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 萬彬彬 聖・奧勒佛大學當代比較文學系教授(1 / 4)

1992.11.24 美國明尼蘇達

我到達美國北方明尼阿波利斯雙子城時,大雪鋪天蓋地,風景美不勝收。萬彬彬先生是臺灣人,聖・奧勒佛大學的教授,對女性主義有研究。我們在學校的咖啡館舉行了對談。他是一個非常理想的談話對手,極其善於捕捉靈感,引起有意思的話題。實際上,我覺得他有優秀的記者才能。

對談的成功是我意想不到的,不知不覺,就把想說的都說出來了。生活在美國的人到底視野開闊,不像國內那些批評家,永遠只有一個模式。當時是一九九二年,那個時候我的文學觀還未成形,只不過是說出了一些直觀的東西,這些東西今天看起來仍有意思。

問:很高興今天能有這個機會跟你談談,我想就圍繞著你的文學創作經驗和作品以及相關的女性主義意識這兩個主題來談。首先我想請問你,讀者和評論家都注意到了你的小說不論在語言,技巧,或者主題上都與眾不同,在你人生的經驗裡你覺得對你的寫作發生最大影響的是什麼?

答:在中國女作家之中我也許是比較不同的。我想對我影響較大的是在“文革”那一段日子,我父親被下放,母親被送到“五七幹校”,因此我沒有上學。但我喜歡看書,從小看了不少書。影響最大的一段時間是我婚後生了孩子,奮起掙扎,與丈夫自學縫紉的那一段。就是從那時開始,我第一次看到了自己的能力,產生了寫小說的念頭。

問:你的意思是你的思想沒受到汙染沒有僵化?

答:對,我的腦筋特別清醒。常常想把事情搞清楚。不是理性上的,經過推理的,而是直覺上的。

問:你念了小學以後就沒再上學了?那時候你多大?

答:沒有,我有一種本能的反感,不想上學。雖然當時我想進學校還是可以,可是我不想。我記得那時候我才十三四歲。我的父親非常開明,他從不罵我,也不逼我上學。鄰居一個好朋友捱了他父母打罵,只好上學去了。

問:我記得在《一個美麗的南方夏日》這個自傳式短篇小說中,你好像跟你的外婆關係很近,是不是?

答:是,是我外婆。我們關係很近。我外婆年輕時真正瘋過一陣子,可是她一方面非常瘋,一方面卻有阿Q精神,能自我保護自己。後來竟然全好了。

問:《一個美麗的南方夏日》好像不完全是自傳式的吧?你好像寫了你夢遊,還有你外婆驅鬼的事?為什麼你們比較親近呢?

答:我想我外婆認為我可以跟她交流吧。其實那個短篇不完全是虛構,我是有那些經歷的。我外婆每次驅鬼或者做別的事都帶我跟她做。基本上我們是比較快樂的。

問:你說你那時候比較快樂,可是在《一個美麗的南方夏日》裡,你用了不少的陰暗黑色的象徵。比如說蛇、蜘蛛、鬼等等不尋常的東西。

答:我自己也不知道尋常不尋常,但是那篇就是我的自傳。而且對於蛇、蜘蛛、鬼等,我有獨特的感受,雖然恐懼,但更多的是渴望,那是異常美麗的意象。

問:你是什麼時候開始寫作的呢?

答:一九八三年開始的。我一寫就成功了,也是一種意外。

問:我想讀者和評論家都很好奇,想知道你是怎麼寫你的小說的?哪一篇你比較滿意?

答:基本上我寫出的東西水平一致整齊,因為我不能允許在“那種狀態”下寫出來的東西。

問:什麼樣的“那種狀態”呢?

答:就是受理性支配的那種狀態。我不能允許那種狀態下寫出來的東西。只能是進入我的那種狀態才可以。

問:能不能請你描述一下?

答:我一般是拿起一支筆把紙鋪在桌子上,自己覺得可以就開始寫。在那之前腦子裡什麼也沒有。我平常從不想到創作的事,像現在在美國這幾個月我也從不想。而且平常我也是早上寫了一個鐘頭,就再也不想,作作其他的事,摸摸弄弄,隨處走走看看。

問:你修改不修改你的稿子呢?

答:我一般很少修改我的稿子,就直接在稿紙上寫。

問:美國也有一些作家說他們不知不覺自動寫出來,不一定很consciously,也不一定有計劃。

答:剛開始經驗不豐富,我也試圖擬出一些計劃和結構,但絕對是失敗的。

問:換而言之,你有意識地去設計去構想,反而失敗了。你就憑著你的直覺和潛意識來寫小說。

答:我的潛意識並不是像一般人亂七八糟的,我的潛意識非常清楚,甚至有人說我的《蒼老的浮雲》結構非常精巧,不是傳統的結構,而是另一種有前後呼應的,貫通到底的東西。

問:好,我們就談談你這些年來的作品吧。有些評論家覺得你最好的作品是《山上的小屋》、《公牛》和《黃泥街》,你同意不同意?

答:你提到的這些也是最好的。但是我不同意那些人的看法。他們以為《黃泥街》是最好的,我自己卻認為《黃泥街》有些個別的瑕疵。我寫《黃泥街》的時候從外邊擷取了不少材料,不像後來完全以潛意識寫出來的。但是《黃泥街》是完全個性化的,不是那種模仿的,寫實主義的手法。

問:所以你認為他們沒搞清楚你的作品?

答:沒有,完全搞錯了。我的作品是分階段的,第一個階段的《黃泥街》才是處女作。

問:那為什麼不是最先發表的?

答:很簡單,因為那時候我沒有名氣。由於我寫東西從來不留日期。他們說《黃泥街》好,其實《黃泥街》是有瑕疵的。另外,他們也說《阿梅在一個太陽天的愁思》非常成熟,非常老練,是後期的作品,一上來就搞錯了,《阿梅》是短篇的處女作。使我出名的是中篇《蒼老的浮雲》,他們說看不下去,《黃泥街》就更不用說了。他們覺得只有短篇的好,後面寫的全不行。

問:你自己曾經說過《突圍表演》是你最好的作品,是不是?

答:當時我認為是,後來我寫了比《突圍表演》更好的《思想彙報》。可是我找不到刊物發表,只好把它切成兩半,一半就叫《思想彙報》。中國的批評家們認為這是寫來諷刺罵人的,所以不讓我發表。其實完全不是這樣。它是以藝術本身為主題,談的都是藝術本身,與外界無關。我把自己的藝術人格和日常自我分成兩個人,藉此來表達藝術家悲涼的處境。

問:那麼另外一半呢?

答:另外一半改得亂七八糟的出版了。但是我出書的時候一定要把兩篇合起來。這篇我非常滿意,國內沒有讀者,但日本有人打算寫評論。

問:你的作品還有哪些外文翻譯?

答:有日文、法文、德文、丹麥文、義大利文等等,都出版了小說集。

問:像你這樣在短短的時期裡出了這麼多書而成名,在文學界裡是一個特別的現象,我們能不能談一談你的作品內容和你的創作經驗?有評論家認為你的小說世界是一個封閉的世界,反理性,反邏輯,與實際生活沒有關係,脫節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