩一下子就領悟了福音的核心——一條迷航的船在海里尋找嚮往的島嶼;一個神在各各他給釘上十字架。他的聽眾血液裡殘留著宗教的狂熱,以及對大自然的迷信,他們貪婪地、虔誠地汲取著埃斯比若薩提供給他們的精神營養,在短短的時間裡就完成了由野蠻邁向文明的精神歷程,並理所當然地將學到的東西付諸實施。他們實踐的物件就是埃斯比諾薩本人,因為於不知不覺中,他已經成了耶穌基督,現在一切都要來真的了。這才是真正的信仰,在這種地方,“虔誠”、“罪”、“犧牲”等這些詞語有了同世俗完全不同的體驗,那麼純,那麼美。這些野蠻人還不懂什麼叫虛偽,他們用自己的血和生命來實踐著宗教的信條,埃斯比諾薩覺得自己反倒成了他們教育的物件,他第一次產生了宗教的情懷。他同管家女兒的一次私通又使這種情懷更加強烈。在那次事件中他更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罪,他深深地內疚,而這罪又在心底呼喚著犧牲。似乎是,所有的條件都成熟了,兩種啟蒙在同一時刻得到最後完成。埃斯比諾薩明白了自己只有透過犧牲來拯救自己,總管一家人也盼望透過埃斯比諾薩的犧牲來拯救他們的靈魂。十字架終於釘好了,管家的女兒真誠地哭著,為了愛,也為了罪。他們一家人同埃斯比諾薩一道演出了耶穌蒙難的那一幕。

這個故事其實是發生在人深層記憶裡的真實故事,人每天都在演著這種戲,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只有在那原始、裸露、混沌、消除了界限的處所,真的拯救才成為可能,被層層偽裝掩蓋著的人,是不可能有力量去做犧牲的。然而還是可以夢想那種美麗的“好的故事”,那屬於一切盼望得救的人的故事。當然所謂的“犧牲”仍然只是藝術家的戲,真實的戲。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