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被擺到了桌面上。市丸帶上浦部聖中佐等三名海軍軍官,來跟慄林進行辯論。浦部聖聲稱,海軍軍令部要求在一號機場四周建造碉堡,並準備送來300挺機槍和必要的建築材料,只要這麼做了,硫黃島就是不可攻克的。

堀江首先代替慄林回答:“在塞班和關島的海灘,我們的槍炮支援了多久?請你告訴我。還有,塔拉瓦的海灘碉堡究竟發揮了多大作用?敵人軍艦的大口徑炮就可以摧毀任何碉堡。在數以百計的軍艦大炮和飛機的轟炸下,做這種正面防守是徒勞無益的!”

堀江說,最好的防禦辦法就是從山洞裡狙擊敵人,而不能死守灘頭。他建議,不如把海軍送來的機槍和材料轉用於加強折缽山、元山地區的防禦。

慄林簡明扼要地做了總結:“我同意堀江少佐的意見。”

浦部在舌戰上不敵堀江,只好勉強笑著對堀江說:“我特別驚訝的是,一向被認為對海軍友好的堀江少佐反對我。”

堀江實在忍不住了:“要是我沒有看到關於瓜島、塞班島和關島的戰報,我可能會毫不猶豫地同意海軍的意見,可現在我的良心不允許我這樣做。”

當天的辯論不了了之。慄林雖然對海軍的意見不以為然,但又不能跟海軍鬧翻——海軍一變臉,沒準兒會連根毛都不吐出來,這樣沒脊樑骨的事他們可完全做得出。

於是,第二天,慄林提出了一個折中的防衛方案,即以縱深防禦為主,以灘頭防禦為輔,灘頭部分歸海軍,縱深部分歸陸軍,各幹各的。海軍送到島上的材料也一分為二,一半讓海軍拿去建築海灘碉堡,另一半歸陸軍使用。

浦部在辯論中吃了癟,折中方案讓他有了臺階可下,頓時高興起來:“昨天,我已答應給你們足夠建築300個碉堡的材料,我一回到日本,就想方設法弄夠350個碉堡用的材料。”

與海軍達成協議後,慄林召集所有軍官,正式宣佈了他的作戰計劃和紀律,要求沒有他的命令,一律不得向美軍登陸艇施射,也不得阻止對方在海灘登陸。直到美軍向縱深推進至500碼時,再一齊開火。

堀靜一和大須賀應仍然表示反對,但慄林根本不理睬這兩個二愣子。他還決定改變過去的死拼戰術,嚴禁“萬歲突擊”式的自殺衝鋒,儘量採用近距射擊、分兵機動防禦、誘伏等戰術。

堀江關於“殺敵十名”的說法給了慄林很大啟發,他告訴部下們:“敵人一旦侵入本島,每個士兵都必須抵抗到底,陣地就是自己的墳墓。每個士兵都要盡最大努力殺敵十人。”

慄林除精通用兵之道外,還擅長寫詩,是號稱能文能武的詩人將軍。他按照這些戰術要求,寫了一首供官兵傳唱的《硫黃島防衛之歌》,並制定了一套規則,稱為“聖戰誓言”。“聖戰誓言”或被製作成標語貼在工事牆上,或被印成小冊子發給每個士兵。後來,美軍在很多日本兵的屍體上都發現了這種小冊子,他們吃驚地看到上面寫的不是“為了勝利殺死十個美國人”或是“殺死十個美國人,我們就有一線生機”,而是“在你死之前殺死十個美國人”。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6/1-200606214602311.jpg"/>

從空中鳥瞰硫黃島,可以看到島上火山噴發形成的滾滾濃煙,它的下面已經被日軍改造成了另一個世界

截至1945年2月,硫黃島的防禦體系已基本完成。日本人在8千米的島上挖了25千米長的地道。地道的牆上都統一塗著清漆,並且還裝了電燈用以照明,裡面寬敞得足以讓部隊直立跑過。在這座多層地下軍事城中,慄林的辦公地點設在地下22米處,野戰醫院建在地下14米處,醫院的床鋪是硬從牆上鑿出來的。而核心的通訊中心深入地下約23米,經過長達150米的隧道才能到達,中心頂部是3米厚的鋼筋水泥層,四壁是1.5米厚的鋼筋水泥牆,稱得上是銅牆鐵壁。

南端的折缽山幾乎被完全掏空了,所築的地下坑道就有九層之多,被完全改造成了一個巨型碉堡。日軍的工程師們用混凝土加固牆壁,再在表面塗上灰泥,裡面設定了排水系統和通風管,電、水、蒸汽樣樣俱全。

如果說還有不足之處,就是慄林原計劃在元山地區修築28千米長的地下坑道,由於時間不夠,當美軍發動進攻時只完成了70%,約18千米,而且折缽山和北部的元山之間也沒有坑道相連線。

與工事進度相應的是,島上的海陸軍增加到兩萬人,並配備有許多大口徑火炮和炮彈。同時,慄林為樹立自己的權威,找藉口免去了堀靜一和大須賀應的職務,把兩人都送進島上的地下醫院“恢復健康”去了。

不管做多少準備,慄林都很清楚,硫黃島最終必然還是要失守。他在給家人的信中說:“敵人不久將要在這個島登陸,他們一登陸,我們必定逃脫不了阿圖島和塞班島的命運。”

在稍後的家信中,慄林把話說得更為明確:“我的生命猶如風中之燭光,命運必然與塞班、提尼安和關島的指揮官一樣,我已不存在活下去的可能性了。”

1945年1月21日,慄林又一次強調:“不要再祈禱我回家,我已註定要死在硫黃島。我不在乎我的墳墓在哪裡,我的骨灰也不會被送回家……”

沒有骨灰,也可能會有衣冠冢之類的東西,並很可能被政府或軍方繼續拿來作為宣傳的材料。慄林很討厭這些,他專門囑咐道:“請在我墓上放一塊石頭,簡單地刻上‘陸軍中將慄林忠道之墓’就可以了。別讓記者在他們的作品中渲染我,即使在死後,我也要保持清白的名聲。”

詭異的是,慄林寫下這封信的前一天,1月20日,正是美軍進攻硫黃島的原定日期,只是因為計劃參戰的海軍有相當部分支援了萊特戰役、呂宋戰役,而戰役進展又較為緩慢,所以尼米茲才被迫將進攻日期推遲到了2月中旬。

不過,與慄林緊鑼密鼓地組織防禦一樣,美軍在進攻方面的準備也早就提前開始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