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楊樹部隊”一直未放棄對“斷頭嶺”的攻擊。騎一師原先是為呂宋戰役準備的,現在也全力以赴投入了戰鬥。各個山嶺得而復失,失而復得,反反覆覆要衝殺幾十次,美軍才能最終掌握控制權。

到鈴木下令第一師團發起反攻時,除了東南端的幾座懸崖,美軍佔領了“斷頭嶺”的全部山頭。

幾座未失的懸崖由神子所在的第57聯隊控制,守衛山頭的主要是後衛部隊,其餘人馬已乘夜色向後撤退。撤到半途,他們接到了片岡轉發的反攻命令,於是只好又返身折回。神子作為補充兵員,也被重新派到前線,在安田中隊帶領一個分隊。

所謂反攻,只是上層指揮官閉門造車的產物。比如安田中隊,當時兵力已減員到不及原來的四分之一,而且彈藥食品奇缺,八個人只能吃一個飯糰。

飢餓比恐懼更令人難受。士兵們全都餓成了皮包骨,守住陣地都夠嗆,哪裡還有力氣向美軍發動進攻?

山下不是沒有向萊特島運送物資,但是在美機的空襲下,80%的作戰器材和糧食都在途中沉入了海底,計劃送到島上的7000噸大米,真正登岸的不過1000噸。就是這1000噸大米,大部分也在部隊接收之前被美軍的炸彈或炮彈毀掉了。

日軍沒能發動反攻,而美軍的攻勢越來越猛,火焰噴射器等武器都用上了。最讓神子害怕的一次是一發炸彈落到了他前面幾米遠的地方,但沒有立即爆炸,而是深鑽到了地裡。神子當時還以為是一發啞彈,突然,他前面的地面如火山一樣爆發開來,掀起了成噸的泥土。

其實,這發“啞彈”裝了遲發信管,是發可以控制爆炸時間的炮彈。神子並不知情,他堅持認為美軍用了某種新式武器。

神子在爆炸中受了傷,被送往後方。他被送走時,第57聯隊已減員到不足400人,並在美軍的壓力下逐漸解體。

11月23日,美軍終於突破了日軍在“斷頭嶺”的防線,除零星抵抗外,這座山上已沒有什麼仗可打了。片岡唯一能做的,就是率領師團殘部拖著美軍,不讓其沿二號公路南下。

“山下防線”變得岌岌可危,鈴木先前不知天高地厚,到這個時候也開始垂頭喪氣。當山下派出的參謀與他聯絡時,他只能一個勁兒地哀嘆:“仗打得這麼糟,很對不起山下閣下。”

雖然擊破了日軍的反攻企圖,並佔領了“斷頭嶺”,但美軍要繼續往前突進也遇到了極大的困難。菲律賓群島的雨季到了,季風雨一下起來就沒完沒了,萊特島上的降雨相當於往年降雨量的兩倍,整個島已變成了一片無邊的泥沼。

原先的幾條重要道路都要穿過沼澤或水稻田,經過重型車輛的不斷碾軋,全都成為泥河,前線部隊急需的給養面臨減緩甚至中斷的危險。日軍則利用沼澤地形繼續進行防禦,美軍的傷亡因此達到了驚人的程度。

說“白楊樹部隊陷入了泥潭”,無論是比喻還是字面意義都恰如其分。美軍在萊特島的進展十分緩慢,進攻呂宋的計劃也被迫一再拖延。如果可以,按照麥克阿瑟的一貫性格,不光是賽伯特,他恨不得把克魯格的職務都一併撤掉。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6/1-200606214549360.jpg"/>

正在視察前線的麥克阿瑟。老麥從來就不是一個紙上談兵的將領,在菲律賓戰役中,他沿續了這一風格

光急沒有用,麥克阿瑟被迫改變了原先速戰速決的想法。他從設於塔克洛班的司令部出發,蹚著沒膝深的泥水,親臨前線進行視察,現場解決各種問題。為此,麥克阿瑟曾一連數小時召開軍事會議,有時會議開到中途,日機前來轟炸,他也不離開,而是繼續主持會議,向幕僚人員下達各種指示。

會議室不止一次捱過日軍的炸彈,裡面彈痕累累,千瘡百孔,有好幾次麥克阿瑟都差點為此送命。提及這段往事,他的部下幕僚對主帥當時的勇敢鎮定無不表示由衷地欽佩。

在調查瞭解中,麥克阿瑟發現了一個更嚴重的問題。

出於減少損失的考慮,金凱德那些身形單薄的“吉普航母”都已撤離萊特灣,從海上進行支援的主要是哈爾西的第三艦隊,但他們也面臨著日軍第四航空軍以及“特號部隊”的瘋狂攻擊。

要阻止自殺式攻擊,最好的辦法是用艦載戰鬥機進行空中警戒,在“拼命飛機”飛到艦隊上空前就予以擊落。發現日機後擊落不難,難的是盯住它,往往十幾架艦載機才能盯住一架“拼命飛機”,這是一個非常累人的活兒。哈爾西的飛行員們個個精疲力盡,給養也所剩無幾。哈爾西在猶豫徘徊數日後,被迫返回加油點進行補給,已無暇再派飛機對地面部隊進行支援。

那段時間正是颱風肆虐的時候,莫羅泰島機場也不能實施遠端支援,於是所有壓力都壓在了塔克洛班機場身上,這個簡易的機場裡擠滿了從新幾內亞調來的戰鬥機。

山下很快就意識到了塔克洛班機場的重要性,他從臺灣島和日本本土調來了儘可能多的飛機,以呂宋島為基地,不斷對塔克洛班機場實施空襲。僅僅在一次空襲行動中,美軍就有27架飛機被炸燬,彈藥庫和油箱更是幾乎每晚都遭到毀壞。在麥克阿瑟的印象裡,除了科雷希多,盟軍駐地還從來沒有遭到過如此猛烈、持久和有效的空襲。

11月26日,日軍第四航空軍配合空襲行動,派代號為“燻”的空降部隊(“燻空挺隊”)在塔克洛班機場強行著陸。“燻空挺隊”是一支受過特殊訓練的空降兵敢死隊,有80餘人,隊員全是被強徵的臺灣島高山族青年。儘管這支空降兵敢死隊著陸後即被全殲,但還是把美軍嚇出了一身冷汗,機場在使用上也受到了很大影響。

山下手裡的運輸艦固然少得可憐,不過他正是趁著對手空中力量嚴重不足的機會,採取類似瓜島戰役時“東京快車”的方式,連續不斷地向萊特島進行增援。

一次不多,積少成多,數量就可觀了。到11月底,原定增援萊特島的第一師團和第26師團大部分都上了島,他們與第16師團的殘部會合在一起,擁有了五六萬人馬。

“馬來之虎”並非浪得虛名,還是有兩下子的,所以麥克阿瑟稱山下是日軍“最優秀的軍人”。面對這樣的對手,麥克阿瑟絲毫不敢掉以輕心,在增建機場的同時,他決定把第32師、第11空降師也調到前線,以增強己方的攻擊力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