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的傷亡數字已達到了瘟疫流行時的程度,截至3月4日,共傷亡16000人,其中約3000人陣亡,戰鬥持續的時間也大大超過了參謀長聯席會議的預計。

不斷累加的傷亡和疲憊,使美軍許多部隊的作戰效率降到了原有標準的一半,甚至更少。按照美軍的習慣,很注意讓前線部隊進行休息和調整,但由於兵員越來越少,休息的時間也越來越難以保證。

實際上,在硫黃島的所謂休息,也只不過具有象徵意義。因為日軍的炮火可以覆蓋整個島嶼,不管前線突擊部隊,還是28團這樣的軍預備隊,都沒法完完全全地睡個好覺。

好在陸戰隊員都天生具有一種樂觀和幽默的精神,這使得他們能始終保持高昂計程車氣。在美軍的巖沿裡和掩體外,到處都貼著一些讓人忍俊不禁的語錄: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6/1-2006062146135c.jpg"/>

兩名陸戰隊員將火焰噴射器對準阻礙他們前進的日軍防禦工事。因目標過於顯眼,火焰噴射手往往會成為敵方狙擊手的活靶,同時他們也很少成為戰俘,作為報復,被俘虜的火焰噴射手通常會被就地槍決

這裡是折缽山不動產公司,海景秀麗,涼爽宜人,可以每夜免費看煙火!

本客棧不日開張,我們希望專門用以招待美軍!

請注意,本掩體為私人財產,並非聯邦房建局資助建成。本掩體並非為舒適而是為爭速度而建!

美軍強大的財力和資源,也為陸戰隊的這種樂觀精神提供了堅強後盾。停泊在硫黃島海面的支援艦隊所載的食物,足夠亞特蘭大所有市民吃上一個月,光帶來的香菸就有一億支,保證每個陸戰隊員身後都有1322磅的糧食補給,想抽香菸也應有盡有。

相比之下,島上剩下的大約7000名日軍就可憐了。整個硫黃島戰役期間,大本營為島上部隊運送給養的行動只成功過一次,那是一次夜間空投。飛機投下了裝有藥品和彈藥的降落傘,代價是三架日機被島上的美軍夜間戰鬥機擊落。

日軍的飲水、食品和彈藥嚴重短缺,別的還好說,最要命的是硫黃島上沒有淡水,主要依賴收集雨水。即便在美軍登陸之前,像慄林這樣的最高指揮官,平時也只有一杯水可用以洗臉,實際上也只是拿來擦擦眼睛。然後他的副官再用這杯水洗臉,副官洗完後,慄林還要留著它上廁所後用。慄林曾在家信中說,他每次視察完防禦陣地後,都夢想著能喝到一杯涼水。

但慄林已經算不錯了,給他的水是按指揮官的標準配置的,一般來說,士兵們還沒有這麼多水可用呢。尤其到了戰時,日軍成天鑽到挖得很深的地下坑道里。硫黃島本身就不是一個冷卻得很好的火山島,地下一直不斷往上噴發熱力。一些美軍陸戰隊員甚至利用這種熱量來煮咖啡,洗熱水澡,而當他們享受這一切的時候,地下那些日本兵所受的痛苦可想而知。

這就叫貧莫與富鬥。打到最後,大家拼的還是本錢,本錢不夠,就是把泥菩薩叫醒也不頂用。3月7日,美軍發動總攻。擔任中央突破任務的陸戰三師按照羅盤方向推進,遇到實在難以突破的日軍陣地就繞過去,這使得他們從日軍的堅固防線上殺出了一條血路。

三師的狂飆突進,將島上日軍一剖兩半。接替大須賀應擔任旅團長的千田貞季少將、海軍警備隊司令井上左馬二大佐都認為,局勢已毫無希望。尤其是井上,他對摺缽山頂的那面星條旗非常在意,並對千田分析說,美軍在一號機場的守衛一定非常薄弱,他的海軍部隊可以滲透進美軍防線,到達機場後,先摧毀停在機場上的B-29,然後登上折缽山,換上日本的膏藥旗,那該是多光彩的一件事。

井上的話很對千田的路子,他隨即致電慄林,請求允許他發起最後的總攻。慄林向來視堅守陣地打持久戰為守島寶典,部下如此愚蠢而不切實際的計劃幾乎把他氣瘋了。他否決了這一計劃,並告訴千田,離開巖洞只會空耗兵力,加速硫黃島的失守。

千田比他的前任還有個性,根本不想聽上司的,而且他也實在受不了鑽巖洞的生活了。在千田那像迷宮一樣悶熱的指揮部裡,溫度已經達到48℃,跟蒸籠一般,與其被活活蒸死,還不如出去碰碰運氣呢——運氣走時,固然潮水似的往下退;運氣來時,說不定也能火焰似的往上升。

一直想出去,從未實現過,如今一定得試試。3月8日晚,千田把旅團全體軍官召集到指揮部,宣讀了自己所擬的總攻命令,決定主動向美軍發起攻擊,“我本人將始終衝在諸位之前”。

千田拿出一杯水,讓軍官們彼此傳遞,以示接受命令。謝過眾人之後,千田說:“咱們在東京靖國神社再會吧!”

千田是要在次日,也就是3月9日動手,但是他的命令在以口信方式傳送到一英里外的海軍警備隊司令部時,卻出現了錯誤,變成了當晚發動總攻。原因是12月8日,日本襲擊了珍珠港,從那以後,每個月的8日都被日本人認為具有特殊意義。井上方面毫不懷疑,3月8日當晚就是個好日子。

按照井上轉發的命令,從各部隊湊集的約1500名海軍官兵,拿著步槍、手榴彈、輕機槍乃至竹槍,在黑暗中躡手躡腳地朝出發線摸去。

海軍少尉大麴覺是“炸彈火箭”的負責人,在硫黃島之戰頭幾天,就是他率領“炸彈火箭”部隊給美軍造成了巨大殺傷。當時他正帶著140人在一個22米的巖洞裡屯守,他接到的命令是把部隊帶到二號與三號機場之間的海軍基地,與其他部隊會合。

離開巖洞後,由於不斷遭到美軍火炮和迫擊炮的攻擊,加上迷了路,大麴到達目的地時,他的部隊只剩下了15人。海軍警備隊原計劃調集的1500人自然也大大縮水。

到了午夜,這一千多名士兵便向陸戰四師23團的前線陣地展開了衝鋒,所有人身上都掛滿了手雷和炸藥包以及其他各種爆炸物,沒有一個人做了生還的準備。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