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聞太師還朝,天下諸侯共朝歌(1 / 3)

小說:位面之狩獵萬界 作者:閉口禪

……

時光如白駒過隙,匆匆便是五個月的時間過去,朝廷的官制改革,按部就班,已經基本完成。

軍機處和六部,都各司其職運轉起來,同時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之從前大大提升了處理政務的效率,整個王畿地區可謂真正做到了政通人和。

‘黃少宏’也因此獲得了大量的聲望,在民間甚至隱隱有了明君、聖王的稱呼。

之所以用‘隱隱’來形容,就是因為稱呼他明君、聖王的人實在少的可憐,不是因為他的改制不好,是因為他昏君的名頭實在太盛。

尤其是在強索了西伯侯兩個未來的兒媳之後,‘黃少宏’的昏君名頭更是如日中天,遠遠大於他的明君、聖王之說。

便是有朝中大臣站出來為大王解釋,聲稱親眼見到天降功德於‘紂王’,也被民間認為是吹捧君王的謊言。

按理說,天降功德,那是滿朝文武親眼所見,在他想來,從那一刻起,即便不能坐實他的聖王之名,但怎麼也和昏君掛不上邊啊。

這種情況讓‘黃少宏’也感覺有些不對頭。

好在第一波種下的土豆三個多月時間就成熟了,畝產千斤的平均收成,震驚了所有人。

先說畝產千斤是個什麼概念,《漢書·食貨志》載,周貞王時期,也就是戰國時期,魏國‘李悝’曾言:“今一夫挾五口,治田百畝,歲收一石半。”

這裡的‘一石半’指的是畝產,意思是說一個耕種百畝谷粟的五口之家,平均一年下來可以畝產粟米‘一石半’,換算過來,就等於後世的一百八十市斤。

而這還是在春秋戰國時期,農業生產取得了重大發展的前提下。

換到眼下‘紂王’時期,農業生產更加落後,畝產還不到一百市斤。

土豆的產量,直接把這個世界的農業產量提升了十倍不止,造成的轟動可見一般。

‘黃少宏’早就將‘土豆’的一百種吃法傳播了出去,一時間滿城盡是土豆香。

(黃少宏:夏天你可別瞎寫,土豆哪有一百種吃法,我都沒吃過這麼多吃法!夏天:炒土豆絲……)

(黃少宏:等等,商朝哪裡來的炒菜?夏天:好吧,煮土豆絲,煮土豆條、煮土豆泥,土豆絲和土豆條一起煮,土豆絲和土豆泥煮一起,土豆絲+土豆條+土豆泥下鍋裡頭加水燒開,咦……我好像說少了,還有好幾百種組合……)

(黃少宏:你說這些這是不是都可以叫做土豆湯?夏天:你也可以這麼理解……黃少宏:淦!)

在證明了土豆卻是如‘黃少宏’所說可以食用之後,丞相‘商容’捧著煮好的土豆湯,泣不成聲:

“陛下之功,不弱三皇,從此令我人族無饑荒矣……”

‘比干’也感嘆道:

“是啊,前些年天災不斷,百姓多有餓死者,從今以後,只要一地豐收,就可救數地災民,大王功德無量,功德無量啊!”

在滿朝文武看來,雖然這是‘天降神物’,但若無陛下赫赫功德,豈能有此神物落下?所以這都是陛下之功。

‘姜子牙’在一旁捻鬚微笑,他覺得自己選對了,這‘紂王’才是名主,有了自己的輔佐,有了這神物‘土豆’,百姓安居樂業又怎會有西岐當興一說。

此時‘老薑’對聖人所言‘紂王’當滅,卻是再也不信半分。

民間‘黃少宏’的聲望也達到了巔峰,土豆豐收之前,十個人裡有九個說他是昏君,說他昏庸無德。

而土豆豐收之後,情況已經整個倒了過來,現在十個人裡有九個說他是聖王,只有一個依舊認為他是個昏君。

‘黃少宏’倒也不是很在乎,這吃貨就是覺得土豆總煮著吃太單調了,便將從動物脂肪中提煉葷油,和手工榨大豆油的方法傳播開來,於是誕生了炒菜,民間飲食也開始豐富起來。

土豆豐收,緊接著就是玉米和紅薯,後兩樣作物也是產量喜人,雖然和土豆一樣,遠比不上後世,但有了這三樣作物,產量依舊遠遠超過時下的各種糧食谷粟。

這時候‘黃少宏’的聲望在王畿地區再進一步,百姓對他的崇拜,已經達到空前絕後的地步,現在便是‘黃帝’再生,‘禹帝’重現,怕在民心這一塊,也比不上能讓民眾遠離饑荒的‘紂王’了。

甚至已經有文官編纂史書,直接把‘紂王’列為三皇五帝之後,又一人族聖王。

奇怪的是,即便在這種‘黃少宏’聲望如日中天的情況下,可依舊有一小搓頑固分子,在到處散播他是昏君的說法,就很費解。

‘黃少宏’本來根本沒把這些人如同放屁一樣的話放在心上,但他無事之時,總帶著‘商青君’、‘蘇妲己’以及其他後宮嬪妃出去微服私訪,這樣的話聽多了心裡總有些不爽。

加上他直覺這背後必有貓膩,便下令讓‘欽天監’去調查背後是否有人指使。

結果這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這朝歌之中佈滿各路諸侯的細作,當然這個年代不叫細作,叫‘邦汋’。

只西岐方面的探子就有一百多個‘邦汋’,這些人在朝歌城組成了一個龐大的情報網路,可以說朝歌之中發生的大事小情,當天都會以特殊手段傳回西岐,‘紂王’的一舉一動,都瞞不過西伯侯的眼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